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2074|回复: 14

      练习口语的6种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20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size=2>有没有机会在美国生存、发展下去,关键是要看有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和别人交流。如果你学的是哑巴英语,到了美国你将十分困难。而目前我们的大学英语教育是有缺陷的。学一种语言,交流是目的,而不是语言本身。我们往往把英语仅仅当做一门知识在学,从小学到大,到最后,还是不会说英语。 </FONT></P>
      <P><FONT size=2>  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就语言本身的知识来说,我们已经过关了。我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同样的话在不同的语言交流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FONT></P>
      <P><FONT size=2>  我建议要把我们学习的目标收缩,把追求大而广的英语知识转化为追求一种定量性的技巧,我认为有6种技巧,是美国人和美国人之间交流的关键性东西,如果我们能掌握这6种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人的思维,从而学好口语。 </FONT></P>
      <P><FONT size=2>  第一,如何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美国人和美国人交谈80%是想告诉对方这个事物是什么。我们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 is the book(这本书在哪儿)?很少有人说What is a book(书是什么)?而美国的小学生就开始问:What is the book?这种Where is the book只是思维的描述阶段。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FONT></P>
      <P><FONT size=2>  第二,如果已经学会界定,但理解还有偏差,那就要训练How to explain things in different ways(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同一事物)。一种表达式对方不懂,美国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 love you(我爱你)。按我们教学的替换方法就把you换成her,my mother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这种替换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我听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听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换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或者给对方讲电影《泰坦尼克》,告诉对方那就是爱,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一个表达式对方听不清楚,举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来表达,直到对方明白。 </FONT></P>
      <P><FONT size=2>  第三,我们必须学会美国人怎样描述东西。从描述上来讲,由于中美的文化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我们描述东西无外乎把它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上去描述。美国人对空间的描述总是由内及外,由里及表。而中国人正好相反。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人是按自然的时间顺序来描述。我们描述一个东西突然停住时,往往最后说的那个地方是最重要的。美国人在时间的描述上先把最重要的东西说出来,然后再说陪衬的东西。只有发生悲剧性的事件,美国人才在前面加上铺垫。这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时间描述上的巨大差别。 </FONT></P>
      <P><FONT size=2>  第四,要学会使用重要的美国习语。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儿了,外国人很难理解,这就是习语。所以和美国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美国习语,他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那么什么是习语?就是每个单词你都认识,但把它们组合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FONT></P>
      <P><FONT size=2>  第五,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很多人都认为学好外语必须丢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 </FONT></P>
      <P><FONT size=2>  第六,要有猜测能力。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就是因为他们之间能“猜测”。我们的教学不提倡“猜测”。但我觉得猜测对学好美国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字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FONT></P>
      <P><FONT size=2>  中国人学习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FONT></P>
      <P><FONT size=2>  以上就是我所说的学会用美国人思维方式的6个技巧。中国学生如果能做到这6点,用较短的时间肯定能学好口语。 </FONT></P>
      <P><FONT size=2>  再说说英语语音的问题。我们中国人不需要钻牛角尖,一定追求发音像一个本地人,只要我们的发音不至于让对方产生误解就可以了。我们在平时,不需要迷信什么科学方法,只需要记住一点:模仿。但一定要模仿标准的英语或美语。在模仿的基础上,每天保持1个小时的自我口语练习,这个练习必须假想一个双向交流的场合,即仿佛有人与你交流一样。 </FONT></P>
      <P><FONT size=2>  最后,讲讲英语的用气问题。我们在发音时,尽量气运丹田,而避免用肺发音,这可以使英语发音洪亮圆润。</FONT></P>
      [此贴子已经被che-zp于2005-5-21 20:46:25编辑过]

      发表于 2005-5-21 2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同意前三条
      发表于 2005-5-21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very reasonable.</P>
      <P>bu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practice it, if you wanna improve speaking,</P>
      <P>the only way is speaking.</P>
      发表于 2005-5-23 0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象是个视频里的吧!!
      发表于 2005-5-23 14: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前辈的提醒!
      发表于 2006-5-6 16: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6-5-7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nbsp;&nbsp; 但是学好英语口语,最重要的好象是要坚持不懈的练习,否则可是收效甚微哦!我现在正在恶补英语,那位大虾有英语速成的好办法请不吝赐教哦!先谢谢啦!
      发表于 2006-5-7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nbsp;&nbsp; 或者哪里可以下载比较好的英语翻译和背单词的软件,也希望各位大虾赐教哦!
      发表于 2006-5-7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说的非常的好,英语必须亲口去说。</p>
      发表于 2006-5-7 1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朋友

      我有练习音标的,你要吗?[em09]
      发表于 2006-5-11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呵呵,学习了……正努力学英语</p>
      发表于 2006-5-12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要怎么样才能能真正学好英语啊????

      我的英语很差劲,我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更快更好的学。???
      发表于 2006-5-12 16: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很容易获得的东西往往也未必是好的。学英语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或许是最好的选择!</p>
      发表于 2006-5-14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agree the opnion of the thirteenth floor </p>
      发表于 2006-5-15 08: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非常的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9 0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