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7234|回复: 19

      中心线的作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7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各同行们&nbsp; 请问2D图的3条(鞋头 后跟 前掌)中心线是如何求作</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5-17 2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句话说不清,明天给你贴图上来看看就清楚了!
      发表于 2007-5-18 0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nbsp; 应该最初是由楦头版才求得这几根线吧
      发表于 2007-5-28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4楼的真是高手,好详细.
      发表于 2008-2-26 08: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资料我那里也有!!~~  不过是专门讲的adidas的版线做法!~~
      发表于 2008-2-28 21: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俺代表论坛感谢你。。。。。。。
      发表于 2008-3-15 10: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隔行如隔山~
      要多多学习~
      发表于 2009-4-15 1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要从基础做起啊`~~~
      发表于 2009-8-15 10: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衷心希望能在这儿学到既基础, 又实用的知识. 谢谢!
      发表于 2009-8-18 14: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怎麽发

      我怎麽不能发贴子呀?
      发表于 2009-8-29 14: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依据鞋款之不同而有不同之需求,包括底模、面模以及商标用模具,依其技术及加工需求而有不同,其构成亦有不同,一般分為上模、中模、中板以及下模等四个组成物件,在製程上则有CAD、CAM、铸造、刨分模面、钳工、组立、试模、放电加工以及咬花电镀等主要製程,如下图所示:


      鞋模主要製程

      以下针对鞋模几个主要製程做简要之说明

      1. 2D 製图

      依据客户提供之蓝图与纸板板样如中底板及胶底板等,绘製2D 工程图,并就各项形状及相关尺寸细节等与客户进行确认。

      2. 拆模设计

      2D 工程图经与客户确认无误后,设计人员依据模具种类、使用方式、机械加工作业方式、组装顺序与方式等问题进行拆模结构确认的工作。

      3. 3D 製图

      拆模结构确认后,3D 绘图工程人员即依照2D 工程图建立3D 曲面及架构。

      4. CAM

      3D 模型建立后,CAM 工程人员依3D 模型、加工范围及各项切削参数模拟计算刀具加工路径并转换成NC程式进行NC加工。

      5. 铸造

      NC加工完成之木模经修饰确认后则开始进行铸造程序,铸造程序依模具材质不同而有些许之差异。

      6. 放电

      部分加工不易模具,利用放电加工程序加工。

      7. 铣基準

      模材预留加工基準面的部分利用面铣机铣齐至所需基準面。

      8. 刨分模面

      基準面完成后,以CAD 所绘製之刨床板图為基础,利用刨床加工分模面。

      9. 雕刻仿铣

      部分难度不高,易於加工之模具组件,利用靠板以雕刻机或仿铣机进行拷贝加工。

      10. 模具组立及试模

      各项模具组件完成后则开始进行组模及试模的工作,并与客户进行确认。

      11. 咬花

      模具表面為增加成品之美观及防滑性,须依客户之要求以化学药品进行咬花之动作。

      12. 电镀

      模具為维持表面之清洁不易生銹,并易於成型生產,必须进行电镀或喷铁弗龙之表面处理。



      2-3.各类模具应有之结构与设计资料内容和开模基本思考方向如附表。

      模具种类
      图面资料内容
      模具开模重点基本思考方向

      RB模具
      1.    分模线位置(内、外腰)

      2.    模具材质

      3.    材料缩水

      4.    模穴间距

      5.    基本模板厚度

      6.    把手位置及数量

      7.    定位销尺寸、位置及数量

      8.    后扣排列方式及位置

      9.    模具尺寸(长度×宽度)

      10.模具板数(三或四块板式)

      11.隔板设计(板厚、补强、...)

      12.护唇高度

      13.排料沟设计

      14.起模口位置、尺寸

      15.表面处理要求
      1.        模具重量(是否超重)

      2.        表面处理(电镀或铁氟龙)

      3.        隔板做法:

      (1)是否太重,可否调整排料方式来改变隔板做法及重量。

      (2)预留料之部位及深度。

      (3)预留部位之做法(考虑刻挡料沟,改善补料)

      (4)非预留料部位做法(加深帮助沟料)

      1.  定位柱做法(高边墙考虑用弹簧型)

      2.  级放方式(颗粒大小固定或分段,数量固定或定分段)

      全插模具

      (PH & PU)
      1.    分模线位置

      2.    模具材料

      3.    材料缩水

      4.    模板模穴间距

      5.    基本模板厚度

      6.    把手位置

      7.    定位销尺寸、位置及数量

      8.    后钮排列方式及位置

      9.    模具总高度、宽度

      10.模具板数(三或四块板式)

      11.ㄇ型铁尺寸

      12.生產设备需求(KAS)----(PU)

      13.起模口位置、尺寸

      14.表面处理要求

      15.灌注方式(正灌或倒灌)----(PU)
      1.      BAG分段与插高分段是否安全(预防BAG破裂)

      2.      排气孔位置及大小是否分别标示适当。

      3.      分模线做法

      4.      表面处理(铁氟龙)

      PU块模具
      1.    灌注孔位置、大小

      2.    模具材质

      3.    空气袋压迫量设计(压迫量、压迫方式)

      4.    模具厚度

      5.    生產设备需求(KAS)

      6.    下压式把手位置

      7.    起模口位置

      8.    Air Bag定位柱、挡柱位置及数量

      9.    表面处理之要求

      10.定位销尺寸、位置及数量
      1.      气泡问题(饰线或字体)

      2.      溢料问题

      3.      排气沟做法。

      4.      成品拉伤问题(脱模时)

      5.      正灌或倒灌。

      6.      BAG之分段是否合宜,避免BAG外露。

      射出模具
      1.    流道设计

      2.    入料口设计

      3.    模穴摆放位置

      4.    拔模角度

      5.    模具厚度

      6.    材料缩水

      7.    成品顶出机构与退料方式

      8.    拆模线位置

      9.    表面处理之要求

      10.模具材质

      11.冷却水孔位置

      12.吊模环规格及位置
        

      IP模具
      1.    流道设计

      2.    入料口设计

      3.    拆模线位置

      4.    定位柱大小、位置

      5.    模具材质

      6.    ER值(发泡倍率)

      7.    排气沟位置

      8.    止料销、止料环规格

      9.    真空口规格(O型环)

      10.机台孔位

      11.入料口高度及角度

      12.模具总厚度

      13.表面处理要求
        

      Simu-press模具(RB+PH一体成型)
      1.    合模高度

      2.    模板材质

      3.    补强柱规格、数量及位置

      4.    模夹规格

      5.    缩水率

      6.    排料沟尺寸及位置

      7.    隔板清料沟设计(位置、尺寸、...)

      8.    隔板数量

      9.    隔板背料尺寸及位置

      10.分模线位置

      11.PH最小护唇高度

      12.表面处理要求

      13.定位销尺寸、位置及数量

      14.ㄇ型铁尺寸及位置

      15.后钮、后扣的数量及排列方式
        




      2-4鞋模具各主要製程介绍

      2.4.1 RB模具製程规范

      (1)製作程序流程图



      收到全部製模资料

      模具课内部开模会议

      模具开模前会议

      CAD设计



      NC设计

      模型/电极CNC加工

      模型/电极修饰及确认

      模面加工

      放电/铸造

      组模

      钳修

      试模确认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9-14 19: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aaaaaaaaaaaaaaaaaaaare

      sdfgsdfgseqw3qr
      发表于 2009-12-18 12: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希望大家能学到知识.
      发表于 2009-12-18 20: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楼 的帖子

      跟我们的要求做法一样?请问楼主是在何处工作
      发表于 2009-12-20 03: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THANK YOU VERY MUCH!
      发表于 2011-7-31 14: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0-27 10: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简单的变得复杂了。
      发表于 2011-12-1 07: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感谢分享.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11-12-6 20: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希望大家能学到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0 19: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