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083|回复: 3

      英汉名言中的一部分(有简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15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FONT size=4>1) 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BR>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BR>  William Butler Yeats, lrish poet 爱尔兰诗人 叶芝 <BR>  简评:<BR>  一桶水浇下去,那还是一桶水,水桶不会有什么主动的反应。一把火点起来,却能够越烧越旺,放射出绚丽夺目的火光。教育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像点燃一把火那样,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创造。<BR>  <BR>  作者简介<BR>  叶芝出生在都柏林,是近代爱尔兰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叶芝是个爱国诗人,虽然常年身在国外,但是却无时不刻思念着自己的祖国。他在他的作品中,用精美的艺术形式,强烈地表达了真挚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叶芝也为此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BR>  <BR>  <BR>  2) I disapprove of what you say, but I will defend to the death your right to say it ,<BR>  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BR>  Voltaire, French writer 法国作家 伏尔泰<BR>  简评:<BR>  每个人都会面对不同意见甚至是指责。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既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也不能剥夺他人表达的自由,切不可意气用事,使自己坠入愤怒的深渊。如果真的要那样,就想一想这句伟大的名言吧。<BR>  <BR>  作者简介<BR>  伏尔泰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由于写文章抨击封建专制,两度被关进巴士底狱,出狱后又被驱逐出境,在去世十三年后,遗体才被获准运回巴黎,安葬于法国名人公墓。 在灵车上写着:“他使人类的理性迅速发展,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BR>  <BR>  3)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BR>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BR>  P. B. Shelley, British poet 英国诗人 雪莱,P.B. <BR>  <BR>  简评:<BR>  这句诗语出自于雪莱著名的作品《西风颂》。他以极其优美的艺术形式,宣扬了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句话就像一盏指路的明灯,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人们送去了希望,为深受苦难的人们增添了力量。<BR>  <BR>  作者简介<BR>  雪莱生于贵族家庭,但他是个天生的叛逆者。他在大学时期就因为写了一本攻击宗教的小册子被开除。他的父亲百般劝,让他在教会面前悔改,以便重新回到学校,但是雪莱丝毫不为之所动。他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被誉为“天才的预言家”、“诗坛上的普罗米修斯”。<BR>  <BR>  4) Nothing in all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BR>  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实实在在的无知和认认真真的愚蠢更危险的了。<BR>  Martin Luther King, American leader of non-violent civil right movement 美国非暴力民权运动领袖 马丁·路德·金<BR>  <BR>  简评:<BR>  金博士想说的是,对于白人种族主义者来说,坚持种族隔离制度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无知,对于不想摆脱自身被隔离处境的黑人来说,他们消极的态度就是一种认认真真的愚蠢。麻木不仁和种族主义一样可怕。<BR>  <BR>  作者简介<BR>  马丁·路德·金是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金是一位黑人牧师、非暴力主义者。他领导了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运动,曾经多次被捕或遭行刺,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发表轰动世界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之后,被人暗杀。如今,美国有专门纪念他的法定节日。<BR>  <BR>  5)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BR>   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BR>   Armstrong Neil American astronaut 美国宇航员 阿姆斯特朗<BR>  <BR>  简评:<BR>   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地球人。在他走下飞船的舷,一只脚落在月球土地上的最后一刻,他当着全世界将近十亿观众,说出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阿波罗登月的成功,标志着人类走向太空时代。<BR>  <BR>  作者简介:<BR>   阿姆斯特朗在学生时代就成绩优秀,中学时代就曾为生病的教师代过课。工作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喷气式飞机的驾驶员。他谦逊、沉静、细心而且略带腼腆,反应能力极快。在历次的飞行中,他曾经避免了好几次能导致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他是二十世纪知名度最高的人。<BR></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1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R>  He who learns but does not think is lost ; he who thinks but does not learn is perilous .<BR>  孔子 思想家 Confucius Thinker<BR>  简评:<BR>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之中,只思考不学习,也是很危险的事情。对于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反过来说,如果不努力吸收知识,总有一天,连思考的能力也会退化的。<BR>  <BR>  作者简介:<BR>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首开了私人讲学,把本属于贵族的教育推广到民间,使普通人也能受到教育。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他的哲学思想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儒家哲学的创立者,被称为“圣人”。<BR>  <BR>  (2) 成功真正的秘诀是兴趣。<BR>  The real secret of success lies in one’s enthusiasm.<BR>  物理学家 杨振宁 Physicist Yang Zhenning<BR>  <BR>  简评:<BR>   学习和工作,和一个人的兴趣有很大关系。兴趣往往能够让一个人痴迷于其中,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上面。所以,在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同时,兴趣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但这种兴趣仅限于学习和工作方面,而不是泛指所有的兴趣。<BR>  <BR>  作者简介:<BR>   杨振宁是著名华人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他中学没毕业时,要报考西南联大。当时他没有念过高中的物理,所以他关门不出去,自修了一个月。他在这一个月里,发现物理非常有意思,所以进了西南联大以后立刻就转进了物理系,最终成为著名物理学家。<BR>  <BR>  (3)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BR>  One should net be arrogant and haughty, but he should have a self-respecting and unyielding character .<BR>  画家 徐悲鸿 Artist Xu Beihong<BR>  <BR>  简评:<BR>   傲气是表现在外的东西,而傲骨却是内在的东西。作为一个人,不能够傲气逼人,但是却要有起码的自信和自尊。傲气这个东西会使人疏远你,而傲骨这个东西却能使人尊重你。<BR>  <BR>  作者简介:<BR>   徐悲鸿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国画艺术大师。他画的马十分出色,在欧洲办画展时,当众画了一幅骏马,有一位苏联骑兵元帅布琼尼,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走到徐悲鸿面前,向他行了一个军礼,恳求说:“徐先生,您把这匹马给我吧,否则我会发疯的”。<BR>  <BR>  (4)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BR>  Knowledge is the lamp, which guides one to the realm of brightness and reality in life .<BR>  革命家 李大钊 Revolutionist Li Dazhao<BR>  <BR>  简评:<BR>   人类一直在知识的引导下蹒跚前行,也许真正的光明和真实境界很难达到,但正是有了知识这枚灯烛,人类才可以不致于走弯路,可以一直向着光明与真实境界前行。<BR>  <BR>  作者简介:<BR>   李大钊是杰出的革命家,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主要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经与当时的学术权威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辩论。胡适认为,对于中国的问题,要多谈些问题,少提些主义,李大钊对他的观点进行了驳斥,这场辩论对中国影响深远。<BR>  <BR></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5-6-15 1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4> 20)Everything that lives, lives not alone, nor for itself.<BR>  世上的一切生物,既非孤立生存,亦非只为自身生存。<BR>  William Black ,British poet.英国诗人 布莱克.W.<BR>  简评:<BR>  科学家证明了,天下万物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孤立的事物并不存在,也无法存在。生物之间的最大特点就是互补性,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需要靠其它生物的存在,同时也为其它生物提供需要。<BR>  <BR>  作者简介:<BR>   布莱克是英国著名的诗人,画家。他写的诗歌很有哲理,寓意深刻。有一次,他看到一个扫烟囱的小男孩,全身漆黑站在雪地里,心生感动,为他写了一首诗。后来陆续写了很多儿童诗歌,编成《天真之歌》和《经验之歌》,至今还作为学校教材在英国使用。<BR>  <BR>  21)All for one, one for all.<BR>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BR>  Alexandre Dumas French writer 法国作家 大仲马<BR>  简评:<BR>  在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的关系。我们需要他人,他人也为我所需要。如果你是一个理发师,别人会找你来理发,可是你要是生病了,就只能去找医生了。<BR>  <BR>  作者简介:<BR>   大仲马是法国杰出的文学家,身上有黑人血统,这使他从小饱受歧视。生活的逆境使得大仲马无比坚强,他发愤自学成才,终于成为一代文豪。后来,由于在共和运动中建立了功勋,他还当上了将军。他是马克思最喜欢的小说家之一。<BR>  <BR>  22)We must beat the iron while it is hot , but we may polish it at leisure. <BR>    打铁必须趁热,但是要磨光它则不妨从容。<BR>  John Dryden, British poet英国诗人 德莱顿<BR>  简评:<BR>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分个轻重缓急,主次前后。有些事情是需要快一点的,比如说打铁,如果在铁器烧红的时候不抓紧打造,等凉下来就打不动了。磨光一件铁器则不同,需要精雕细琢,如果慌慌张张弄错了,还要回炉重新打一遍。<BR>  <BR>  作者简介:<BR>   德莱顿是英国十八世纪的大诗人。不过他是个随风倒的人,显示信仰国教,攻击天主教,反过头来又信仰天主教,攻击国教。还写了不少美化统治者的诗歌。不过德莱顿对文学的贡献很大,他是公认的文学批评的创始人。由于他的成就,后人用他的名字命名了那个时代。<BR>  <BR>  23) For a cultivated man to be ignorant of foreign languages is a great inconvenience.<BR>   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不懂外语是极不方便的。<BR>  Anton P. Chekhov, Russian dramatist 俄国剧作家 契科夫<BR>  简评:<BR>   外语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也是各国人民进行文化科学技术交流的重要手段。常言道:“知识无国界”。可是知识的流动却有障碍,那就是外语。只有把外语学好了,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吸收外来先进的东西。马克思也说过类似的话。<BR>   <BR>  作者简介:<BR>  俄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短篇小说大师,文笔幽默犀利,作品丰富。契科夫出生于小市民家庭,父亲的杂货铺倒闭之后,他发奋努力,以极大的毅力靠当家庭教师才读完中学。他讽刺沙皇封建制度的作品《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等,长期以来一直为中国读者所熟悉。<BR>  <BR>  24)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BR>  浅薄的学问是一件危险的事。<BR>  Alexander Pope British poet 英国诗人 蒲柏<BR>  简评:<BR>  学东西贵在求精,对于知识的一知半解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样确实就很危险了。如果让一个半瓶子醋去主持一项大的工程;或者去办一件重要的事情,那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了。<BR>  <BR>  作者简介:<BR>  蒲柏是英国著名诗人,他从小身有残疾,身高还不足一米三,还有很严重的哮喘病。本来,像他这样一个身体,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是不会活得很长的。但是他发愤苦读,终于在文坛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写出了许多惊世骇俗的作品,他是英国古典文学的代表。<BR>  <BR>  25)Carve your name on hearts and not on marbles.<BR>   把你的名字刻在人们心上,而不是大理石上<BR>  Joseph Addison 英国作家 艾迪逊<BR>  简评:<BR>  大理石虽然坚硬,也是会有寿命的,时间长了会损毁,刻在上面的名字也会随之不复存在,可是刻在人们心里的名字,却会一代一代,永远流传下去。能够把名字刻在人们心上很不容易,需要做出非凡的事业。<BR>  <BR>  作者简介:<BR>   艾迪逊是英国启蒙时代的著名作家,生性浪漫自由,富于幻想。他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军人,他的朋友,也是著名作家的斯悌尔则正好相反。两个人成为黄金搭档,一同创办了报纸《旁观者》。这份报纸可能是英国报业的开端。<BR>  <BR></FONT>
      发表于 2005-6-16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color=#0000ff>用户操作:原因:Good post!,用户操作:金钱10,经验10,魅力0,威望0 ----By happybird3</FONT></P>
      <P><FONT color=#0000ff></FONT> </P>
      <P><FONT color=#0000ff>Keep going on…………</FON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8 0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