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所以,流胶槽至型腔的位置应适当。一般取2.5-5mm,当余胶量过大时,流胶槽应与外界沟通。 在压胶过程中,型腔内的空气和胶料在硫化时产生的气体必须顺利排出,否则将影响制件的质量,使制件产生气泡、明疤、缺胶等现象。对于形状简单、尺寸较小的制件,可利用模具分型面及流胶槽排气。对于形状复杂、尺寸较大的制件,则需另开排气槽或排气孔,一般排气槽宽为1.5-2 mm,排气孔直径一般取0.5-3 mm。 2排气要方便。分型面处的缝隙是理想的排气通道。因此,分型面尽可能开在空气最易堵住的边角。 3不易损伤模具。凡有凸出的锐角锋口的模具,很易碰坏或磨损,从而影响制件的质量。 5保证制件的精度。制件上对同轴度要求高的外形或内孔,应当尽可能设在同一块模板上。 6操作方便。分型面的设计应便于装填胶料,拆卸装配容易。 7分型面间隙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不大于0.02 mm。 模具的型腔一般由多块模板、镶块组成。为了使型腔中的制件获得准确的形状,组成型腔的各模板必须定位准确。常见的定位结构有圆柱面定位、圆锥面定位和导柱、导套定位。 定位销与上模板或者销套的配合通常选用H8/f7或H8/g6,
模具精度要求较高或是两点式定位机构则选取H7/g6,一般精度或多点式定位则选用H8/f7。定位销与下模板固定部分的过盈配合一般选取H7/s6。 锥面定位、斜面定位的配合一般是以能够保证相互接触面达到设计接触面的80%左右为使用标准。 为了提高制品表面质量和模具的耐腐蚀性,模具型腔表面最好镀硬铬,其铬层厚度最佳为0.005-0.011 mm镀铬层不宜太厚,太厚模具使用时容易剥落,镀铬前型腔表面粗糙度应不低于Ra1.6,镀铬后要求抛光。 型腔表面的处理还可以进行化学镀镍处理。化学镀镍又称无电解镀镍,它是以溶液形式进行化学反应,使金属沉积于零件表面上,镀层为非晶态镍磷合金。 镍磷合金镀层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耐磨性好,镀层硬度高,一般镀态硬度可达HRC50左右,经400℃热处理后硬度高达HRC65-70,且摩擦系数小,易于脱模;镀层厚度均匀性好,一般厚度差不超过3-5μm;镀层结合力高,可达300-400MPa,是电镀铬的3-4倍,不易出现脱皮现象;镀层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高,镀后勿需再进行机械加工。 大连北方电器集团压制橡胶模具型腔表面经化学镀镍磷合金后至今使用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