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楼主: dcr12

      中国机械到底和国外差距有多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13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8-13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8-20 1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是学机械的,刚进入工厂,但也了解一些差距:</P><P>1,外观。不仅是产品,还是艺术品</P><P>2,质量,(主要是原材料和热处理方面的差距)</P><P>3,品质方面的追求:(次一台三合一机组,缺少几个螺丝,听说从西德MAN透平空运过来,一个螺丝的代价是两万元)</P><P>技术好学,品质方面的追求是很难学的</P>
      发表于 2004-8-20 20: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承认,人家的东西确实要好很多的,做事的态度也不同!</P>
      发表于 2004-8-21 14: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又不是什么都好
      发表于 2004-8-21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差距总是存在的,只要大家努力开动脑筋,赶上去也是容易的。</P>
      发表于 2004-8-24 20: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据估计现在中国搞机械设计的10人中在10年后也许只有1人还在继续,这是值得思考的</P><P>而且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国外的确有差距,这不得不承认。因为只有发现了差距才能赶超。</P><P>我也是经常观摩国外的设计作品,这队提高我们自身的设计水平是有帮助的。</P>
      发表于 2004-8-28 10: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急功近利,坏就坏在根子上
      发表于 2004-8-28 1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加努力
      发表于 2004-8-28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环境造成的。
      发表于 2004-8-29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设计和研究是分开的,我们设计和研究不分,根本没时间去搞研究,所以水平永远提高不了。
      发表于 2004-9-9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设计工作总是一个人一揽子全包干,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分到每一个部件中的精力和考虑时间是很少的。而国外的设计专业化很强,每一个人只专攻一个部件进行设计,因此在产品上投入的精力比中国的设计要多的多,效果自然不用多说吧
      发表于 2004-9-11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在一些细小的方面,中国跟外国的差距就很大,比如说平键,美国的产品能保证任何一个键都能互换,公差非常低,但国内就做不到</P>
      发表于 2004-9-13 1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说几句

      中国的国营企业曾经是机械行业的支柱,但是现状如何呢?我曾经在一家国企工作过,它还为神州5号飞船的研制作过贡献。首先说设备,加工设备都是50年代的设备了;因为产品关系需要的质谱仪和其他探伤设备曾经有过,现在全部报废。再说人员,手工钣金和焊接是这里的强项,那些工人也对自己的手艺很自豪;可是如果和现代化专业钣金设备竞争,实在没有什么竞争力。设计人员的水平又如何呢?2001年9月他们给3M公司设计生产了该厂历史上第一台有液压夹紧装置的设备,从此以后可谓麻烦不断,维修更换零部件是每个月的必修课。这样的设备却也被好大喜功的技术科长到处宣扬。另有一台设备调试维护了近一年却被对方勒令退货。如果想见识什么是野蛮,这里的装配工人可以给你养眼:轴承大多是用13磅的铁锤安装到位的。一台60年代生产的军品送来维修电路,光洁透亮的内壁让四周正在装配却已锈迹癍癍的新设备相形见拙。在场的总工程师一声叹息:“现在的人已经忘记了什么是阳春白雪。。。”
      中国那些外资企业现在是青年人向往的胜地,可是真的有那么多的设计任务吗?太多的外企是简单的加工装配;太多的机械工程师其实只是在做绘图员的工作。一次去应聘某日资公司的现场管理,到了那里才知道这工作其实就是一个仓库管理员,只是收集外购件,根据订单分类摆放供装配人员使用,甚至连外购件的检验都不作。这样的工作当时居然是一个名校的本科生在做!?
      中国机械工业和外国的差距根源还在人。中国有优秀的设计师、工艺师和技术工人,但是罕有优秀的队伍。大学生是中国的希望,可是正确被人引导的机会实在太少。本科生毕业就能评助理工程师职称了,一年后就能评工程师了。可是有多少人是名副其实的?作为机械专业的精英,有多少能自己动手上机床加工简单零件呢?如果做不到这点,又如何设计出能够顺利生产的产品?过去的机械专业的大学生分配到国企,大多需要在车间待上半年。这在制度上是合理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把握好这半年呢?中国机械行业的一线工人往往看不起现在的大学生(机械专业的),因为他们对机械制造的实际过程实在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在中国企业里占据工艺、设计、管理的大多已经是这些中国教育的牺牲品。本来就是棒槌,自然要处处提防着别人,留上一手。在这样的群体中能不自甘堕落就很不容易了。请扪心自问,在你最初标注图纸的几个月里是否被形位公差困扰;你的图纸是否都没有尺寸线交错的现象,图纸简洁明了;在设计零件的时候没有在外形轮廓上使用不必要的圆角;你的零件是否易于制造、检测;需要热处理的部分设计是否可靠;你的焊接部件已经考虑了焊接变形和机械加工的过程;你能否正确的指导工人装配你的设计。。。
      不要把中国机械行业和国外的差距全部归结在外部环境上;相对与其他人你也是外部因素。许多外国公司创业的时候只是一个小作坊,前东德的一位工程师甚至为越过伯林墙造出了潜水艇。
      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和国外在加工设备、原材料上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差距,但是这不应该被看做主要因素。这些都能通过进口、仿制来弥补差距。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曾经要比日本强,上世纪初的日本工业品曾经因为其粗制滥造被江浙一带的人蔑称为“东洋货”;可是那个民族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的工业品至少在外观上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精神,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变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的教育产业模仿外国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可是那些可怜的人们对机械、电子都只知皮毛,最终可能改变中国工业现状的只能是我们。
      “世界工厂”=“工业殖民地”
      发表于 2004-9-17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我国不重视技术方面的人才,会吃亏
      发表于 2004-9-17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现在中国没有几个行业有自己的技术。尤其是合资和外资企业,楼主说得不会计算就是我们最大的弱点。而且国内的基础制造业不高,比如一些标准件,国外的作的特别精致,尤其是在小尺寸上。
      发表于 2004-9-17 19: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34楼</P>
      发表于 2004-9-21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差距的确是不小,看看就知道了
      0004211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0-27 16: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10-27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在呆业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0 2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