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楼主: dcr12

      中国机械到底和国外差距有多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1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差距在于:中国的机械行业的关键部件绝大部分靠进口。例如:丝杠,导轨等。</p>
      发表于 2006-9-2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中国先进的设备70%-90%是进口的。</p>
      发表于 2006-9-4 10: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潜水艇2004</i>在2004-9-13 14:32:00的发言:</b><br/>中国的国营企业曾经是机械行业的支柱,但是现状如何呢?我曾经在一家国企工作过,它还为神州5号飞船的研制作过贡献。首先说设备,加工设备都是50年代的设备了;因为产品关系需要的质谱仪和其他探伤设备曾经有过,现在全部报废。再说人员,手工钣金和焊接是这里的强项,那些工人也对自己的手艺很自豪;可是如果和现代化专业钣金设备竞争,实在没有什么竞争力。设计人员的水平又如何呢?2001年9月他们给3M公司设计生产了该厂历史上第一台有液压夹紧装置的设备,从此以后可谓麻烦不断,维修更换零部件是每个月的必修课。这样的设备却也被好大喜功的技术科长到处宣扬。另有一台设备调试维护了近一年却被对方勒令退货。如果想见识什么是野蛮,这里的装配工人可以给你养眼:轴承大多是用13磅的铁锤安装到位的。一台60年代生产的军品送来维修电路,光洁透亮的内壁让四周正在装配却已锈迹癍癍的新设备相形见拙。在场的总工程师一声叹息:“现在的人已经忘记了什么是阳春白雪。。。”<br/>中国那些外资企业现在是青年人向往的胜地,可是真的有那么多的设计任务吗?太多的外企是简单的加工装配;太多的机械工程师其实只是在做绘图员的工作。一次去应聘某日资公司的现场管理,到了那里才知道这工作其实就是一个仓库管理员,只是收集外购件,根据订单分类摆放供装配人员使用,甚至连外购件的检验都不作。这样的工作当时居然是一个名校的本科生在做!?<br/>中国机械工业和外国的差距根源还在人。中国有优秀的设计师、工艺师和技术工人,但是罕有优秀的队伍。大学生是中国的希望,可是正确被人引导的机会实在太少。本科生毕业就能评助理工程师职称了,一年后就能评工程师了。可是有多少人是名副其实的?作为机械专业的精英,有多少能自己动手上机床加工简单零件呢?如果做不到这点,又如何设计出能够顺利生产的产品?过去的机械专业的大学生分配到国企,大多需要在车间待上半年。这在制度上是合理的,可是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把握好这半年呢?中国机械行业的一线工人往往看不起现在的大学生(机械专业的),因为他们对机械制造的实际过程实在缺乏必要的了解。而在中国企业里占据工艺、设计、管理的大多已经是这些中国教育的牺牲品。本来就是棒槌,自然要处处提防着别人,留上一手。在这样的群体中能不自甘堕落就很不容易了。请扪心自问,在你最初标注图纸的几个月里是否被形位公差困扰;你的图纸是否都没有尺寸线交错的现象,图纸简洁明了;在设计零件的时候没有在外形轮廓上使用不必要的圆角;你的零件是否易于制造、检测;需要热处理的部分设计是否可靠;你的焊接部件已经考虑了焊接变形和机械加工的过程;你能否正确的指导工人装配你的设计。。。<br/>不要把中国机械行业和国外的差距全部归结在外部环境上;相对与其他人你也是外部因素。许多外国公司创业的时候只是一个小作坊,前东德的一位工程师甚至为越过伯林墙造出了潜水艇。<br/>中国的机械制造业和国外在加工设备、原材料上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差距,但是这不应该被看做主要因素。这些都能通过进口、仿制来弥补差距。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曾经要比日本强,上世纪初的日本工业品曾经因为其粗制滥造被江浙一带的人蔑称为“东洋货”;可是那个民族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的工业品至少在外观上已经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我们需要借鉴他们的精神,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变中国制造业的现状;中国的教育产业模仿外国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可是那些可怜的人们对机械、电子都只知皮毛,最终可能改变中国工业现状的只能是我们。<br/>“世界工厂”=“工业殖民地”</div><p>&nbsp; &nbsp; </p>
      发表于 2006-9-4 1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chenwendong</i>在2006-9-1 8:07:00的发言:</b><br/>差距较大,主要在高精尖技术上.[em04][em01]</div><p>好像不是,中国的航天不厉害吗? </p><p>关键是基础与环境 </p><p>机械靠的是实践与经验,巧妙的设计不过是一些基本结构的合理组合,机械没有什么深奥的东西,故弄玄虚复杂繁琐的结构不是好的设计。谁都会用谁都明白的简单可靠的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可是外行还有一些混蛋就会说了,这么简单的东西…………所以你做不出什么成绩。头脑好用的人基本都不研究这东西了,见效慢受益小,得不偿失呀。</p>
      发表于 2006-9-4 16: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
      发表于 2006-11-1 08: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大!
      发表于 2006-11-1 09: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差距只在于人
      发表于 2006-11-1 1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11-1 14: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很大</p>
      发表于 2006-11-20 2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具有可比性,现今的中国只是在一再地重复生产垃圾产品,只求量,不求质,能用则可。这是国内相当部分私企的做法,不会有谁肯真正重视科研,也就是说急功近利,缺乏社会责任感,看看日本的丰田,本田,他们只是家族企业而已可已存在近百年的历史,最关键已经成了日本的标志之一,而中国呢。
      发表于 2006-11-21 1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可不是一点点
      发表于 2006-11-21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发表于 2006-11-22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从机床制造和机电展上可以看出差距!!!</p>
      发表于 2006-12-9 1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6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1 01: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