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标题: 模具不耐啤,啤久了模具经常需要修模 [打印本页]

作者: 将军令如山    时间: 2016-12-2 17:38
标题: 模具不耐啤,啤久了模具经常需要修模
模具不耐啤,啤久了模具经常需要修模,请大神帮忙看看具结构是否存在问题点?或者是注塑过程存在问题? 谢谢!

作者: 论坛公民    时间: 2016-12-3 09:46
单一图片,只能猜测是精度没达到的问题,或者有披风跑料渣进去导致的后果。。。
望上传整体结构,方便查找问题。
作者: 李常兴    时间: 2016-12-3 19:19
1.滑块铲基预压太多2.滑块上的小铲基前面没受力3.滑块前行位置没有受力4,10度的斜度肯定是够了,目前来看只能说是加工精度的问题,从肿胀来说,应该是滑块没受力和铲基太紧照成的
作者: 将军令如山    时间: 2016-12-3 19:36
已上传了3D图,请帮忙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 这样的情况 谢谢!

作者: 272513577    时间: 2016-12-3 21:16
细节要注意的,行位有做运水没有?量大的模具一定要运水的,还有10度的位置擦伤,应该加大斜度,要大于17度。
作者: 论坛公民    时间: 2016-12-5 10:50
下载结构看了,滑块上的凸定位,在开模时有上下拉扯,多重定位对加工精度高,所以有一个地方没做好,问题就出来了。
把凸定位做松,估计问题就解决了。
强烈反对做多重定位工艺。:lol
2处斜面要同步到位,对加工精度高。再说你滑块已经做斜平面定位了,足够了。


作者: 763510957    时间: 2016-12-8 15:54
这样大小的行位,建议还是做运水。
虽然加工可能没问题,印红丹FIT模也没问题; 但成型过程中有热量,导致行位零件的温度上伸,这样工件之间的配合就不是冷却状态下的配合了;热胀了以后,可能会导致擦伤。
Fit模的时候认真检查下,是否这个10 度面到了,但行位上的台阶处没有碰到,这样风险很大。
作者: carlosliu    时间: 2016-12-9 15:00
属于过定位引起。滑块顶部的梯形台应该取消,滑块右下方的台阶应该取消一级。消除物理学里的单摆运动(合模时滑块低头,开模时滑块抬头,类似单摆运动),就不会插烧了。
作者: ofu2000    时间: 2017-1-8 20:16
把行位上斜导柱孔加大,行位延迟打开。待梯形定位开出前模后行位再开。

作者: 平果    时间: 2017-1-9 11:54
定位太多了吧,需要避空的地方还是要适当避空
作者: 李秀毅    时间: 2017-1-12 23:19
多重定位   斜度分配又不好,该大不大:Q
作者: cmr1127    时间: 2017-4-27 22:16
跟师傅学习了
作者: hdj    时间: 2017-5-1 11:58
10度要改要大与斜导柱度数,这样行位才好横向移动
作者: 将军令如山    时间: 2017-5-20 08:04
多谢指导,学习了
作者: oool23    时间: 2017-9-11 14:53
帮顶。。。。。
作者: hdj    时间: 2017-12-11 00:04
行位90度限位处是不是空掉了
作者: HAIYANGKAIXIN    时间: 2017-12-15 10:40
作为多年的钳工,我觉得你的结构有问题,斜碶面有预压,会强行将滑块往前推,预防滑块受力后退产生毛边。但是你的10度封胶面配合要准,设计间隙肯定是在0.01MM左右,但是你没有考虑到斜面的预压。解决方案是反铲作准,滑块预压控制在0.10《斜面》,剩下的就是装配要检查实际与设计要统一。
作者: weilimashan    时间: 2018-1-18 18:43
我们通常不这么设计行位的,一般前模铲在行位尾部;烧伤的位置(插穿位)考虑做表面氮化,行位和前模都要做!
作者: 曹华元    时间: 2019-2-12 08:15
这种带有夹口封胶的模具,如果产量非常大,最好是拿去涂层,效果会好很多。
作者: zhangu1990    时间: 2019-6-19 09:37
学习了   谢谢
作者: wwj6161    时间: 2024-1-9 16:02
属于过定位引起,滑块顶部的梯形台应该取消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加工精度问题




欢迎光临 模具论坛 (https://www.mould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