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标题:
IMF技術需注意事項
[打印本页]
作者:
yh_tm
时间:
2008-7-16 11:31
标题:
IMF技術需注意事項
因客戶開發的筆記本LCD COVER件需運用IMF技術,不知在模具設計上要注意那些重點,
採用氣道吸附的方式,在改善拐角處不良上及塑膠易沖破貼膜上,各位大蝦可有良策!
作者:
Johnnywong
时间:
2008-7-16 11:49
我也在找这些资料,可惜没人给啊
作者:
michael999
时间:
2008-7-16 16:50
请问IMF技術是什么?
作者:
xby395
时间:
2008-7-16 17:51
IMF是模内贴膜
作者:
yh_tm
时间:
2008-7-17 17:00
标题:
提供點基礎資料
收集到的基礎資料,便於大家討論
作者:
pengqiyong
时间:
2008-7-17 19:19
应为
IMD
技
朮
吧
作者:
xiezhihai
时间:
2008-7-18 20:26
正好要这方面资料!!!!!!!!!!!!!!!!!!!!!!!!!!!!!!!!!!
作者:
华北虎
时间:
2008-7-18 21:38
又见识了,多谢分享!
作者:
litterpoint
时间:
2008-7-21 15:57
改善的方面有一下几个可以考虑:
1.ID设计尽量减小不同平面之间的高度差距,视产品具体的面积来定;
2.改善film的拉伸韧性;
3.改善油墨的耐拉伸特性;
4.film的尺寸比产品外框尺寸单边大0.3mm,可以有所改善
以上是个人的观点,还请高手指点。
作者:
yh_tm
时间:
2008-7-22 09:13
呵呵,謝謝指教~~~
作者:
benq2211
时间:
2008-9-1 19:47
剛好需要這資料
作者:
zz-mold
时间:
2008-9-9 20:14
IMF技术采用立式机台成型
沖破貼膜主要还是改善进胶口或型式
作者:
zouyaling
时间:
2008-9-10 00:30
到底是IMF还是IMD??????
作者:
LIANG_OU
时间:
2008-9-10 10:18
多谢指点,真的长见识了!
作者:
杜小甫
时间:
2008-11-15 10:07
1.加强排气,
2.足够的冷料井
3.注塑的切换位置
4.浇口部位的冷却
作者:
81187259
时间:
2008-11-27 22:49
正好要这方面资料!!!!!!!!!!!!!!!!!!!!!!!!!!!!!!!!!!
作者:
81187259
时间:
2008-11-27 22:50
正好要这方面资料!!!!!!!!!!!!!!!!!!!!!!!!!!!!!!!!!!
作者:
Joshen
时间:
2009-1-15 23:17
谢谢 雪中送炭啊
作者:
wangtingbiao
时间:
2009-1-16 20:04
请先贴个图片上来OK!并请用两种颜色来表示(薄膜和塑件)正反面.
还有大概的长宽尺寸,塑胶原料品种,薄膜材料,进胶位置.以及FROMING MOLDING的缩水率.
还有请问薄膜的定位方式用的是什么结构?自动化是否用的是6轴机器人?
最重要的是尽量不要在外观面上做镶件.(薄膜成型面)
作者:
ggdsxl
时间:
2009-1-16 21:39
刚碰到IMF模具的报价!我们公司没做,不懂此工艺!
谢谢提供!
可是没钱下载!
好可惜!
作者:
ferguson
时间:
2009-1-19 08:44
我们最近也在开IMF模具
作者:
ferguson
时间:
2009-1-19 08:46
有没有更加详细的资料了
作者:
lileisdcn
时间:
2009-1-19 14:39
很好的资料啊
作者:
czhai123
时间:
2009-1-19 16:53
见识了,多谢分享!
作者:
vlk14
时间:
2009-1-19 21:54
多谢指点,真的长见识了!
作者:
asophic
时间:
2009-2-6 19:08
正好要这方面资料!!!!!!!!!!!!!!!!!!!!!!!!!!!!!!!!!!
作者:
bucket79
时间:
2009-3-17 15:58
标题:
好东西!
真的很好啊!谢谢楼主!
作者:
yifeng1240
时间:
2009-3-24 10:28
谢谢!
作者:
keytrak2008
时间:
2009-3-24 11:10
現在不用IMF技朮了﹐改用IMR技朮﹐其實效果是一樣的﹐簡單的說就是都在產品表面貼一膜而已﹐所不同就是IMF是人工貼膜﹐IMR是機器自動貼模﹐所以相對于模具來說﹐IMR更進一個層次﹐在開模過程中﹐所要注意的問題點也差不多﹐最主要膜的定位問題和如何避免膜被沖花。
作者:
szlxm123
时间:
2009-3-25 14:27
成型模具设计要点
因要将片材放到型腔内注塑,所以,在设计上与普通通模具有不同的地方。下面就其特点进行分析:
1、 浇口
不得采用分型面直接进胶的方式!
原因:在分型面处一般都有片材,直接进胶将会把片材冲开,啤出的成品在浇口四周会有气纹,片材被冲起皱,丝印的图案亦会被冲开一个口子!
一般要采用顶针潜水入胶的方式,或牛角潜水入胶(后模需做两镶件,各打牛角的半边胶位) 分型面及碰穿面的要求
分型面不得像普通模具一样直接从胶位边顺延拉出,一定到向下拉出3---5mm(要做3度以上的脱模角)再顺延作分型面。这样,前后模的分型面就是擦穿面!
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原因:因为片材不会完全与型腔准确的吻合且刚好比型腔边小0.02mm。不管是机械或手工置入,绝不可能完全一丝不差的放到位。:
所以,擦穿的分型面就像一个罩子般,把片材 罩住,起定位作用。 同样,所有的碰穿面也要改为擦穿面!
3、 片材在啤塑时的定位主要靠自动装置、定位销、真空孔等。如采用红外线控制等。
目前,国际上开发有IMD片材定位的新技术:静电荷。即利用静电荷把片材牢牢地吸附在型腔内。如此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将极大地提高IMD的生产效率!
IMD模具在结构上与传统模具有特别的区别,主要在片材的定位方面。IMD成型技朮与传统成型加工在架模,设备安装,成型条件等方面有较为严苛的要求,另模具亦与普通模具结构不一样,在调整开关模时应特别注意
作者:
fengzhegua
时间:
2009-3-25 21:58
又见识了,多谢分享!
作者:
lincae
时间:
2009-3-25 23:21
IMR是热转印,成型后薄膜并不是产品的一部分,
而IMF是模内贴膜,成型后薄膜成为产品的一部分.
作者:
lincae
时间:
2009-3-25 23:22
所以并不存在谁比谁高级的问题,是产品要求决定的
作者:
ldhzylljy
时间:
2009-3-25 23:46
注意事项:
1。CAV上的外围分型面在胶位边缘凸起3MM使FILM在模内定位。中间碰穿须做成插穿到CORE里3MM。
2。采用蕉形入胶,浇口位置须尽量往产品中间,以避免沖动FILM
3。模具的结构不复杂,难点在FILM与胶位的位置尺寸控制。
作者:
sholam
时间:
2009-7-10 09:40
感謝分享
謝謝啦
IMF的資料不好找
作者:
jianhua204
时间:
2009-7-18 15:57
这个我有做过,难点主要是薄膜定位及进点冲模,对于薄膜定位我们主要是在模具外面有一个定位支架,固定在模具上。冲膜问题我们以前想过很多办法,最后是在进点出缓冲,可以解决,这种模具进点一般不要用香蕉型,最好是神祖牌
作者:
eotob
时间:
2009-7-18 21:13
后盖用的最多的应该是IMR的吧
IMF不知道是什么
去一些大公司找找资料
应该多的是
这没啥技术的了
画了几年了
作者:
wangwei9
时间:
2009-7-19 11:52
进来学习的。
作者:
gingingin
时间:
2009-8-27 21:14
呵呵,謝謝指教~~~
作者:
jack_wuuuu
时间:
2009-12-16 15:42
标题:
正好要这方面资料!!!!!!!!!!!!!!!!!!!!!!!!!!!!!!!!!!
正好要这方面资料!!!!!!!!!!!!!!!!!!!!!!!!!!!!!!!!!!
作者:
zhongbin51
时间:
2009-12-21 11:14
一般这种子是用IMD技术,现在很多手机笔记本都在用这种技术
作者:
jesse5188
时间:
2009-12-30 09:19
注意缩水率的取放,及模具运水的布置。排气的设置。
作者:
公子无忌
时间:
2010-1-2 19:43
不错,这项技术正在衍生到很多产品
作者:
bluesky1980
时间:
2010-1-15 11:48
标题:
回复 5楼 的帖子
谢谢您的分享,我正需要这些资料
作者:
q871243268
时间:
2010-1-15 13:38
我是刚注册的,路过,学习了
作者:
wfhsaliywm
时间:
2010-1-20 17:25
正好要这方面资料!!!!!!!!!!!!!!!!!!!!!!!!!!!!!!!!!!
作者:
ycaigao
时间:
2010-1-20 20:25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作者:
xilinghmk
时间:
2010-1-20 22:56
这种新技术是否成熟?
依我看,做出来的东西也并不是很漂亮,只是个人意见,也许是没有见过很漂亮的........
作者:
wkwang
时间:
2010-1-29 18:57
多谢分享.......................
作者:
tomryo
时间:
2010-1-30 14:28
感谢5f 版主无私分享
作者:
cnwgd
时间:
2010-1-31 07:38
来个图啊
看看你的什么产品
作者:
ho2006
时间:
2010-1-31 09:58
多谢指点,真的长见识了!
作者:
duizhang71
时间:
2010-6-3 13:34
标题:
回复 5楼 的帖子
缺这方面的资料啊
谢谢了
作者:
bbyags
时间:
2010-6-5 21:43
这个我是外行,大家看看这这个文挡是不是有用
[attach]743830[/attach]
[
本帖最后由 bbyags 于 2010-6-5 21:47 编辑
]
作者:
vincent_xiong
时间:
2010-6-21 10:00
IMD的技术之所以应用的范围逐步扩大,因产品不需二次喷涂、印刷且提高了制程良率,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人工,受到了广大制造业的追捧。为个性化的产品小批量生产提供了空间。附件产品图供大家参考,因是手机拍摄的图片不是很清晰~
作者:
haoguang138
时间:
2010-6-21 10:36
不錯不錯,正好我缺少這方面的資料
作者:
haoguang138
时间:
2010-6-21 10:39
謝謝分享了,我還得多學學了
作者:
yjs2006
时间:
2010-6-21 10:41
不太明白
作者:
haoguang138
时间:
2010-6-21 10:57
不會吧,下載還要什麼錢的
作者:
haoguang138
时间:
2010-6-21 10:59
怎麼沒有免費的呀
作者:
qingxianghai
时间:
2011-5-19 08:17
新工艺 顶
作者:
qingxianghai
时间:
2011-5-19 08:19
没钱赚点钱在下,不好意思
作者:
qingxianghai
时间:
2011-5-19 08:30
没钱赚点钱在下,不好意思
作者:
qingxianghai
时间:
2011-5-19 08:32
没钱赚点钱在下,不好意思
作者:
qingxianghai
时间:
2011-5-19 08:34
没钱赚点钱在下,不好意思
作者:
qingxianghai
时间:
2011-5-19 08:35
下载方式弄错了 浪费金钱,不好意思
作者:
sky68
时间:
2011-5-19 08:45
谢谢楼主了呵呵,这还是挺有用的
作者:
qingxianghai
时间:
2011-5-19 08:52
下完看了 真的很不错 感谢版主 的 奉献
作者:
mic.l
时间:
2011-5-23 16:59
这个没办法具体回答你,IMD不是几句话说得清楚的。
作者:
wawa11
时间:
2011-5-24 00:07
这方面资料!顶一下!!!
欢迎光临 模具论坛 (https://www.mould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