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医学,其实现代科学也一样,遵循的是学术界公认的标准来开展研究,来开展实验,来发表论文,发表的paper要能经得起全体学术界的重复验证,然后大家再在你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向前推动,所有的研究都有基础,有引用,那些能获得诺奖级别的成果,那些能刊载在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的成果,基本都是经得起考验的好东西,推动我们对疾病的原理级别上的认知,就比如G蛋白偶联受体这类膜蛋白、离子通道的基础研究,就能揭示出可能的靶向,这就是药物研究的方向。即使根据这些有了大概的几种药物,后面还有FDA这类严格的临床验证,临床1期筛选安全性,临床2期筛选有效性,临床3期要万人级别大规模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临床4期的双盲测试,甚至有些还有临床5期,这种的严谨性,是中医无法比拟和想象的。
只要看看现代医学展开研究的那些设备,一个国家级实验室配备的仪器都是顶尖的装备,往往以XX亿美元的投入,在现代医学领域有数以千万计大量的经过学术训练的科研人员在往里面投入智力和体力,一直在滚动向前,科研本质上是资金和智力密集型,要靠足够的投入往里面砸,去试错,摸索出可能性来,那些宝贵的可能性在一点点把现代医学往前拱。相反,看看中医,张口闭口引用的都是几千年前的古籍,这么说起来,黄帝内经算是影响因子也足够大了,从来都是从祖宗那里去找理论依据,没有办法向前滚动发展,这样的医学,怎么可能有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