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738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灌水] 侃侃“按钮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9-4-17 13:5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先说啥是“按钮工”,顾名思义就是按按钮的工人,负责按按钮,至于按钮后面是啥用意则是无需去知晓也不会想去了解。
      打个比方,关于拉伸力及压料力的计算这帖的楼主在按完按钮后发觉数据与手算的有偏差,而且偏差值很大,于是发帖求助。这类人就不归属于上述的按钮工之流。
      再看这帖“tid=15680023”,这位楼主就是按钮工,因为不晓得按钮后面是啥用意。
      续看佐证,操作软件做分析必需给于参数条件,不同的参数条件肯定出不同的结果,而按钮工就只会根据软件给出的提示去按那个钮,其余的就挨冻喏。
      再来侃侃 “S500MC” 这个牌号,按钮工说 “不知道国家标准这个词吗     一个国家连材质标准度没有   还怎么求发展,求创新” ,那么路过围观的群众就好奇了,具体 “S500MC” 这个牌号是出于哪个标准?
      万能的互联网告诉俺们,这是欧盟的标准 EN。。。 ,国内宝钢(以前的称号)有生产,是厂标来着,具体还得去查等效对应的国标是哪个牌号。
      等效对应是啥意思?就是没这个牌号,但是有接近与相近的材料。 可是按钮工并不晓得这些关联,因为“按钮后面是啥用意则是无需去知晓也不会想去了解。”

      再侃侃“S500MC”的这些字,是有其特定意义的,S、550、M、C 各代表啥意思?
      成型不会开裂跟哪些材料参数有关?按钮工就是不会想去了解。

      跟按钮工讨论这些就等同鸡同鸭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收藏收藏
      推荐
      发表于 2019-4-17 22:32: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还有  我这个零件  客户都觉得有难度  不好实现  已经同意更改零件外形了   我只是想看看论坛里有没有大神  可以不更改的情况下  能做出来   没有想到揪出一个吹牛的人来
      15
      发表于 2019-6-20 08:18:43 | 只看该作者
      没毛病!!!!!!!!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10:48:5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份加工硬化的介绍资料,英文版。

      提醒:自己认为没必要看就不要来下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6-14 10:17:3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材料钢号分类


      从产品成型角部的展开长,再比对成型后的尺寸长,两者相除即可得出百分比,用100%去减得出一个数值%。
      这个数值%-12%,若是大于0,表示会断裂;若是小于0,表示可以成型。

      接着再看材料的化学成分表或是查找材料的硬化指数。

      上述两项综合评估后即可得出是否可以加工成形。

      按钮工是不懂这些知识的,懂了就不算是按钮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
      发表于 2019-4-18 14:17:52 | 只看该作者
      平常只用体积不变来计算拉伸展开。看大神讲道理还是蛮有收获的,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点评

      体积不变是物理规律,但是拉深工艺中的板厚并非一成不变。 你可以尝试通过书里的公式去计算,再与试模后的数据对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8 15:25
      11
      发表于 2019-4-18 09:12:14 | 只看该作者
      3D在冲压模具中不是那么重要。

      点评

      是的,3D只有在少数的冲压成型件里才有优势。注塑模都是立体的,3D便是很直观而且可以减少疏忽。 不论注塑或冲压,加工材料都是首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8 09:2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4-18 08:30:21 | 只看该作者
      回 Perry0821
      你的回复还是围绕在“体积不变”的表层,这样的思维是解不开开裂的问题,同样是体积不变,想想哪些是可以变。
      9
      发表于 2019-4-17 22:55: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和你吹了  浪费时间   只会吹  又不敢用实力说话

      点评

      先将错别字改了吧! 激将法没用滴,俺现在就是不说,憋死你 等俺哪天情绪不稳定就可能会说。 看你码了这么多字,就露个方向给你,体积不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7 23:06
      8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22:54:06 | 只看该作者
      那个零件无需设变就可以搞得不开裂,又不是死透没条件达成。
      思维决定方向,思维决定高度。用常规工艺肯定要开裂,这个无需怀疑。

      7
      发表于 2019-4-17 22:27: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说明 你技术不行!得不到别人认可!只会说大话!看看陆工   就没有人反驳他!说明人家用实力说话  不是看嘴吹!还有3D会不会  不是丢不丢人问题  是会3D的人  技术和接触面广   零件接触的复杂  技术能力更强   看来 你对3D的理解只是初出茅庐啊   你让开发3D软件的公司情何以堪  

      点评

      LIAOYAO是著名专家,怎么能说他不行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4 08:53
      强调3D画图,是产品需要呢?或是你的二维转三维构思能力不足 你说老陆工呐,俺跟他也碰撞过晓得他的水平了,之后就很少去他的帖子挑刺。毕竟老陆工打着是助人的旗帜,俺就点到为止。 你呢?还是多多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8 08:12
      6
      发表于 2019-4-17 21:51:1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居然3D都不会   还吹的这么牛  看来 你混的不错

      点评

      俺不会3D就实说,会丢人吗?俺又不是画图工,为啥得会3D 要3D图就让画图工去干便得了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7 22:01
      5
      发表于 2019-4-17 21:49: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哈哈    就知道你会这样说   说大话的  哥也会吹     

      点评

      别的就不说了,你先搞定“此零件怎么成型不会开裂”再说 俺就是不说你能咋样 从零几年在这个论坛跟俺斗嘴的,你又不是第一个,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年还有不少可以斗的天昏地暗的对手,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7 21:58
      地板
      发表于 2019-4-17 21:26: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可以    明天上班发你3D。   用事实证明  

      点评

      你就别做大头梦了,甭想了,俺又不会画3D图,至于你发不发是你的自由,论坛又不是俺开的,没权利不让你发。俺也不需要证明,问题是你的,俺干啥无偿给你对策与方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7 21:41
      板凳
      发表于 2019-4-17 21:10: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看你这样   只会说大话?改材质参数是可以   但是你觉得实际材质数值是多少?你怎么去判断 你改的分析材质 和你实际买的材质参数一样  ?还有   你说你不会求帖?难道你模具技术已经达到了无所不能了 ?敢问下在中国模具界 大名叫什么  看下万能的百度能查找到 你这鼎鼎大名不?还是做人谦虚点 吧  

      点评

      自己的问题还解决不了,嘴巴还那么硬,要是你的拳头有那么硬,这问题分分钟就搞定。 俺查过材料参数后,已经有对应解决的方案。你呢?还在等待别人拉你一把脱离泥沼。 差别不大,只是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7 21:18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7:24:55 | 只看该作者
      哎呀!按钮工还特意跑来这帖发表,真的是很专程哈!
      既然来了还出招,俺就接招吧!
      俺说过的一句老话就送给你,材料是模具的客户,人是服务模具的,搞冲压要以客为尊不能以人为本。
      你口口声声的说“电子模的经验不足以对付汽车模具”,可是俺晓得如何解决“成型不会开裂” 而你却是要发帖求助

      再看到“CAE 分析的数值  屈服 和抗拉是定值,”就笑翻了,既然知道“实际材质是范围值,” 竟然不会去修改参数,这是啥逻辑?嗯!符合按钮工的逻辑。
      楼主
      发表于 2019-4-17 16:18: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592945127 于 2019-4-17 16:28 编辑

      刚看看你发表的长篇大论,不懂 人还真被你忽悠住了,懂的人只会笑,你要知道CAE 分析的本就是参考,没有百分百准确,  还有CAE 分析的数值  屈服 和抗拉是定值, 但实际材质是范围值, 所以不管是国标和欧标 都只能参考,这也就是为什么说 国标代替欧标  可以找接近与相近的材料来继续分析参考  ,但是我们分析 必须保证  不管是国标或者是欧标  都要做到不开裂,这样 起码实际生产出的零件破裂风险降到最低,  还有零件开不开裂 不是只看材料的  是看工艺,不同的工艺,即使材料一致,但是结果大不一样,这就是体现一个模具设计长久的经验, 所以楼主要多学学汽车模具,你那电子模的经验不足以对付汽车模具

      点评

      看到 “那电子模的经验不足以对付汽车模具 ”这段话就又笑喷了,自以为是的态度是画地自限的节奏。俺厂N年前就具备TS16949资格,去年 IATF 16949 领证。 看到这句 “还有零件开不开裂 不是只看材料的 是看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4-18 08: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4 00: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