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5720|回复: 12

      [求助] 各位前辈,电脉冲计算工时这块,有没有比较数据化的计算方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4 09:3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前辈,电脉冲计算工时这块,有没有比较数据化的计算方式类似下面这种,或者其他不适靠经验的算法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1-6-4 09: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型的工时基本是各厂按照习惯参数再依据以往类似案例在估算,少有建立标准工时。
      没有具体加工参数与电极和加工件材质以及加工形状、精度等等,很难建立出标准。

      点评

      目前见过几家有类似工时预估的,都是通过大量案例积累的,算的时间还是比较准确的,目前一些就是通过接触的体积和大概的一些去除率,得出一个大概的时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4 16:18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16: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21-6-4 09:42
      这类型的工时基本是各厂按照习惯参数再依据以往类似案例在估算,少有建立标准工时。
      没有具体加工参数与电 ...

      目前见过几家有类似工时预估的,都是通过大量案例积累的,算的时间还是比较准确的,目前一些就是通过接触的体积和大概的一些去除率,得出一个大概的时间
      发表于 2021-6-5 09:31:28 | 显示全部楼层
      1.和机型有关。比如台湾的超世纪,打起来速度很快,但效果一般。台一稍慢一些,质量也好一些。
      2.和电流相关,进一步影响到粗糙度。
      3.和工件形状和加工面积有关,与需去除的材料体积有关。
      4.和电极材料也相关。比如石墨和铜的。
      5.在实际中,以经验为主。数据需要积累。
      6.有现代化夹具,减少校表时间,就能减少相应的辅助时间。

      点评

      目前我们大概调查了下,跟装夹时间,接触的面积,加工的高度,产品的粗糙度,产品的精密度,平动量,还有排渣的时间等有关,想通过控制变量设计相关的实验,测下每个维度之间的联系,鹰版这边有类似的经验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5 13:15
       楼主| 发表于 2021-6-5 13: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carlosliu 发表于 2021-6-5 09:31
      1.和机型有关。比如台湾的超世纪,打起来速度很快,但效果一般。台一稍慢一些,质量也好一些。
      2.和电流相 ...

      目前我们大概调查了下,跟装夹时间,接触的面积,加工的高度,产品的粗糙度,产品的精密度,平动量,还有排渣的时间等有关,想通过控制变量设计相关的实验,测下每个维度之间的联系,鹰版这边有类似的经验吗?

      点评

      和排渣是由很大关系的。如果是封闭的一个井一样的形状,而且面积大井又深,那打起来非常慢。如果工件底部有孔,容易排渣,但有时候要看这个孔是否还需要后续加工,如果后续还加工,那这个孔可以帮助排渣。长时间排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6 09:15
      发表于 2021-6-5 20: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实际的零件加工  机台有记录时间
      再用实际的数据去做相应的大数据分析对比  结果会更有指导价值

      点评

      目前正打算这样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7 07:49
       楼主| 发表于 2021-6-7 07:4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会走路的狮子 发表于 2021-6-5 20:55
      通过实际的零件加工  机台有记录时间
      再用实际的数据去做相应的大数据分析对比  结果会更有指导价值

      目前正打算这样做
       楼主| 发表于 2021-6-7 07: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carlosliu 发表于 2021-6-6 09:15
      和排渣是由很大关系的。如果是封闭的一个井一样的形状,而且面积大井又深,那打起来非常慢。如果工件底部 ...

      对的 我们也走访了部分企业,通孔的排渣会快很多,到时候尽量也保证大部分条件相同,只改变接触面积之类的做实验
      发表于 2021-6-7 09: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和铜的纯度也有关系,特别大尺寸的铜电极,往往没有那么大的纯铜,大多是锻打铜,纯度较差。容易损公。

      点评

      这里就要考虑到一个材料的系数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6-8 08:34
       楼主| 发表于 2021-6-8 08: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carlosliu 发表于 2021-6-7 09:38
      和铜的纯度也有关系,特别大尺寸的铜电极,往往没有那么大的纯铜,大多是锻打铜,纯度较差。容易损公。

      这里就要考虑到一个材料的系数了
      发表于 2021-7-10 15: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绝对的,都是按实际来,估不准的

      点评

      应该有那么一个规律在的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7-10 15:28
       楼主| 发表于 2021-7-10 15: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l007kk 发表于 2021-7-10 15:06
      没有绝对的,都是按实际来,估不准的

      应该有那么一个规律在的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0 18: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