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6455|回复: 48

      从事粉末冶金模具的师傅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17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司最近接到客户图纸,产品形状如图所示。由于A.B处的高度不一致,压制成型密度不均匀。请教各位师傅,请大家出出主意。急急<br>注:这是磁芯产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1 13:20:35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7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A处压制后脱模容易段开。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9 08: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没有人?晕
      发表于 2005-11-20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采用金属粉末注射,成本可能高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1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还是谢谢总版主
      发表于 2005-11-21 1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属粉末注射,我还没接触过,学学!
      发表于 2005-11-21 1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3>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构成材料的四大支柱。传统上金属材料经过高温熔炼、铸造、加工,形成各种制品。但是金属材料的传统成形方法能耗大,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且材料利用率也不高。为此,在金属材料领域,借鉴现代陶瓷材料的成形方法,形成了相关的学科———粉末冶金。 </FONT>
      <P><FONT size=3>    与传统的成形方法相比,粉末冶金技术具有成形精确、组分可任意设计、材料组织均匀、节省原有材料、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等特点。但是由于粉末之间作用力强,流动性差,因而存在密度低以及成形压力大、坯件尺寸小以及不能形成复杂形状制品等严重不足。为了非常容易地制造各种任意形状的制品,材料科学工作者一直在寻找一种能使金属粉末的成形类似高分子材料成形的技术。 <br></FONT>
      <P><FONT size=3>    粉末注射成形技术正是这样一种极具潜力的革命性技术。但有鉴于粉末与聚合物混合体结构和注射成形的极端复杂性,理论研究的缺乏已成为这一技术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br></FONT>
      <P><FONT size=3>    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中南大学材料学院以黄伯云院士为学术带头人,梁叔全教授、李益民教授、范竟莲教授、李松林教授等为骨干的课题组在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理论与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br></FONT>
      <P><FONT size=3>    为了统一数目繁多的经验或半经验流变学模型,梁叔全教授和黄伯云院士合著的《粉末注射成形流变学》提出了粉末近净成形粉末塑化体分散系流变学理论。将该理论应用于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系统发现,预测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br></FONT>
      <P><FONT size=3>    通过系统、全面地分析粘结剂各组元的功能,课题组提出了粉末近净成形流变学与聚合物及助剂结构关系的系统理论。从粘结剂分子官能团摩尔引力入手,初步建立了塑化体中粘结剂作用的热力学、流变学和分子结构理论的联系框架。提出了增塑剂“分子滑轮”效应新概念和润滑剂强化“分子滑轮”效应的润滑新机制,并提供了相关的实验证据。 <br></FONT>
      <P><FONT size=3>    课题组首次提出了粉末在聚合物粘结剂中自发分散的热力学判据。通过引入颗粒点阵模型,描述了喂料结构,并计算出颗粒间相互作用能。根据计算结果,获得了有关体系有条件的最佳颗粒尺寸和粉末装载量。建立了预测有关粉末注射成形喂料密度的公式。讨论了表面能、润湿角、生坯强度、粘度、热容、熔点等之间的关系。弄清了有关粉末与粘结剂两相相互作用的规律。发现了润湿角大于一定临界值时,会发生严重的两相分离问题,影响注射成形、挤压成形制品质量,严重时会导致工艺失效。 <br></FONT>
      <P><FONT size=3>    课题组提出了应用流变学理论优化粉末近净成形工艺过程的系统理论。首次在国内系统地进行了针对Fe/Ni,W/Fe/Ni系粉末加聚合物粘结剂形成的粉末塑化体在几种典型模腔中的填充过程分析、数值计算与模拟。获得了联系工艺参数、流变特性参数、模具参数的多参数数学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优化有关系统的粉末注射成形工艺过程。对相关的注射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提出了优化方案和方向。通过计算机模拟了等温、牛顿流体和非等温、非牛顿流体流动分析。探讨了模腔内温度场、压力场、速度场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了一些新的规律,如发现金属粉末由于传热性强,对环境热交换非常敏感,为此对复杂制品模具设计提出了新要求。通过研究注射过程中的凝固问题,预测了坯件内部缩孔和裂纹产生。并提出了采用高的保压和低的注射温度可以减小坯件内部缩孔生成,高的模具温度可避免应力开裂等保证注射成形制品质量的新措施。 <br></FONT>
      <P><FONT size=3>    课题组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刊物,重要国内外学术会议文集上发表相关论文近百篇,其中不少被SCI、EI、ISTP等著名国际检索刊物所检索和引用。由黄伯云院士和梁叔全教授合著的《粉末注射成形流变学》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其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多项。《粉末注射成形流变学》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十届国家优秀科技图书奖二等奖。梁叔全教授还在国际学术会议作了5次特邀报告。基于上述理论研究成果,课题组现已开发出了8个新产品,并建立了产值为5千万元的工业性示范中试生产线。这些成果使我国粉末冶金技术在国际前沿有了一席之地,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其产品对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了从理论到工艺再到高技术产业化的跨越。 <br></FONT>
      <P><FONT size=3>    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聘请相关领域专家评审,专家们认为,中南大学材料学科的粉末注射成形已“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其成果在许多方面具有原创性,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对推动学科理论及工艺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在粉末注射成形基础理论发展上有重要贡献”。 </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21 18:19:18编辑过]

      发表于 2005-11-21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FONT size=2>可</FONT><FONT size=4>以用作生产各种小型,复杂的铁基,铜基,镍基,不锈钢,硬质合金,钨合金,柯瓦合金零部件,已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军工、汽车、摩托车、机床、五金、量具刃具、医疗器械、锁具、精密锯业、高档消费品、纺织机械、缝纫机械、办公用品等行业。 <BR></FONT>
       楼主| 发表于 2005-11-23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版主,学习到不少。但我们的产品是磁性产品(铁氧体),采用干粉压制。不知能否用注射成型?压制后还要烧结的。</P>
      发表于 2005-11-25 1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采用逃粉方式,阴模B处采用掏空方式。
      发表于 2006-5-3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B2处使用分体浮动下冲,很平常的呀
      发表于 2006-5-8 2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体浮动下冲是什么呀,我是新接触这行业的,能解释下吗,谢谢
      发表于 2006-5-10 1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脱模方式选的是什么
      xut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29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5-30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5有道理!
      发表于 2006-7-6 17: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需在模具及壓制中去解決,因為是條件限制的;原因1、應是填料不充分所致,2、B面是在模具中向下壓制應可改善!
      发表于 2006-8-29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此款产品以前接触过,之前以为是铁系的,但楼主讲是磁性材料压制</p><p>这样的话似乎你的机器限制较大,一对一方式密度不均匀是很正常的事情</p><p></p>
      发表于 2006-8-29 16: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才用浮动压制.
      发表于 2006-11-12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控制两处装粉高度,使其压制后密度差接近</p><p></p>
      发表于 2006-12-6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rong><u>B2处使用分体浮动下冲,很平常的呀</u></stro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1 19: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