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7574|回复: 49

      [讨论结束] [讨论]高难度的浇口设计,大家试试身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23 08: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铝合金压铸,有一定难度,请注意两尖顶,很厚。欢迎CAE高手也来一显身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4 7:52:30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12-23 16: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是太难的啊,要的话发张三维图过来</P>

      发表于 2005-12-23 1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有点难打!!
      发表于 2005-12-23 20: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那么难吗!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4 08: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高手们正在运功,期待他们出手!
      发表于 2005-12-24 0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了看看,欢迎大家讨论!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
      发表于 2005-12-30 1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产品不大,直接从边上进水就可以了,顶上的尖角也不是很厚,才5mm,应该问题不大(个人看法)<BR><BR>
      发表于 2005-12-30 16: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

      我的<br>不好意思,不会上传图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30 16:59:54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4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观点和8 楼的兄弟差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1-4 12: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问题出了已经一星期了,难道只有一种方案吗?高手都哪里去了?</P>
      发表于 2006-1-4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觉的从短边进料会好一点,8楼的设计是从长边进料的,你看产品的形状撞壁两次,从理论上讲就已经不够理想了,且末端方孔不易饱料,而且顶端会不会饱料还是一个问题(四周先饱料再回流到顶端),顶端也无法排气。。。</P>
      <P>  产品从短边进料那只有一次撞壁,只要拔模角做大(内壁拔模角5度以上)问题不大,而且也跟产品形状一致(流向一致)更利于成型,末端也比较好排气,况且产品也不是很长不会有缺料的情况。GATE接近角尽量大,防止撞壁造成的产品烧附问题,方孔要做溢料排气,冷却效果要好。。。</P>
      发表于 2006-1-4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樓主可以上傳兩個含澆溢的PRT,等我有空做個分析給你參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4 15:24:17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4 16: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短边进料好,铝液流向较好
      发表于 2006-1-4 18: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楼主| 发表于 2006-1-5 0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8楼的方案肯定不行,原因12楼已说明。</P>
      <P>短边进料是正着,只可惜产品设计得有些邪,两个尖顶较厚,料先从这里穿过,并四周扩散,封死分型面。四个大斜面均有卷气。</P>
      <P>还有更好的方案吗?</P>
      发表于 2006-1-6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产品的形状决定了进料的方式只有从长边进料或者从短边进料,没有第三种可能了,可以考虑短边进料然后预留位置方便从两侧边辅助进料也许有些帮助。产品形状确实怪异,楼主可以通过跟客户讨论改进产品以至于更好成型,可以加大拔模角的尽量加大,可以加R角的尽量加。水冷却要考虑好
      发表于 2006-1-6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主这个问题比较好玩。</P>
      <P>基本同意12楼的想法。你担心浇口冲击型壁,可以把型腔分型面与浇道系统分型面做成台阶分型,用台阶分型底浇口,而不用一般的底浇口。在端面用三个扇形浇口,中间正对低谷,两侧正对高峰。两个长边靠近浇口一端,用两个45度的切向浇道,缓解楼主担心的四个大斜面均有卷气问题。<br>端面三个扇形浇口,也可以用一个扇形浇口,正对低谷。请会做模拟流动的朋友,试试哪个方案更好一些。<br></P>
      <P>另外,第三种可能,如果两个三角形的斜边有足够大的斜度,可以尝试把浇口做在四个斜边端面上。各位网友不妨一试。可惜我只会一点点AUTOCAD,也不懂英文。如果有CAD图,可以试试。</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 15:35:06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11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几天比较冷清,加点温。</P>
      <P>我说有第三种可能,想法是:型腔向下延伸一段,动模相应凸起一块。凸起一块的上部形成型腔的下部,凸起一块下部以足够大斜度回落到分型面。压室在中心线上,浇道向上,左右分开到对正高峰,顺凸起一块的下斜面上升到高峰的约一半,再左右分开到高峰的大斜面,如果三角形的斜边有足够大的斜度,就有可能在此处向大斜面方向做扇形浇道,而又不影响开模。</P>
      <P>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 </P>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方案:<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1 04: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