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轴控制功能<br/>1)多通道(过程)控制功能几年来得到发展,绝大多数知名厂家的数控系统都具有通道控制选择功能。这样,一台数控系统可以同时控制几台不同机床的工作,一般控制2~4个通道的系统为多数。每个通道控制的轴数少的话,则可以设定控制更多的通道数。<br/>2)多轴同时联动移动,也是系统的重要指标,多数系统都能完成多轴联动,实际使用的联动轴数有6~8轴就足够了。 <br/>3)高档次的数控系统,增加了自动上下料的轴控制功能。 <br/>4)在PLC里增加了位置控制功能,补充系统轴控制数的不足。 <br/>5)轴同步控制功能,这是一些大型机床双边驱动时不可少的功能,当然,在一些特殊控制场合也是需要这种功能的。 <br/>6)电子齿轮功能,适应齿轮加工机床或其他传动机构的要求.<br/>2.高精、高速加工的控制功能 <br/>1)前馈(Feed forward)功能。 <br/>2)预测前馈(Preview feed forward)功能,预先对多个程序进行演算,确定被加工零件在这几个程序段产生的误差,然后在加工过程中给予补偿。<br/>3)插补前进行加减速控制,减少位置误差。 <br/>4)圆弧插补时过象限的误差补偿。 <br/>5)最近有的厂家开发出精细加减速(Fine acceleration/deceleration)功能,根据加工曲线平滑加减速过程,以减少加工冲击力,提高加工精度。 <br/>6)锐角加工时最佳的自动减速功能。 <br/>7)追求小的程序段插补时间。 <br/>8)追求高速进给,系统在1µm移动当量时,可输出240m/min的进给速度。 <br/>9)平滑高增益的位置控制系统,减少跟踪误差。 <br/>10)减小刚性攻螺纹时主轴和进给轴间的同步误差,提高螺纹加工精度。<br/>3.多种插补功能<br/>1)直线插补。 <br/>2)圆弧插补。 <br/>3)样条插补。 <br/>4)渐开线插补。 <br/>5)螺旋插补。 <br/>6)极坐标插补。 <br/>7)指数曲线插补。 <br/>8)圆柱插补。 <br/>9)假想坐标插补。 <br/>10)逆向插补。 <br/>4.机械误差补偿功能 <br/>1)反向间隙补偿。 <br/>2)螺距误差补偿。<br/>3)直线度补偿。 <br/>4)垂直度补偿。 <br/>5)机械坐标系补偿。 <br/>6)工件坐标系补偿。 <br/>7)斜角补偿。 <br/>8)意外的力矩扰动补偿。 <br/>9)动态精度补偿。 <br/>10)阻尼误差补偿。 <br/>11)机械空间误差补偿。 <br/>根据数学模型和变量自动进行补偿。<br/>5.人机界面的友好<br/>1)丰富的显示功能,多数系统都具有实时图形显示、PLC梯形图显示和多窗口的其他显示功能。 <br/>2)丰富的编程功能,像会话式自动编程功能、图形输入自动编程功能,有的还具有CAD/CAM功能。 <br/>3)方便的操作,有引导对话方式帮助你很快熟悉操作,设有自动工作手动参与功能。 4)根据加工的要求,各系统都设了多种方便于编程的固定循环。 <br/>5)伺服系统数据和波形的显示,伺服系统参数的自动设定。 <br/>6)系统具有多种管理功能,刀具及其寿命的管理、故障记录、工作记录等。 <br/>7)PLC程序编制方法增加,目前有梯形图编程(Ladder Language Program)方法、步进顺序流程图编程(Step Sequence Program)方法。 <br/>8)帮助功能,系统不但显示报警内容,而且能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br/>6.网络功能<br/>7.安全与维修性不断完善<br/>1)硬软件的限位。 <br/>2)急停。 <br/>3)卡盘和尾座干涉区的设定。 <br/>4)各种互锁功能。 <br/>5)移动前的行程检查。 <br/>6)各种安全报警的显示。 <br/>7)伺服监控显示。 <br/>8)输入输出界面显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