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4864|回复: 3

      [讨论结束] 关于压铸模流道系统设计技术的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3 12: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同仁: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步伐加快,很多行业对压铸模具需求量、压铸质量与日俱增,随着压铸机质量、性能的提高和CAD技术、CAE技术、CAM技术、型腔的特殊钢材被广泛的应用,我国的设计、加工、制造水平逐渐在接近或持平,但我们的压铸件质量、外观效果与国外还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为什么哪?既然我们与国外同行基本上应用着相同的应用技术,我们为什么不行?,耐人寻味。
      在中国抛开以上所说的技术,我们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经常被人忽视的环节,即压铸模具的“流道系统设计技术”,这个环节在CAD技术中是模具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为什么这样说那,因为型腔是由客户的工件而定,不可更改,在CAM加工过程中,有失误的地方我们有现成的技术可以补救,而压铸模具的“流道系统设计错误” 会导致整套模具报废。这就是模具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所在。国外在这项技术上是对外保密的,而且因国而异。我们现在的状况基本上还在使用着“苏联的流道模式”,因人而异,设计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经历在设计压铸模具的流道系统,压铸件的品质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是我们不如国外同行的地方。
      很早以前,国外据说有“四大流派”,其液态金属在型腔填充理论主导着各自的流道设计方式及得到类似的结果。所以只有确定了某一理论思想,才能演变出如何研究其“算法”。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就是连接型腔与压铸机的通道,这个通道将你所设计的和选择的需求和各种参数,通过压铸机和型腔转换成高密度、高质量、表面光洁(可以当艺术品观览)和达到尺寸的压铸件。
      压铸模具的“流道系统设计技术”是介于CAD技术、CAE技术之间的一种技术,即属于CAD技术范畴,又对CAE技术结果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压铸模具的“流道系统设计技术”不只是通过经验和对内交口的简单即算就算了事的。它是对你的需求和你选择的机床的参数,对“流道系统”综合因素进行整体的运算,甄别你所选择的各种参数是否合理、可用。方案可行后,会出示流道的各个截面尺寸及各种参数,即在压铸机活塞启动的一瞬间,压铸机床、流道系统、型腔之间进行了一场物理上的流体力学、能量转换、速度转换、热平衡、粒子运动重新结合的过程。
      压铸模具的“流道系统设计技术”本人早在 1993年时就已应用过了(是本人根据多年的设计、制作经验,并参考了美国、日本等国的压铸件,潜心研究了两年,跟据液态金属在型腔填充的特定理论,终于研究出压铸机床的各种参数、液态金属在压射过程中物理上的能量转换过程),并根据其数学关系模型于1994年编制成可在计算机上运算有的关各种参数的应用的软件,并设计在30{中小型}压铸模具上,实践结果:套套成功,每套成功率在95%以上,另外的5%取决于排气和集渣系统的排布,每个铸件用手指浮托着,用硬性的物体敲击铸件,可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发出的颤音时间很长,证明整体质密度非常好,铸件表面呈银灰色,可当作工艺品欣赏,需加工部位,加工后质密度非常好,尺寸保证良好。因当时检测手段很少,只有两种压铸件,是“富康车”上用发电机上、下壳,因需要,客户拿到德国检测,经有关机构检测出示证明,证明压铸件的质量可以安装在车上使用。
      由于那个年代重商轻工,企业中人人自危“随时准备下岗”,压铸行业萎缩,不时发表文章的时候。现在是计算机技术和应用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搞工程技术人员的要以“数据”说话,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这是马克思主意哲学,是经验的升华,只有这样,才内提高我们与国外的竞争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0-6 21: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7-10-18 17: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用另一套<压铸模浇道系统科学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已经在论坛里发表过。我的体验,科学设计有经验设计不可比拟的优势。在大型薄壁件(以路灯罩为代表)和10mm的厚壁件(以液压泵体为代表)上,在没有模流分析的条件下,都作到了一次试模成功。
      发表于 2011-11-27 1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有图来教.来分享压铸流道的技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1 01: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