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0354|回复: 27

      [讨论] 机械手传递模和级进模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8 19: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公司是做汽车配件的,冲压件为主。最近引进了机械手,老总放了话,以后要开级进模的,统统改成机械手传递模。级进模费料,而且装配麻烦,凸模凹模磨损了要换也麻烦。然后又听一位同事说,级进模肯定被机械手淘汰,因为冲压的速度差不多,比级进模省料。

      我刚毕业半年,参加工作没多少时间,经验不是很充足。想问下各位高手,级进模和机械手传递模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级进模确实费料,真的会被淘汰吗???以我自己的感觉,级进模在冲压精度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发表于 2008-1-9 14: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看大小件及产品尺寸精度要求。有本事叫你老板用机械手去做汽车端子:lol
      发表于 2008-1-9 14: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说的对.
      要看产品形态
      来决定是否使用机械手
      老板讲的也有道理
      1.机械手不用连料条,当然节省材料,如今冲压品材料成本所占总成本比例很高.
      2.模具维修方便,因为是独立结构
      :)
      发表于 2008-1-10 15: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零件不是机械手可以解决的
      发表于 2008-1-15 09: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不上谁淘汰谁,各有优势劣势,如是而已!
      发表于 2008-1-15 17: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一种:
      一出一,利用率一样;一出几,传递模利用率高些许: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1-15 18:4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用机械手,这样维护方便
      发表于 2008-1-16 1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型工件用机械手还是不错的选择
      发表于 2008-1-16 18: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大尺寸产品来说,连续模是不适用的,而递送机械手可以在跨冲床间以单冲模实现连续模的效率
      发表于 2008-1-27 21: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优点,传送模的工步,很多是分开的一套套装在一起的,特点是下模面等高,在门式冲床上用很多,优点是省料,易维修,易加工,哪步出现问题,拆下这套就可以了,很方便,易拆易装,这种工艺在马达外壳上用的较多(如福永伟达厂,此厂仿日本技术做的不错,下模部分是封闭的结构不错,相比在港艺看的传送模就不那么太好),但对小件是没去夹的,而且太小分为一步步可能浪费工 步机械手也不好夹,传送模不能只理解为机械手,也有用风嘴吸,如有些风扇锌铁件(它没有吸的平面全斜面,工序一般为复合落下料---刺破成形等)。连续模大家搞的多了,优缺点都知。这种模具如同数码类模具一样不过有点用不是太多。其实更多的我们在论坛不是一定要看很难很经典的模具(经常有高手说:这个传的很一般,很伤上传者的心),试想你十年设计的模具中又有哪些是很难的呢,而是各个不同类型产品间的设计能不能互相借鉴,如数码相机,家电模具与汔车覆盖件之间的模具,某些工艺结构能不能互相补充互相采用呢,你设计的再顺利的模具,事后想一想,必有漏勺。
      发表于 2008-1-27 2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续模的生产效率很快。如果尺寸要求高的话那肯定要优先选折连续模具。
      发表于 2008-1-28 08: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级进模和机械手传递模相比"是针对不同产品,不同的产品公差,精度而言,不能一慨而言
      发表于 2008-1-28 23: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自己离题了
      “机械手传递模和级进模相比,各有什么优缺点?? ”这是题目...
      正文中却 强调的是谁淘汰谁.....
      其实who也淘汰不了who....[em31]
      发表于 2008-1-31 2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谁也淘汰不了谁 在高速冲床上机械手忙不过来吧
      发表于 2008-2-17 08: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9] 各自各精彩.
      只不过不知道你说的机械手是哪种???
      要是机械手安装在一条长长的搬运杆上的那种的话呢.在异常的情况下调证是比较麻烦的..还只能用于冲大的零件.那能说的上全部模具都只能用机械手搬运.说这个小日本就牛B了,他们现在做大大覆盖件也有机械手搬了.人肉机械手对他们来说过时了.
      说到级进模.生产时候就好方便,在模修就惨了,打螺丝也头晕.还要很费力才能拆开模具...

      [ 本帖最后由 kuhow 于 2008-2-17 09:08 编辑 ]
      发表于 2008-2-17 09: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插插的。。。。
      你认为飞机再好再快。。。但它会取代汽车?
      发表于 2008-2-24 01: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各有优点,传送模的工步,很多是分开的一套套装在一起的,特点是下模面等高,在门式冲床上用很多,优点是省料,易维修,易加工,哪步出现问题,拆下这套就可以了,很方便,易拆易装,这种工艺在马达外壳上用的较多(如福永伟达厂,此厂仿日本技术做的不错,下模部分是封闭的结构不错,相比在港艺看的传送模就不那么太好),但对小件是没去夹的,而且太小分为一步步可能浪费工 步机械手也不好夹,传送模不能只理解为机械手,也有用风嘴吸,如有些风扇锌铁件(它没有吸的平面全斜面,工序一般为复合落下料---刺破成形等)。连续模大家搞的多了,优缺点都知。这种模具如同数码类模具一样不过有点用不是太多。其实更多的我们在论坛不是一定要看很难很经典的模具(经常有高手说:这个传的很一般,很伤上传者的心),试想你十年设计的模具中又有哪些是很难的呢,而是各个不同类型产品间的设计能不能互相借鉴,如数码相机,家电模具与汔车覆盖件之间的模具,某些工艺结构能不能互相补充互相采用呢,你设计的再顺利的模具,事后想一想,必有漏勺。"双手赞成!!!!!!!
      发表于 2008-3-1 17: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产品 外径150 我们做机械手 一台冲床就搞定 先开好料叠好然后就可以全自动的 确实很省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3-8 18: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优点,连续模具的速度快点,效率高啊。机械手传递模具的速度相对比较慢,
      发表于 2008-3-9 16: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电机厂马达壳传送模是较快的,50~60spm,甚至90spm,而一些料带仅30spm左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6 0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