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网上找到的相关资料,请大家参考,谢谢!
3.5落料复位
为了满足零件落料毛刺与零件表面平面度的要求,该模具落料复位采用了弹压卸料逆出件方式。凹模内设置了落料复位反顶板52,落料复位的模具结构如图3所示,在落料复位凸、凹模将零件从料带冲裁断裂分离的过程中,落料复位反顶板52在强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始终压紧零件使零件不变形保证了零件的平面度,当落料复位凸模31向上抬起时,落料复位反顶板52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将零件反向顶出推入料带完成复位,料带将零件带到下一工位来完成落件。落料复位的结构既满足了零件冲孔毛刺的工艺要求,又保证了零件的平面度要求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模具结构,采用弹压卸料逆出件方式模具冲裁,省去了校平工序,既可满足工件对平面度的要求,又能保证安全生产。[Ⅱ]另外,在模具落料复位的调整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卸料板的压边力要足够大以保证能够压住料带使之不变形;(2)落料复位反顶板的弹簧力要足够大以保证能够压住零件使之不变形并将零件回复在料带上;(3)合理的冲裁间隙,间隙过大造成落料零件外形尺寸相对料带复位孔尺寸过大而使零件不易回复在料带上,间隙过小会加快冲裁凸凹模的磨损,缩短冲模寿命。[Ⅲ](4)合理的落料复位凸模切入料带的深度,如切入过深,零件不易回复在料带上,在料带移动中产生掉片现象,如切入深度过浅,落料时产生过大的毛刺,严重时由于断面撕裂而产生制件变形现象,落料复位凸模切入料带的深度通常在实际生产中调配,一般可取为料厚的0.8倍比较合理,既可以满足落料复位又可以保证冲模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