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3407|回复: 2

      [原创] 钢材热处理工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18 21: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钢的热处理种类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常用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可分为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两类。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
      ℃,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
      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衡状态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
      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
      大部分中、低碳钢的坯料一般都采用正火热处理。一般合金钢坯料常采用退火,若用正火,由于冷却
      速度较快,使其正火后硬度较高,不利于切削加工。
      1 退火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
      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
      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目的, (1) 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
      倾向;   (3)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   在生产中,退火工艺应用很广泛。根据
      工件要求退火的目的不同,退火的工艺规范有多种,常用的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和去应力退火等

      2正火
          正火,又称常化,是将工件加热至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
      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正
      火与退火的不同点是正火冷却速度比退火冷却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组织要比退火组织更细一些,其机
      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炉外冷却不占用设备,生产率较高,因此生产中尽可能采用正火来代
      替退火。

      3回火
           回火是工件淬硬后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   回火一般紧接着淬火进行,其目的是:   (a)消除工件淬火时产生的残留应力,防止变形
      和开裂;   (b)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使用性能要求;   (c)稳定组织与尺
      寸,保证精度;   (d)改善和提高加工性能。因此,回火是工件获得所需性能的最后一道重要工序
      。   按回火温度范围,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4淬火
           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
      工艺。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
      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轧辊、渗碳零件等)。通过淬火与不同
      温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综
      合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另外淬火还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获得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
      如淬火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等。淬火工艺主要用于钢件。常用的钢在加热到
      临界温度以上时,原有在室温下的组织将全部或大部转变为奥氏体。随后将钢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却
      ,奥氏体即转变为马氏体。与钢中其他组织相比,马氏体硬度最高。淬火时的快速冷却会使工件内部
      产生内应力,当其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开裂。为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
      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4类。
      5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是利用化学反应、有时兼用物理方法改变钢件表层化学成分及组织结构,以便得到
      比均质材料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的金属热处理工艺。由于机械零件的失效和破坏大多数都萌发在表面
      层,特别在可能引起磨损、疲劳、金属腐蚀、氧化等条件下工作的零件,表面层的性能尤为重要。经
      化学热处理后的钢件,实质上可以认为是一种特殊复合材料。心部为原始成分的钢,表层则是渗入了
      合金元素的材料。心部与表层之间是紧密的晶体型结合,它比电镀等表面复护技术所获得的心、表部
      的结合要强得多。
           化学热处理的方法繁多,多以渗入元素或形成的化合物来命名,例如渗碳、渗氮、渗硼、渗硫
      、渗铝、渗铬、渗硅、碳氮共渗、氧氮化、硫氰共渗和碳、氮、硫、氧、硼五元共渗,及碳(氮)化
      钛覆盖等。各种化学热处理的效用和适用钢种见表。 化学热处理   应根据零件的性能要求以及工
      艺的易行性与经济指标,合理地选用工艺类型。例如,渗碳与渗氮可提高零件的耐磨性;但渗碳是在
      高温(900~1000℃)下进行,在不太长的时间内(6~10小时)可获得可观的渗层,故一般要求硬化层
      较深(0.9~2.5mm)的耐磨零件多采用渗碳处理,既可满足性能要求,又较经济。当零件尺寸变形要
      求很严时,采用低温(500~600℃)进行的渗氮处理,可保证零件尺寸精度;但渗氮层增厚缓慢,渗氮
      时间常需十几甚至几十个小时,是一种不经济的方法。
        
         
      注。   
             Ac1:钢加热时,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
             Ac3:亚共析钢加热时,所有铁素体均转变为奥氏体的温度;
             Ar1:钢高温奥氏体化后冷却时,奥氏体分解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温度;
             Acm:过共析钢在平衡状态下,奥氏体和渗碳体或碳化物共存的最高温度,即过共析钢的上
      临界点。
      发表于 2011-7-12 1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详细  最主要不用下载  方便
      发表于 2011-8-6 09: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正愁找不到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7 11: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