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分析
此产品是用在太阳能热水器上的的节止阀,材料是POM,外形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产品外面有螺纹,这个不难,用滑块就可以脱模了。反面有内螺纹,并且中央部分是不能旋转的,见下图。
产品看来脱模比较困难,因为内螺纹中间的部分是转不了的,但是内螺纹必须用机械的方法转出来,而且产品的中间部分比较厚,内螺纹的中间部分必须要冷却。这2项要求好像有点相互矛盾。是一套典型的螺纹旋转抽芯结构的注塑模具,但又要将旋转部分的中间布置成为不转的,这个不转的部分还要通冷却水,这个案例对模具设计师是个很大的挑战,案例来自河北黄骅模具城某模具厂。
二、浇口的设计
这个案例在考虑模具结构以前,首先先要考虑好浇口怎么安排,用什么形式,在哪里进胶?因为本产品的脱模要向四面抽芯,做一模多腔比较困难,只能考虑用小机型,做一模一腔。但是浇口的安排比较麻烦,一般的来讲,本产品有三种进胶方法:1热流道,2点浇口,3大浇口。但是由于注塑机比较小,模具的总厚度受到限制,从这点考虑,我认为优先采用大浇口,因为大浇口的模具厚度最小。
大浇口虽然最简单,但是进胶点放在哪里呢?由于制品安排浇口的最佳位置是凹下去的,普通的大浇口将难以实现,切除也困难,假如放弃大浇口,做点浇口或者热流道,则模具的高度很大,显然不合理,而且模具的成本也增加很多,注塑机也要大一号,直接就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必须考虑大浇口。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我设想了一种变种的大浇口,见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将成型产品上端的圆凹坑的圆凸台直接做成浇口套的一部分,这样,浇口总长度才10mm,小头2.5mm,大头3mm,这时的注塑成型的阻力最小,脱模的阻力也最小,用一把专用的刀很容易切除,用了这个浇口的设计,定模大大简化了,定模的厚度也大大减小了,适合小机型生产,腾出空间给动模安排合理的脱模机构。经过Moldex 3D公司的模流分析,这个浇口的设计是非常合理的,见下图。
三、螺纹芯的设计
螺纹芯是中空的,为了模具结构的紧凑和螺纹型芯有足够的强度,我将齿轮和螺纹型芯做成一体的,螺纹型芯的另外一端有导向的螺纹,导程与造型的螺纹的导程是一致的,见下图。
导向的螺纹与定制的螺母相配合。当螺纹芯上的齿轮被传动时,这个导向螺纹在螺纹型芯旋转的同时,使得整个螺纹芯边旋转边向后退,因为螺母是要有硬度的,合理的硬度为HRC48~52,在这样的硬度时,内螺纹的加工是很困难的,为了方便加工和装配,我将这个螺母分为二半来做,做完后二半装在相应的一个穴中就成为一个整体。螺母的材料是用CrWMn,见下图。
螺纹是用电极加工出来的。加工螺母的螺纹的电极是由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电极的固定端铣一基准面,当加工完一半螺母后,将电极反过来再打表分中后,加工另外一半螺母,见下图。
四、整套模具的动作原理
这套模具的出模比较难理解,让我慢慢地给大家解释。第一步,在模具没有打开前,螺纹芯通过液压马达的带动,产生旋转,顺着导向螺母运动,使得这部分螺纹脱离产品。这时,螺纹内芯是不动的,因为螺纹内芯的头部造型是非旋转体,见下图。
第二个动作,动模垫板与动模底板之间先分开15mm,见下图。
在上图中可以看到,螺纹型芯的螺纹部分已经旋出,由于在分型面上设置了尼龙拉钉,开模时主分型面先不打开,而是动模底板与动模底板间先打开15mm。这时4个滑块还紧紧地包住产品,一起向前移动15mm,使得螺纹内芯不可旋转的部分脱离。然后主分型面打开,由于斜导柱的作用,二个大滑块分开。第三个动作是模具二侧的液压油缸抽出二侧的模芯。
由于第一次开模仅仅15mm,产品已经与螺纹内芯松开,但是还有部分螺纹内芯伸在产品的中间。这样会使得滑块分开时产品不会粘在滑块上,假如第二个动作打开得多,使得螺纹型芯内部的不旋转的内芯完全离开产品,则产品有可能在油缸拉动二侧的型芯时,随型芯一起运动,也就是粘在型芯上,机械手无法将产品夹出。第四个动作,是用机械手将产品取出。整个四个动作是连贯的。
五、下模的设计
这套模具的构思的核心是下模,我这里说的下模不是指整个动模部分,是指一个单独的零件。我以前没有见过,自己也没有设计过这样一个零件,它也不是动模仁,但是它也参与了成型,它又是本套模具最核心的结构性零件,我不知道怎么给它命名,但是这是个“奇思妙想”。我暂且称它为多功能下模,简称下模吧。它的外形有点象法国的凯旋门,象征着我们这套模具的胜利,见下图。
它在动模部分的装配状况是这样的,见下图。
为什么这个下模我称它为多功能下模,我们来看看它有多少个功能。
1、造型
下模的一部分是参加造型的,产品的底部的造型是这个多功能下模提供的,见下图。
2、固定和定位旋转螺纹芯的轴套,见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