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955|回复: 2

      “试模”或是“修模”?(感谢模具论坛LIAOYAO提出的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31 09:5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感谢模具论坛LIAOYAO提出的概念,我这边吸收了一些皮毛,引用借鉴


      丨“试模”还是“修模”?:
      中小企业中,所谓的“修模”其实就是“试模”,一般生产那边模具拉来了,模具车间这边就按照以前的经验,大概确定是某几项问题,然后一个一个去改,去试模,每次模具坏了,就按照惯例去“试”,没有真正确定到最核心的问题去改正记录,循环往复,表面上看起来好像一家企业做某个产品做了十几二十年的,所有的经验都是口口相传,其实压根就没有任何数据的支撑和积累。例如,钳工老王所在的公司,最基本的他自己最经常修的是那几套模具,哪套模具修的次数最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老王也基本是一问三不知,到了每个月底要做评审的时候,还需要一张一张纸翻出来,一个个统计起来,然后拿去三方评审。

      虽然每个月都花大量时间统计每张修模单上的数据,但是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为了应付评审,评审完后,做的数据统计扔哪里去了也不知道,因此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把这些经验真正的数据化,然后记录到公司和个人的知识库。

      所以一般模具坏了,老王就拿出他的“三板斧”,其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试模成本,你问老王是根据什么判断这个问题的,他肯定就说,以前都是这么弄的,就是这几个原因,你再问是依据什么原理。你别问,问就是经验,因为我老王修了十几年了,都是这么过来的,因此老王的技术一直停留在他刚入行1-2年的时候,因为老王的公司缺少理论和数据的支撑,导致老王也没意识也不知道从哪里提升,公司也不知道从哪里提升,所以公司的积累其实也是停留在刚成立那会儿。

      图片来源网络

      丨传统解决方案:
      大部分的企业压根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更别谈解决了。

      丨云系统解决方案:
      中模云目前也没有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是将所有维修相关的数据全部记录并且分析,先积累下来,将所有数据可视化,因为真正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得技术大佬,所以大家可以优先把数据记录清楚,后续邀请模具论坛大佬解决问题的时候,大佬们可以直接快速结合数据和实际情况,提升解决效率和效果。

      维修师傅使用后评价:
      终于知道每天做了什么了。

      丨功能模块:
      1.模具台账—数据分析—模具维修概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2-1-2 1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老师教会我最宝贵的经验:相信尺寸;别管尺寸。两个态度,两种完全相反的解决方法。基本遵循前者,后者只在极少数无可奈何的情形下选择。

      点评

      简单精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3 09:5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0 01: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