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危机下的中国与国人 作者:王庆民 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热点。气候变化指工业革命后尤其近几十年来地球气温的极速升高、极端天气的日益频繁。 对于这种气候变化的成因,则几乎一致指向了人类活动。引用维基百科这段定义性说法(当然并不是说维基百科是权威的,而是其来源是权威的(下面这段话即来自曾获13项普利策奖的《坦帕湾时报(Tampa Bay Times)》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内容是可验证的,这段话也有高度概括性、言简意赅):目前有强烈的科学共识认为,人类经济活动造成近几十年的全球暖化,对于“在近几十年,人为造成的全球暖化存在,并正在发生”是事实的这点,在学术界当中是没有争议的。超过97%的气候科学家认为“全球暖化存在,且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导致近半个世纪的全球暖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气候变暖的危害及应对 而这种气候变化的危害同样是非常明确的。极端高温日益频繁、因冰川融化致使海平面上升淹没低海拔地区、强降水和洪涝频次增多、传染病向高纬度地区扩散、干旱地区更加干旱和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极高纬度地区因冰雪融化变冷破坏生态、流行病增多、农作物减产、台风等热带气旋增多增强等。这些都对人类乃至所有地球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威胁。如果不能及时阻止气候变暖的不断加剧,那未来人类将遭受极为惨痛的自然灾难和诱发的人为灾难,甚至人类可能会因之灭亡。 而气候变暖(气候变暖是本轮气候变化的主流和关键,本文讨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关于气候变暖的,所以以下如无特殊情况,就以“气候变暖”而非“气候变化”称之了。还有,“气候变暖”并不仅是指一种人为因素导致的自然现象,还是会造成灾难的气候危机)主要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包括工农业活动和各种生活消费。想要遏制气候变暖,就必须限制工农业生产和个人消费,减少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生产、供给、使用。这将极大影响各国和各国民众的经济发展、就业、生活质量、社会稳定。而且,遏制气候变暖,必须实现国际的广泛合作,但气候变暖对各国的影响不同,各国的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国民生活质量也不同,各国对气候变暖的反应也不同。于是,气候问题不止是一个科学和环境问题,还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人权问题、民生问题、国际关系问题及其他许多对人类而言重要而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涉及到巨大的利益纷争,影响着各国家、民族的兴衰,关系到无数人民的生计、生活、生存与死亡。 此外,还有一点即“气候变暖否定说”的广泛影响。由于宗教、社会信任度、教育普及度及质量、价值观与文化、以及最重要的利益和立场等因素,否认或者质疑气候变暖的力量十分强大,包括大量政治家、社会活动人士及巨量的平民大众,都持气候变暖否定说。气候变暖否定说的几个主要观点,无非是“气候变暖是正常的自然变迁,不是人为因素或者说人为因素影响很小”、“气候不一定是在变暖反而可能在变冷”、“气候变暖是一些政客和科学家为权力或利益制造的骗局”等(还有衍生的诸如“气候变暖不一定会导致各种灾害”、“xx灾害并不是气候变暖造成而是一直都有的自然现象”之类)。这些质疑其实都有大量的事实、明确的证据可以予以反驳、否定,但坚信这些观点的仍然非常普遍。(关于“气候变暖否定说”的谬误,从学术刊物到知名媒体再到各国专家,都有明确而可信的批判,因为篇幅太长,这些就不在此一一搬运列举了,想了解的可以在网上或线下通过可靠渠道查询) 于是,各国和各国民众就是否需要遏制气候变暖、如何遏制气候变暖产生了诸多争议。这些争议有利益层面的,也有价值观方面的,以及更多利益与价值观交织的。而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相关争议也十分激烈。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从官方到民众的反应及对决策的影响,以及这些反应、争议反映出的诸多中国国内及对外关系问题,也都十分复杂而尖锐,值得分析、探讨,以及给出某种可能的建议。 首先,中国官方是承认气候变暖的存在及对中国的真实威胁的,对此也做了巨量的研究和分析预测。但是对于具体如何解决气候变暖,以及在国际减排合作中承担多少,与其他国家存在很大争议,自身的政策也在不断变动。 而更有分析和讨论价值的,是中国民众(当然这里的“民众”也包括精英阶层、既得利益者)的相关态度和言行。 中国民众(以下简称“国人”)中大多数其实是怀疑甚至否定气候变暖的。其理由无非也是其他国家持气候变暖否定说人士的那些论调,他们的观点及疑问同样可以用相关的海量而坚实的事实和数据驳斥。 不过,这些持气候变暖否定说的国人并不能决定中国的气候政策,他们的质疑就科学性本身也没有什么讨论价值。真正有讨论价值的,是包括气候变暖肯定者、否定者在内主流国民对中国对待气候变暖的立场和态度问题,及这背后反映的价值观与利益乃至其他更复杂的东西。 国人中不乏同意气候变暖真实存在的人,尤其中国社会精英群体。他们的科学素养虽然不算高,但是起码比美国那些虔信宗教的那部分“精英”要更加能理解和承认科学得出的结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中国在气候变暖问题上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也不等于他们热衷于环境保护和遏制气候变暖。相反,他们的立场恰恰是强烈对抗全球改善气候问题的努力、反对中国承担适当责任和付出相应代价的。 2021年10月13日 (2022年夏,中国各地发生高温灾害,灾害波及人口数亿,若干人直接因“热射病”而死亡。这样的气候暖化速度,比一些学者和媒体预计的还要早。此前还普遍不相信气候变化,或者认为气候变暖只危害他国而不会影响自己的国人,现在终于开始有所改变,但仍然没有达到普遍的觉醒。而且,即便现在明白并开始参与遏制气候变暖,也为时已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