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4710|回复: 7

      [讨论结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资料,PROCAST大家谈谈实际功用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6-6 14: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BR><BR><BR>压铸常见缺陷<BR>1).冷纹: <BR>      原因:熔汤前端的温度太低,相迭时有痕迹. <BR> 改善方法: <BR>1.检查壁厚是否太薄(设计或制造),较薄的区域应直接充填. <BR>2.检查形状是否不易充填;距离太远、封闭区域(如鳍片(fin) 、凸起) 、被阻挡区域、圆角太小等均不易充填.并注意是否有肋点或冷点. <BR>3.缩知充填时间.缩短充填时间的方法:… <BR>4.改变充填模式. <BR>5.提高模温的方法:… <BR>6.提高熔汤温度. <BR>7.检查合金成分. <BR>8.加大逃气道可能有用. <BR>9.加真空装置可能有用. </P>
      <P>2).裂痕: <BR>  原因:   1.收缩应力. <BR>         2.顶出或整缘时受力裂开. <BR>  改善方式: <BR>1.加大圆角. <BR>2.检查是否有热点. <BR>3.增压时间改变(冷室机). <BR>4.增加或缩短合模时间. <BR>5.增加拔模角. <BR>6.增加顶出销. <BR>7.检查模具是否有错位、变形. <BR>8.检查合金成分. </P>
      <P>3).气孔:   1.空气夹杂在熔汤中. <BR>          2.气体的来源:熔解时、在料管中、在模具中、离型剂. <BR>  改善方法: <BR>1.适当的慢速. <BR>2.检查流道转弯是否圆滑,截面积是否渐减. <BR>3.检查逃气道面积是否够大,是否有被阻塞,位置是否位于最后充填的地方. <BR>4.检查离型剂是否喷太多,模温是否太低. <BR>5.使用真空. </P>
      <P>4).空蚀: <BR>     原因:  因压力突然减小,使熔汤中的气体忽然膨胀,冲击模具,造成模具损伤. <BR>     改善方法: <BR>1.流道截面积勿急遽变化 </P>
      <P>5).缩孔: <BR>     原因:当金属由液态凝固为固态时所占的空间变小,若无金属补充便会形成缩孔.通常发 生在较慢凝固处. <BR>  改善方法: <BR>1.增加压力. <BR>2.改变模具温度.局部冷却、喷离型剂、降低模温、.有时只是改变缩孔位置,而非消缩孔. </P>
      <P>6).脱皮: <BR>   原因:1.充填模式不良,造成熔汤重迭. <BR>        2.模具变形,造成熔汤重迭. <BR>       3.夹杂氧化层. <BR>  改善方法: <BR>1.提早切换为高速. <BR>2.缩短充填时间. <BR>3.改变充填模式,浇口位置,浇口速度. <BR>4.检查模具强度是否足够. <BR>5.检查销模装置是否良好. <BR>6.检查是否夹杂氧化层. </P>
      <P>7).波纹: <BR>   原因:第一层熔汤在表面急遽冷却,第二层熔汤流过未能将第一层熔解,却又有足够的融合,造成组织不同. <BR>  改善方法: <BR>1.改善充填模式. <BR>2.缩短充填时间. </P>
      <P>8).流动不良产生的孔: <BR>  原因:熔汤流动太慢、或是太冷、或是充填模式不良,因此在凝固的金属接合处有孔. <BR>  改善方法: <BR>1.同改善冷纹方法. <BR>2.检查熔汤温度是否稳定. <BR>3.检查模具温充是否稳定. </P>
      <P>9).在分模面的孔: <BR>    原因:可能是缩孔或是气孔. <BR>   改善方法: <BR>1.若是缩孔,减小浇口厚度或是溢流井进口厚度. <BR>2.冷却浇口. <BR>3.若是气孔,注意排气或卷气问题. </P>
      <P>10).毛边: <BR>  原因:1.锁模力不足. <BR>         2.模具合模不良. <BR>         3.模具强度不足. <BR>         4.熔汤温度太高. </P>
      <P>11).缩陷: <BR>   原因:缩孔发生在压件表面下面. <BR>   改善方法: <BR>1.同改善缩孔的方法. <BR>2.局部冷却. <BR>3.加热另一边. </P>
      <P>12).积碳: <BR>   原因:离型剂或其它杂质积附在模具上. <BR>   改善方法: <BR>1.减小离型剂喷洒量. <BR>2.升高模温. <BR>3.选择适合的离型剂. <BR>4.使用软水稀释离型剂. </P>
      <P>13).冒泡: <BR>   原因:气体卷在铸件的表面下面. <BR>   改善方式: <BR>1.减少卷气(同气孔). <BR>2.冷却或防低模温. </P>
      <P>14).黏膜: <BR>   原因:1.锌积附在模具表面. <BR>        2.熔汤冲击模具,造成模面损坏. <BR>   改善方法: <BR>1.降低模具温度. <BR>2.降低划面粗糙度. <BR>3.加大拔模角. <BR>4.镀膜. <BR>5.改变充填模式. <BR>6.降氏浇口速度.<BR></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5-6-6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可以呀,</P>
      发表于 2005-6-7 07: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
      发表于 2005-6-8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经验很丰富,不知在压铸现场的工作经验有多长时间</P>
      发表于 2009-9-9 12:5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1-6-22 13: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謝喔


      发表于 2011-8-1 07:5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经验值
      谢谢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1 0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