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5-10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font size="3">2 间隙对模具磨损的影响</font></div><div><font size="3">关于模具磨损的理论,现在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说法,在间隙不同的情况下,问题也很复杂。冲压模具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断磨损,模具的表面几何形状发生变化,引起冲裁件表面质量、尺寸、形状都发生变化。磨损事实是许多现象交织在一起而发生,按其磨损的机理可分为四种:磨料磨损、粘接磨损、冲击磨损和疲劳磨损。</font></div><div><font size="3">2.1 间隙与磨料磨损</font></div><div><font size="3"> 当冲裁速度较低、间隙适当时,发生的磨损主要是磨料磨损,它是由冲裁件材料中的杂质、材料基体组织中所含的碳化物、氮化物和氧化物等硬质点所造成的机械擦伤,它们在模具表面上划出一条条的沟纹。各种冲压模具都存在着硬质点磨损,但它是冲裁速度较低时模具磨损的主要原因。因为此时冲裁温度较低,其他各种形式的磨损还不显著,一般可以认为,由硬质点磨损产生的磨损量与模具和冲裁件相对滑动距离和冲裁深度成正比。</font></div><div><font size="3">2.2 间隙与粘接磨损</font></div><div><font size="3"> 当间隙较小、冲裁速度中等时,模具与冲裁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和强烈的摩擦,因而它们之间会发生粘接。由于摩擦副之间有相对运动,粘接将产生破裂被一方带走,从而造成粘接磨损。一般来说,冲裁件材料的硬度较模具的材料的硬度低,粘接的破裂多数发生在冲裁件一方。但由于交变应力、接触疲劳、热应力、冲击力以及模具表面结构缺陷等原因,粘接和破裂也可能发生在模具这一方。模具材料的颗粒被工件带走,从而造成模具磨损。粘接磨损一般在中等偏低的冲裁速度下比较严重。研究表明:脆性金属比塑性金属的抗粘接能力强;相同的金属或晶格类型、晶格间距、电子密度、电化学性相近的金属,其粘接倾向大;多相金属比单相金属粘接小;金属化合物比单相固溶体倾向小;化学元素周期表中B族元素与铁的粘接倾向小。</font></div><div><font size="3">2.3 间隙与冲击磨损</font></div><div><font size="3">当间隙较小,冲裁速度较高时,由于冲裁过程的特殊情况,强烈的冲击作用和频繁的挤压、剪切、磨擦下而产生的脆性败坏。这是由于瞬时的冲击载荷超过了模具材料的强度极限或交变的负荷超过了疲劳极限所引起的,一般发生在脆性的模具材料,这种磨损方式还常常和模具的加工制造及热处理产生的内应力、微裂纹等有关,这些内在的缺陷大大降低了模具的强度和寿命。</font></div><div><font size="3">2.4 间隙与疲劳磨损</font></div><div><font size="3"> 当间隙较小,冲裁速度较高时,冲压次数达到上万次,经多次的重复工作和模具本身的缺陷所引起的疲劳损坏称为疲劳磨损。若在应力较小的情况下发生较多的是冷疲劳磨损;若在应力较大的情况下经多次的重复工作,由于金属的磨擦挤压而产生的热效应,使模具表面温度升高,有时可达200~400ºC以上,由于存在工作间隙,模具表面会散热降温,在这种冷热交替的作用下,模具表面的应力方向也交替变化,这就导致了热疲劳磨损。冷热疲劳磨损都是在多次的重复工作、反复的挤压磨擦,交变的应力作用和模具本身的缺陷所引起。</font></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