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zengweiqun

      [讨论] 请大家议议这种压料结构的优劣利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27 17: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總體來說此結構不合理!
      1,對於軟料可能會出現邊緣部分壓薄的現象;
      2,外限位一般為粗限位,一般都會比閉模低0.1MM.
      3,若限位柱下陷,可能產生模具傾斜。
      4,實際板料每一批次的厚度都會有高低,這也是一般料槽比料厚小0.03-0.05mm的原因之一.
      发表于 2010-5-27 17:4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速模具,我习惯把限位柱放到下模板上,主要优点就是打高速噪音小.
      发表于 2016-12-25 21: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结构的缺点:跟磨压料槽的相比,在模具打死前,脱料板与料带接触过程中,没有那么平衡,尤其是料带窄的时候,这种更不合适。
      发表于 2017-1-1 0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你是来搞笑的吧?近米长宽的模板,几个毫米的料厚你来研磨压料槽啊?你要的压料槽不就是比料浅一点压死点嘛,你研磨内外限位柱不一样?无语,,,,,,

      点评

      感觉所有人的回复都不搞笑,只有你的回复让人有点奇怪? -------------- 你是怎么知道楼主的模板是米把宽?料厚是几毫米? 回复帖子前,请先看清楚帖子。 还有不论你的技术好与坏, 发言时,不要随意取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3 23:48
      你怎么知道楼主的模具是几米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3 23:43
      你认为楼主的压料方式怎么样?与有限位柱、压料槽的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3 23:41
      限位柱跟压料槽 的作用一样, 楼主 的是不用限位柱、和压料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3 23:39
      发表于 2017-1-3 23: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了限位住,就不能用上盖板
      发表于 2017-1-4 20: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说那些伤害别人的话,只是觉得大家在论坛里发言尽量谦逊。     作为一个五金模设计 ,你能解决别人解决不了难题,你辞职老大想方设法留你。 就说明你厉害。  做不到这些,其它的都是虚的。。。。

      点评

      版主何必跟这种人去说道理。对这种问题嗤之以鼻的家伙就不是在搞精密度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4 21:20
      发表于 2017-1-4 21: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再啰嗦几句, 我们做压料槽的深度、限位柱的高度、是根据原材料的厚度的公差来定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是料厚减0.1,或者0.2

      点评

      牛哥说的限位柱是装在模架上的限位柱吧?他们说的限位柱是装在下模板上的。 你的料槽加0到0.03,脱料板有时可能会没有接触到料带? 我们的做法是在料厚的下公差的基础上减0.02----0.03.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4 23:13
      俺前些天回个帖子说了,俺的压料槽的深度是t+0~0.03,也就是说板子基本是避空的。限位柱是用来检测闭合高度的平均性。 ^_^  发表于 2017-1-4 22:13
      发表于 2017-1-4 22: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中国人做技术要有日本人那样认真、专一的精神,我们中国才不会落后于别人。  搞技术的我接触过的几个厂,发现台湾人很认真、专一。可能跟日本人统治过台湾有关吧。   我们中国人有很多人都是把心思用在投机、取巧、拉关系、怎么样快速挣大钱的事上了。 真正静下心来研究技术的是极少一部分人。                  脱料板上的等高套大家都熟悉吧,就是 有做了十多年的模具师傅在等高套不够的情况下,只锁了一排等高套去试模,结果把内导柱刮坏了。   

      点评

      导柱刮伤和等高套多少关系么?等高套是否平衡才是关键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5 11:15
      发表于 2017-2-10 14: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限位柱我一般只用作冲压工往冲床上装模具时调整冲床闭合高度用,外限位柱压合后要把冲床闭合高度再抬起0.2左右,压料还是靠卸料板。也就是说,外限位柱在冲压时是不接触的,这样能有效防止外限位柱造成的模座变形、压出凹坑等。事实上,由于上述原因,外限位柱在限制闭合高度方面作用很差的。至于防止料带过压,那靠内限位柱还实现,内限位柱顶在卸料板上。当然,内限位柱的高度要跟着材料公差走,一般过压5%,也就是材料厚度下差再减5%,因为过压,所以减震降噪方面几乎没什么作用。
      发表于 2017-6-7 15: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不用外限位,除非里面字模打凸包的多才用
      发表于 2017-6-15 10: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搞压料槽的话脱料板两边是空的,上面是弹簧,这样万一有叠料脱料板很容易两半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27 18: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