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2318|回复: 4

      进胶的N种方法和说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4 14:4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过的勿喷...觉得直就顶下吧.
      1、盘形浇口: 沿产品外圆周而扩展进料,其进料点对称,充模均匀,能消除结合线.有利于排气.水口

      常用冲切方式去除,设计时注意冲切工艺.

      2.扇形浇口: 从分流道到模腔方向逐渐放大呈扇形,适用于长条或扁平而薄之产品,可减少流纹和定向

      应力.扇形角度由产品形状决定,浇口横面积不可大于流道断面积.

      3.环形浇口: 沿产品整个外圆周扩展进胶,它能使塑料绕型芯均匀充模,排气良好,减少结合线.但浇

      口切除困难,它适用于薄壁长管状产品.

      4.点 浇 口: 是一种截面积小如针状之浇口,一般用于流动较好之塑料,其浇口长度一般不超过其直

      径,所以脱模后浇口自动切断,不须再修正.而浇口残痕不明显.在箱罩,盒壳体及大面


      积产品中应用相当广泛,它可以使模具增加一个分模面,便于水口脱模.其缺点是因进浇


      口较小易造成压力损耗,成型时产生一些不良(流痕,烧焦,黑点)其形状有菱形,单点


      形,双点形,多点形等.

      5.侧 浇 口: 一般开设在模具一边,分模面上由内侧或外侧进胶,截面多为矩形,适用于一模多穴.
      6.直接浇口: 直接由主流道进入模腔,适用于单穴深腔壳形,箱形模具.其流道流程短,压力损失少,

      有利于排气,但浇口去除不便,会留明显痕迹

      7.潜伏浇口: 其浇口呈倾斜状潜伏在分模面一方,在产品侧面或里面进胶脱模时可自动切断针点浇口,

      适用自动化生产.

      设计要点:

      1.  进胶口应开设在产品肉厚部分,保证充模顺利和完全.
      2.  其位置应选在使塑料充模流程最短处,以减少压力损失,有利于模具排气.
      3.  可通过模流分析或经验,判断产品因浇口位置而产生之结合线处,是否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可加设冷料穴加以解决.
      4.  在细长型芯附近避免开设浇口,以免料流直接冲击型芯,产生变形错位或弯曲.
      5.  大型或扁平产品,建议采用多点进浇,可防止产品翘曲变形和缺料.
      6.  尽量开设在不影响产品外观和功能处,可在边缘或底部处.
      7.  浇口尺寸由产品大小,几何形状,结构和塑料种类决定,可先取小尺寸再根据试模状况进行修正.
      8.  一模多穴时,相同的产品采用对称进浇方式,对于不\同产品在同一模具中成型时,优先将最大产品

      放在靠近主流道的位置

      9.  在浇口附近之冷料穴,尽端常设置拉料杆,以利于浇道脱模.
      发表于 2009-7-14 16:0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初学者不错的资料,比较全
      发表于 2009-7-14 18: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07em34
      发表于 2009-7-14 23: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不过太理论化了!07em34
      发表于 2009-11-4 12: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来看看,谢谢你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22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