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本标准定义**冲压件产品外观品质的基本要求,并确立允收/拒收之准则。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的所有冲压件产品。
相关文件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定义
A级面:客户经常看到的面,如面板,机箱的上表面、正面,出给客户的零件,马口铁生产的产品等。
B级面:不移动的情况下,客户偶尔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后面、侧面等。
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检测条件
5.1 所有检验均应在正常照明,并模拟最终使用条件下进行。检测过程中不使用放大镜,
所检验表面和人眼呈45°角。A级面在检测时应转动,以获得最大反光效果。B级
面和C级面在检测期间不必转动。
光源=40W荧光灯
零件表面 人眼
距离500毫米
A级面停留10秒,B级面停留5秒,C级面停留3秒。
薄板金属件外观检验标准
6.1 允收总则
6.1.1 可接受的缺陷不能影响该零件的装配和功能,否则,将被拒收。
6.1.2 缺陷允收定义了1250平方毫米的区域内各类缺陷的最大允收数量。对于较大的零件表面,可允收数量和该表面所含1250平方毫米区域数量成正比,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缺陷不能相连。
缺陷定义
6.2.1彩虹效应:镀锌有可能造成变色或“彩虹”效应。
6.2.2生锈/氧化: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
6.2.3变色:底色或预期的颜色发生改变,或零件表面的颜色不一致。
6.2.4刮伤:零件表面的呈条状的浅沟。
6.2.5压痕:由尖锐物件在零件表面造成的沟痕,指甲能够感受到。
6.2.6镀痕/流痕:由于镀层厚度不均匀造成零件表面上波纹状或条状异常的区域。
6.2.7痕迹:指基体材料的小坑、折弯痕或其他痕迹,涂装后仍无法消除。
6.2.8灰尘或油脂:在制造过程中产生并留在零件表面上的赃污(未清洗)。
6.2.9斑点/沙粒/绒线:涂装面或零件表面任何非预期的异物。
6.2.10凹坑:零件表面弹坑状的缺陷。
6.2.11模压痕:因成形模具在零件表面造成的工艺痕,所有零件的模压痕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样,均匀分布于成形/折弯区域。
6.3 缺陷允收表(薄板冲压件)
每个面的缺陷数量不能超过允收的界限,如下表所示:
薄板金属件缺陷允收表
缺陷类型 A级面 B级面 C级面
彩虹效应
(镀锌面) 不允收 允收 允收
生锈/氧化 不允收 不允收 切断面允收,表面最大缺陷直径不超过1毫米
变色 不允收 允收 允收
刮伤/压痕 刮伤在6.5毫米长0.4毫米宽的范围内允收状况
表面积(平方毫米) 可接受的缺陷数量
250—500
501—1250
1251—5000
5001+ 0
0
0
1
刮伤在13毫米长0.2毫米宽的范围内允收状况
表面积(平方毫米) 可接受的缺陷数量
250—500
501—1250
1251—5000
5001+ 0
0
0
1
刮伤在6.5毫米长0.4毫米宽的范围内允收状况
表面积(平方毫米) 可接受的缺陷数量
250—500
501—1250
1251—5000
5001+ 3
6
10
20
刮伤在13毫米长0.2毫米宽的范围内允收状况
表面积(平方毫米) 可接受的缺陷数量
250—500
501—1250
1251—5000
5001+ 1
2
3
7
累积刮伤长度不超过62.5毫米/5000平方毫米可允收缺陷个数为:1个。 不超过正常制造标准(如由于定位偏而造成的压伤不允收)
镀痕和流痕 不允收 每1250平方毫米区域内不得超过2个,缺陷最大尺寸:长12.5毫米,宽1.5毫米 允收
灰尘和油脂 不允收 不允收 不允收
沙粒/绒线/斑点 不允收 允收 允收
凸起 不允收 每1250平方毫米区域内不得超过4个,缺陷最大尺寸:面积1.5平方毫米,高度0.25毫米 允收
模压痕 不允收 允收 允收
7 液体/干粉喷涂外观标准
7.1允收总则
7.1.1所有的等级面应当喷涂完好且满足颜色、光泽度、厚度、附着力等方面的要求。
7.1.2液体喷涂允许补漆,但补漆后的表面应满足喷涂面缺陷允收表中B级面和C级面的允收
标准。
7.1.3缺陷允收定义了1250平方毫米的区域内各类缺陷的最大允收数量。对于较大的零件表面,可允收数量和该表面所含1250平方毫米区域数量成正比,但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缺陷不能相连。
7.2缺陷定义
7.2.1杂质:喷涂面上的外来物。
7.2.2凹痕:基体材料压痕造成的喷涂面局部凹陷。
7.2.3掉漆:局部表面掉漆造成的缺陷。
7.2.4刮痕:浅底的沟槽。
7.2.5桔皮:喷涂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象桔子皮样的外观。
7.2.6流痕:喷涂涂料过多且不均匀且干燥导致的流痕。
7.2.7变色:喷涂面颜色不一致。
7.2.8涂层过薄:涂层厚度不够。
7.2.9气泡:有气泡或无附着力的喷涂区域。
7.2.10污迹: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不干净而导致零件喷涂表面有污迹或颜色不规则。
7.3缺陷允收表(喷漆/喷涂面)
每个面缺陷的总数不超过允收的界限,如下表所示:
喷涂表面缺陷允收表
缺陷类型 A级面 B级面 C级面
杂质 不允收 每1250平方毫米区域内不得超过3个,缺陷最大尺寸:直径1毫米,高度0.25毫米,两个缺陷相距不小于50毫米 允收
凹痕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掉漆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刮痕 不允收 每1250平方毫米区域内不得超过4个,缺陷最大尺寸:长6.5毫米,宽0.5毫米,补漆后表面完好 允收,但刮伤不能穿过漆层
桔皮 不允收 不允收 不允收
流痕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变色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气泡 不允收 不允收 不允收
污迹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8 印刷产品外观标准
8.1 允收总则
8.1.1所有的等级面应当印刷完好且满足颜色、光泽度、附着力等方面的要求。
8.1.2 可接受的缺陷不能影响该零件的装配和功能,否则,将被拒收。
8.1.3 印刷产品包括:零件表面之丝印、标签之印刷等。
8.2 允收缺陷表(产品印刷)
每个面缺陷的总数不超过允收的界限,如下表所示:
印刷产品缺陷允收表
缺陷类型 A级面 B级面 C级面
油墨过多(如因印刷油墨过多,把“O”印为黑点)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字体/符号不完整(字体/符号有欠缺)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针孔(气孔)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油墨颜色不均匀(同一颜色在同一区域光泽不一致)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锯齿状边缘 不允收 不允收 不允收
文本或图案线条宽度变化 允许有5%的变化 允许有10%的变化 允收
文本难以辨认/油墨污迹(非印刷区域被油墨污染) 不允收 不允收 不允收
印刷刮破/刮伤/破损 不允收 不允收 允收
印刷字体倾斜(印刷的字体、符号与产品的底边不平行或不垂直) 允收有1度偏差 允收有2度偏差 允收
3M胶带测试 在喷涂表面,用3M胶带粘贴在工件上,停留3分钟后与被测工件成45°角迅速揭起,看3M胶带上是否有喷涂涂料之颜色,若有则为不合格 3M胶带/目视 5PCS/LOT 0/1
抗化学溶剂试验 在细棒上绑一棉团,面积为100平方毫米,沾有100%的工业酒精,施1KGN以来回一次2秒的速度擦拭30次,看棉团上是否有喷涂涂料之颜色,若有则为不合格 100%工业酒精/目视 5PCS/LOT 0/1
膜厚 用膜厚仪测试,厚度要求为50—100μm之间为合格 膜厚仪 5PCS/LOT 0/1
弯曲试验 把喷涂后的工件对折后再扳平,看喷涂部位是否有漆层脱落,若有则为不合格 目视 5PCS/LOT 0/1
可靠度试验作业要求
9.1烤漆可靠度试验
可靠度试验项目 作业要求 量测仪器 抽样水准 允收/拒收
百格试验 在喷涂表面用百格刀或刀片划1X1mm的方格(露出基体),用3M胶带粘贴在划格区域(要求紧贴工件,无气泡),停留2分钟后与被测工件成45°角迅速揭起,看工件划格区域是否有超过3个方格脱落,若有则为不合格 百格刀/3M胶带/目视 5PCS/LOT 0/1
9.2印刷可靠度试验
可靠度试验项目 作业要求 量测仪器 抽样水准 允收/拒收
3M胶带测试 在印刷区域,用3M胶带粘贴在工件上,停留3分钟后与被测工件成45°角迅速揭起,看3M胶带上是否有印刷涂料之颜色,若有则为不合格 3M胶带/目视 5PCS/LOT 0/1
抗化学溶剂试验 在细棒上绑一棉团,面积为100平方毫米,沾有100%的工业酒精,施1KGN以来回一次2秒的速度擦拭30次,看棉团上是否有印刷涂料之颜色,若有则为不合格 100%工业酒精/目视 5PCS/LOT 0/1
硬度测试 把硬度为HB的铅笔削扁,与被测面成45°角,施1KGN测试10次,如果印刷字体有模糊或残缺,则为不合格 HB铅笔/目视 5PCS/LOT 0/1
橡皮测试 在印刷区域用橡皮,施1KGN与被测工件成45°角施1KGN以来回一次2秒的速度擦拭30次,看印刷字体是否有颜色变淡或模糊,若有则为不合格 3M胶带/目视 5PCS/LOT 0/1
以上标准如果与客户图面或要求有冲突,按客户图面或要求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