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3197|回复: 10

      [分享] 模具维护方法标准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22:5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模具维护方法标准
      1、模具维护的基本要求
      1.1冲子的要求
      1.1.1
      冲子槽位的高度:

      不管是规格冲子、异形冲子还是折弯冲子,它的槽位都有较严格的要求,如果说冲子的槽位偏高,在冲子固定的垫片压力作用下冲子会向固定螺丝的方向倾斜,严重时它能使冲子及脱料板拉伤或整块脱料板偏心;而如果说冲子的槽位偏低则会造成冲子过于松动,冲子的松动在模具正常工作时会有断冲子的隐患;如果是折弯则有可能造成角度不稳定。一般的来说,冲子的槽位高度是等于上夹板高度(通常为18或20mm)到小于上夹板高度0.1之间。例如:上夹板为18mm,冲子槽位须在17.9—18mm之间。
      1.1.2
      冲剪冲子的挡刀

      冲子的挡刀虽然不参与冲剪,但其作用不可小视,它能使冲子刀口部分精准导入入块,避免冲子刀口与入块刀口撞击、啃伤,从而达到工站的使用寿命,它相当于模具的导柱,所以冲子的挡刀除刀口面外,其它三个面均须倒0.5左右的R角,以便冲子更顺导入。挡刀的高度不可过长,一般为1—3mm最佳。
      1.1.3
      冲子刀口的研磨

      冲子刃口的研磨应选择适当的砂轮及适当的转速,避免烧刀(详见《磨床教育训练资料》)。如果砂轮及速度选择不当造成刃口烧掉,则会大大影响冲子的使用寿命,冲子刃口面应尽量保持平面,不可任何冲子都研磨锥度或其它异形,如果研磨了锥面在冲剪时就会造成拉伸状态,影响其冲剪的尺寸及外观。如经确认需研磨锥面等,应考虑相关的尺寸及外观是否影响,在不影响的情况下选择适当大小的锥度或弧度。
      1.1.4
      冲子的长度

      冲子的长度是指冲子的有效长度(挡刀除外),在维修模具时如不注意冲子的长度则有可能极大的影响修模的成功率。冲子太长会引起跳屑、压伤、变形等负面的问题,还会影响冲子的使用寿命。一般冲子的长度应在闭模后露出脱料板2个料厚(铁件)或3mm以内(铜件)为佳,即冲剪的废料留在3mm的入块内,但不是所有的冲子一概而论,如有装有吸尘器的模具,其冲子的长度应露出脱料板3mm再加一个料厚的长度,使废料直接吸走。
      1.2 入块的要求
      1.2.1
      冲剪入块的高度

      冲剪入块的高度要在入块装入模板内以后与模板平或低于模板0.005mm以内,不可过高,过低,因为过高、过低都会造成压伤,压痕。入块过高还会影响脱料板与下模板的密合度,从而影响尺寸的稳定性;而入块过低则会影响工站的冲剪精度(料带无法压住,定住),入块的高度 + B块的高度 =模板的高度 +0 -0.005
      1.**
      入块周边倒角
      冲剪入块周边应适当倒角,而且正反面均需要倒。大家都知道正面要倒角,因为没倒角会有压痕,往往会忽略反面,而反面如没有倒角会造成入块装配困难,易损伤入块及模板之型腔,在装入时不平行极易刮伤模板,而刮出来的屑则垫在入块底部造成入块一边高,一边低不垂直,这样一来就会产生毛边或间隙小的问题。
      1.2.3
      冲剪入块内腔局部倒角

      切边入块均须在入块内腔的后侧面倒,防跳屑之倒角。这里的倒角要求顺滑,光亮,在操作时须小心,不可伤到有用的冲剪刀口,且操作时须细心倒顺,避免此处刮屑。

      1.3 折弯备品
      1.3.1
      折弯冲子的长度

      折弯冲子的长度要求不同于冲剪冲子、挤压冲子,它的要求是等于脱料板、脱料背板(深度固定板)、上夹板的厚度的总和,即是上模闭合状态冲子与脱料板持平,特殊情况可稍高于脱料板,但须控制在0.02mm以内,因为冲子过高会造成此工站压伤料带和产品,也会造成其它工站闭合度达不到,其次是影响角度和稳定性,另外须注意周边的倒角,以免造成压痕。
      1.3.2
      折弯入块的高度

      折弯入块的高度要求与其冲子类似,不可低于模板,低于模板会造成尺寸不稳定及折弯变形,也有可能会造成压痕,应与下模持平,特殊情况可高出模板0.02mm以内,以保证工站稳定。
      1.3.3
      折弯备品的周边倒角

      折弯入块、冲子周边应倒角,须保持备品与模板间有滑配的间隙,并且能用手或铜棒轻松装入,特别是比较旧的模具,其模板入块型腔均没有线割清角,如备品也是清角或倒角太小,就会装入困难,严重时会损伤模具备品,也有可能无法取出。
      另:除了磁极的折弯备品的折弯点需确保清角外,其余产品折弯备品的折弯点均需倒0.2—0.5的R角(材料越厚倒角就越大,但不能超出R0.5,否则易出现尺寸不稳定),以免破坏性实验出现断裂现象。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22:5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模具维护方法标准2

      2、导柱的装配
      2.1 装配前的工作
      2.1.1
      如何确认是否更换导柱、导套

      A
      、用千分尺测量导柱的磨损程度,确认评估是否应该更换。一般中弹片模具导柱的磨损量应控制在单边0.015mm以内,因为中弹片材料厚度较小,其折弯间隙、冲剪间隙都比较小,如导柱起不了作用,会影响折弯稳定性及冲剪工站偏心而且不稳定;其它模具导柱的磨损量应控制在单边0.03mm。

      B
      、用新导柱配怀疑磨损的导套,看导柱在导套内的晃动程度,再用新导柱、导套配一下,感觉旧导套的磨损程度,如旧导套实配时有较明显的晃动,则可以确定导套须更换。

      C
      、用千分尺测量导套的外径看是否有磨损,或是用新旧导套实配模板,看导套在模板内的松动情况,比对其新旧的差别。如新导套实配时没有松动,而旧导套有松动,可以确认为导套外径磨损须更换;没有差别新旧导套都有松动,就说明模板导套孔内腔磨损,在装配模具时须浇注导套。
      2.1.2
      模具的拆卸

      A
      、拆卸模具时须先整理一块干净的桌面,并准备如装备品的整理盒,再有顺序地拆下模具上的备品、螺丝、弹簧等,并有序放于整理盒内,拆卸时检查桌面及模板周边是否还有掉落的垫片之类似东西。

      B
      、拆卸模板时应注意先后顺序。首先拆掉模具内的弹簧,特别是弹力大的弹簧,再拆螺丝,最后拆模板内的销钉(因为如果没有先拆掉弹簧,拆掉螺丝以后,弹簧的弹力会使模板不平行,造成销钉弯掉,而如果没有先拆螺丝就拆销钉,会使销钉拉伤)。

      C
      、拆下来的备品配件须用布擦干净并摆放整齐于整理盒内,此时须注意备品上的垫片,将垫片与对应的备品放在一起,以免搞错。
      **
      装配工作
      **.1
      导套的装配

      将模板的导套孔擦干净,并于导套孔周边添加适量润滑油,再平行放置于垫板上取新导套垂直放置于导套孔上,接垂直压入(注意:润滑油及垂直)。
      **.2
      导柱的装配

      A
      、新导柱与上模板配合较紧时(上夹板导柱孔无损伤),将上夹板平放于垫块上,再将装好导套及脱料背板的脱料板平放于上夹板上面,接着分别将外形冲剪冲子、折弯冲子从脱料板正面插入上夹板(脱料板内的脱料板入块不能是磨损大的),最后取新导柱从脱料板的导套孔内穿过,垂直压入上夹板。



      B
      、新导柱与上夹板配合较松时,须将装配好的下模平放于桌面上,再将装好导套及脱料背板的脱料板平放于下模板上(下模板须是取掉弹簧的);第三,将没装冲子的上夹板平放在脱料板上面(须保证每块板之间无废料等异物,做到模板与模板之间闭合);第四,新导柱从上夹板背面穿入脱料板、下模板;第五,取各类冲子从上夹板背面插入;第六,将上垫板平放于上夹板上面并轻轻锁一下导柱螺丝;第七,将上模座盖上去,并轻轻锁一下上夹板与下模座的螺丝;第八,取销钉从上模座垂直压入上垫板、上夹板内,接着锁紧导柱螺丝,并抬起上模座活动几下,再锁紧上模座螺丝,第九,依次装入等高套、垫片、弹簧,接着对着平衡锁住上盖板。(注T型导柱之模具装配方法类似)

      C
      、导套与模板松动的情况:须对导套进行浇注,以确保模具之精度。具体操作如下:
      ①.换新冲剪入块及脱料板入块(冲剪间隙较小可用,冲剪间隙较大时须加工制作与冲子1:1的入块)。
      ②.下模板与脱料板盖在一起并平放于垫块上(须将模板的油污清洗干净,两块模板间须完全闭合)。
      ③.新冲子小心从脱料板入块插入下模入块(此操作须特别小心,以免伤到冲子、入块之刃口),冲子须多装几支,以达到更好的冲子入块同心度,准确度。
      ④.新导套,在导套上加适量厌氧胶,然后入入导套孔内(上下导套须同时操作),并及时用新导柱将上下导套套在一起,须小心导柱表面不可粘有厌氧胶)。一个浇注完成后,接着按此操作浇注对角的导套,直到全部完成。
      ⑤.浇注用的厌氧胶完全凝固后,先抽出导柱,再小心取出冲子。
      ⑥.夹板与导柱的松紧程度,选择合适的装配方法装配。
      3、模具装配的注意事项
      3.1 销钉装入时须注意销钉的表面是否有拉伤、毛躁等问题。如以下事项
      3.1.1
      有发现销钉拉伤,应更换新销钉或对销钉表面进行处理,并检查销钉孔是否也有同样问题。
      3.1.2
      销钉装入模板的方向:销钉有一头R角,一头C角,应将R角那头先进,顺着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敲入,或是顺着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敲(敲出来以同样的方向敲出来,30516模除外,须从反方向敲出)
      3.2
      下模的装配顺序

      将擦洗干净的下模座平放于桌面上,再盖上下垫板,接着盖装有挂台浮升块的下模板,然后依次装销钉、螺丝;最后,从下模座背面依次装入浮升销、顶杆及弹簧(特别注意弹簧一定要从背面装入)。
      以上如有不详及不合理之处敬请及时提出,谢谢!
      发表于 2011-4-26 09: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详细嘛
      发表于 2011-4-26 16:5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如你冲裁的料厚为3.0,你挡刀的高度做到3.0还够用么?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2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板凳 的帖子

      还好吧。继续努力多传点资料的
      发表于 2011-4-26 22: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发表于 2011-4-27 10:27: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说的挺详细
      发表于 2011-4-27 11: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学习中呢很强大
      发表于 2024-4-28 10: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吧。继续努力多传点资料的
      发表于 2024-4-28 14: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全面,赞一 个。。。。。。。。。。。。。。。。。。
      发表于 2024-6-16 11: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学习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5 06: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