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5689|回复: 50

      一些常见塑胶材料所采用的缩水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2-7 1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塑料模具,我们通常在设计时都要小心翼地对待的一个问题就是缩水率的计算。因为材料的缩水率本来就是一个大概的范围,同一种材料牌号,不同的厂家或产地通常都不一样;而同一种材料用在不同的产品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收缩率,因为产品的厚度,外形、结构形式都会影响到实际收缩率;而模具的结构和冷却系统的排布也会影响实际收缩率;所以有时真的难以预知结果,就象不能确定明天是阴天还是会下雨一样。。呵呵。
          比如说到产品的形状,长条形的、方框形的、圆形的、板状的、柱状的、加强筋较多的、没有加强筋的收缩率都不相同,而且有些产品,比如长筒状的,在横向和竖向上都会有差别。影响因素确实是蛮多的啊。
          也许这些问题在各位大师看来都是小菜一碟吧,还是先请教一下各位平常对一些常见材料所采用的缩水率吧!
          对于ABS可能大家都是用0.6%吧,因为它的收缩性比较稳定,比较好办一点。其他常用的材料呢?请各位给出答案!
          1.PP
          2.ABS
          3.PA6
          4.PA66
          5.POM
          6.TPR/TPE
          7.PS
          8.PC
          9.PMMA
          10.PVC  
         
      发表于 2002-12-7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塑工艺也能影响收缩率。
      wujunfe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2-12-8 1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2-12-8 18: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参数为依据,灵活运用。
       楼主| 发表于 2002-12-9 08: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Regenerate的答案和wmnc的补充。
      不过我想请问REGENERATE,你平常计算缩水率时是采用上面的那个标准吗?因为好多资料给出的推荐值都不太一样。对于ABS 料来说,我想大家一般应该还是用0.6%的比较多。至于PP料,我最近有一个圆形的产品,我们用了1.5%的收缩率,结果做出来尺寸还是偏大。而对于有些柱状的产品,我们有时采用2.5%做出来后产品都会偏小。
         至于PVC料,我想您给出的这个值应该是大多数人采用的,不过对于PA料,我觉得我们这边采用1.6%的多一些,您说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2-7 16:17:48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2-9 8:49:53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2-12-9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wujunfen讲得很对,确实在很多时候纵向与横向收缩率是不同的,料流的方向通常会大一点。平常我们的产品大都厚度在几个毫米左右,除了槽形的配合外,通常收缩对壁厚尺寸的影响不会太明显。比如厚度3毫米,乘以1.5%的收缩率,影响只有0.045毫米,一般情况下,这个差别是可以接受的。而产品的外形尺寸和中心距、孔边距等则往往是配合尺寸,也是最容易检查出误差的地方。
          我个人以为,产品形状和模具结构基本上决定了冷却速度和效果(工艺条件是外部条件我们抛开),产品形状越复杂,阻碍尺寸收缩变小的限制越多,收缩也就越小。例如一块平板的产品与一个框形有很多加强筋的产品来比收缩率可能相差一半以上。比如用PA料,平板产品收缩率达到了2.5%,而另外那个可能只有0.8%的收缩率。在我的工作经历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呵呵,也不知各位是否相信,不过确实如此。
          要靠我们去预测产品的收缩率使尺寸准确到正负0.08毫米(每100毫米)准确率的话,我觉得实在好难。不知各位有什么高招呢?我想这里一定有许多PROE的高手,有人试过用软件来模拟收缩效果吗?情况如何?可行吗?
          请各位赐教.
      发表于 2002-12-9 1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想得太复杂了,
      通常我们用的缩水都是这样标准的。
       楼主| 发表于 2002-12-10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有时候运气不好,做出来误差两个毫米,绞尽脑汁也不一定能补回去,真是急死人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2-10 10:38:04编辑过]

      发表于 2002-12-10 1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供应商,它们的值可能不一样,请找供应商要详细的资料.
       楼主| 发表于 2002-12-14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供应商通常给的也不会是一个很准确的值,他通常会给你一个范围值的,要不然做了产品出来有差别时,你找他赔,他怎么办?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2-14 10:02:27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2-12-19 1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大家的运气比较好吧,如果照给定的收缩率就可以算准产品成型后的尺寸的话,也许做模具设计真的就是那么简单。中国的模具行业很快就可以赶上外国的先进水平了。
          但愿如此!
       楼主| 发表于 2003-1-14 09: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些我们没有用过的材料,我们可以先拿一套模具来测试一下收缩情况,对比一下模具尺寸及产品尺寸就可以算出来。而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正确地估计模具结构对产品收缩率的影响。在这方面我们要靠自己的经验积累,不同的产品形状和模具结构对收缩率影响较大。通常来讲,我们可以看模具结构上影响产品收缩的形状是否很多,这可能要靠自己的感觉和判断了。筋位越多的东西,收缩越困难。而冷却越快的产品收缩也越小。这种时候就一定要注意不能用给出的材料收缩 率来计算了。
      发表于 2003-1-14 16: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重力模上一般用1.006
       楼主| 发表于 2003-2-18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你说的重力模是指的那种形式?
      发表于 2003-2-20 2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状况,我们ABS(0.5%),PC(0.7%),POM(1.8~2%)
      但是产品的收缩率与产品形状和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比如我们曾经做过一些产品,ABS的横向总长为。25%~。3%,其它部分为5%,其原因就是产品靠近外侧有两个卡勾:我们还做过POM的一个轴受,其横向和纵向收缩也不一样,其原因就因为横向的产品的底面多一段2MM肉厚的平面延伸
       楼主| 发表于 2003-2-22 09: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楼的师兄所说极是,或许这样的情况不是太多,也可能平常大家所见的产品纵横向缩水区别不是很大,所以大家好象对此类情况不太在意,而事实上,要做出好的产品和模具,此类情况是一定要考虑的!

      发表于 2003-2-25 1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ABS(0.5%),PC(0.7%),POM(1.8~2%)
      发表于 2003-2-25 2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1
      nhgjc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3-3-3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3-3-4 1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说的有理,有体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4 07: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