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8897|回复: 38

      [求助] 提升模具设计精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7 12:0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人接触五金冲压模具三年左右,但是一直做的产品整体比较单一,所以一直用的模具结构都是标准的八块弹压卸料模具,接触的产品料厚一般都在0.1-1mm。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设计模具时,对于厚料(t>0.15):一般夹板间隙放0.01(单边),脱料板放0.005(单边),下模板按实际料厚的3%-10%(单边))
      而对于薄料(t<0.15):一般夹板间隙放0.01(单边),脱料板放0.003(单边),下模板0.005(单边)。
      由于本身产品要求精度在0.03-0.1之间,所以以前按此种方法,设计生产的模具都能满足要求。
      但是目前遇到好几款产品都要求精度在±0.005(t<0.15)-0.02(t>0.15),发现似乎以我目前的经验完全无法达到产品要求。
      所以想请教各位大佬,有无相关建议可以提升模具精度,或者可以提升自我模具水平的途径。万分感谢!(如以上发言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发表于 2022-10-9 14: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高模具精度,除了加工外,模具结构才是决定性的。
      1、卸料板导向     个人非常不喜欢卸料板导向,原因很简单:卸料板孔会不会磨损?即使不考虑安装导柱导套造成的凸模固定板与卸料板的位置偏差,长期使用后,卸料板孔与凸模侧壁间有没有磨损(硬质合金的凸模更严重)?磨损后还有没有导向?还有,谁敢说凸模完全垂直?卸料板行程越长就越有可能别凸模。个人曾在一副导形孔模具上吃过大亏,就是因为卸料板导向(日本人原来的结构),改成卸料板不导向问题解决。为防止细小凸模刃口处摆动对精度造成的影响,个人更多地是使用凸模固定块,这个固定块尽量高,且不是全程固定,只有靠近刃口处固定,后面是让位,减少装卸凸模的难度,卸料板处相应位置做固定块的让位,该处卸料板厚度只有2mm。
      2、卸料板平行    也就是工作中,卸料板能否平行地向下运动?特别是连续模,弹簧力是否均衡(弹簧力压力中心问题)?有没有阻碍卸料板平行运动的力(如卸料板上装弯曲凸凹模或下模上有大弹簧力的弹顶)?如果有,解决方案是卸料板分体,也就是有较高精度的工位上做独立的小卸料板。事实上,为了加工和调试方便,我一般都把精度要求高的工位(如精冲孔)做成独立的子模:单独一副小模具,独立的导柱导套销孔螺钉孔,子模上模与主模具不连接(用弹簧将子模上模顶起),让主模具的运动对该子模没有任何影响;
      3、凸模固定块     凸模使用固定块而不是直接装在凸模固定板(有人喜欢叫上夹板)有很多好处,除了第一条所说的以外,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固定块可以通过在侧面挤垫片的方式微调凸模的位置。如果凸模位置偏或凸凹模间隙偏,可以以0.002mm为单位一点点挤垫片微调(如果小平磨的磨工没这水平或买不到0.01mm的垫片那也别玩精密模具了);
      4、冲床平行度以及模具的安装    上下滑块之间如果不平行或模具安装上后不平行,什么精密模具都没用,就靠模具上细细的导柱导套能纠正滑块的不平行,想多了。不要相信冲床厂家所谓的出厂精度,冲床到工厂一定要检验滑块的精度,必要时应该采用不平衡负载来检查(滑块单侧加弹簧力看滑块与导轨间是否间隙过大)。大冲裁力\大弹簧力或冲裁力偏载严重的的模具,一定要注意模具在冲床上的安装位置。

      点评

      说简单点,就是三大主板都要有镶件,而且脱料板镶件和下模板镶件最好用硬料,耐磨,脱料板的间隙取值也很关键,为了保证脱料板的平行上下,最好用传力杆,脱料板的行程尽量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9 15:12
      发表于 2022-10-5 13: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线割是快丝?中丝?慢丝?有没有修几?感觉这些才是关键。
      发表于 2022-10-5 23: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产品精度 0.005,要看具体是哪里的尺寸。  连续模的话 0.005肯定是在同一个工步。加工的话肯定是选用最精密加工工艺 比如慢走丝选油割机,PG等。这个零件公差要+—0.001以内了。
      发表于 2022-10-5 23: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料薄还好点,要是料厚0.6要+-0.005 更难搞
      发表于 2022-10-6 07: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升模具设计精度 与 提升模具精度 是两码子事喔!
      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07:40: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春亚兰迪 发表于 2022-10-5 13:17
      线割是快丝?中丝?慢丝?有没有修几?感觉这些才是关键。

      精度要求高  三块主板都是割一修三

      点评

      割一修三 可能精度还不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6 08:01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07:4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dszlf 发表于 2022-10-5 23:45
      产品精度 0.005,要看具体是哪里的尺寸。  连续模的话 0.005肯定是在同一个工步。加工的话肯定是选用最精密 ...

      外形和内孔  都要求0.005
      都做在同一个工步的话  那就是只有做成复合模具的结构了哇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07:4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22-10-6 07:35
      提升模具设计精度 与 提升模具精度 是两码子事喔!
      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

      按目前这种方法去做的话  设计的理论精度都不能达到要求

      点评

      从首楼描述概略得知楼主的图纸尺寸公差与实物实际尺寸是不符合的。 除了尺寸公差之外还有形位公差,这些是图纸需要标示的,而实际上大部分都是连尺寸都标示不完全,更甭谈公差部分,只有少数图纸能看见形位公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0-6 10:08
      发表于 2022-10-6 11: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07:5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22-10-6 10:08
      从首楼描述概略得知楼主的图纸尺寸公差与实物实际尺寸是不符合的。

      除了尺寸公差之外还有形位公差,这 ...

      好的呢  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07:54: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dszlf 发表于 2022-10-6 08:01
      割一修三   可能精度还不够

      主要还是感觉脱料板传递的精度  达不到要求

      点评

      你能做到卸料板在生产过程中都是在平直状态就具备了“精度”。  发表于 2022-10-7 08:27
       楼主| 发表于 2022-10-7 12:0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dszlf 发表于 2022-10-5 23:45
      产品精度 0.005,要看具体是哪里的尺寸。  连续模的话 0.005肯定是在同一个工步。加工的话肯定是选用最精密 ...

      大神  如果都做成复合工步的话,那么零件成本会加大,模具结构也会更复杂,现有模具结构基本不能适用
      发表于 2022-10-7 20: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是零件相应的尺寸公差小的,对用的镶件需要单独标公差(公差带应该比零件公差带更小)。
      然后是镶件之间的润滑(洁净件的话不必要的地方避空)。
      再一个就是,加工过程中的考虑一下加工造成的误差,比如工艺改善一下模板变形(比如可以开粗后回火,然后慢丝再精修)、避免多次装夹定位。
      以上个人见解。
       楼主| 发表于 2022-10-8 08:04: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sura阿修 发表于 2022-10-7 20:01
      一个是零件相应的尺寸公差小的,对用的镶件需要单独标公差(公差带应该比零件公差带更小)。
      然后是镶件之 ...

      受教了  感谢回复!
      发表于 2022-10-8 14: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做到尺寸要求也不是不可能,多接触一些手机连接器的模具,特别是模具结构,手机连接器的模具结构和一般的八块板弹压模具结构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22-10-8 14: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没有说是什么材质?不锈钢和铜材也大不一样
      发表于 2022-10-9 14: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不是说太多了?

      点评

      说少了,应该要倾囊相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25 12:15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9:01: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卸料板 发表于 2022-10-9 14:26
      提高模具精度,除了加工外,模具结构才是决定性的。
      1、卸料板导向     个人非常不喜欢卸料板导向,原因很 ...

      感谢大哥的详细讲解,确实是之前一直使用卸料板传递精度导向,局限了思维。
      不知可否再麻烦您一下   有无这方面的一些书籍或者资料  可以帮忙推荐一下
      万分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9:0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hzeng 发表于 2022-10-9 15:21
      我曾经在论坛里发过一个新的模具结构图,3D的,这种三板式的结构是目前日本模具行业最新的结构,个人觉得 ...

      感谢 讲解  
      不知道那个图档  目前还能去下载不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5 17: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