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3442|回复: 31

      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5-6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5-5-7 15: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05-5-7 1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05-5-7 20: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P>
      发表于 2005-5-7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收下了</P>
      <P>谢谢</P>
      发表于 2005-5-8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来看看,谢谢老大发片
      发表于 2005-5-8 0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发表于 2005-5-8 0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look一下,谢谢!
      发表于 2005-5-8 0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3 澆口(Gate)<BR>       澆口是一條橫切面面積細小的短槽,用以連接流道與模穴.橫切面面積所以要小,目的是要獲得 <BR>       以下效果:<BR>                        1.模穴注不久, 澆口即冷結.<BR>                        2.除水口簡易.<BR>                        3.除水口完畢,僅留下少許痕跡<BR>                        4.使多個模穴的填料較易控制.<BR>                        5.減少填料過多現象.</P>
      <P>   1.3.1 設計澆口的方法並無硬性規定,大都是根據經驗而行,但有兩個基本要素須加以折衷考慮:<BR>            1. 澆口的橫切面面積愈大愈好,而槽道之長度則愈短愈佳,以減少塑料通過時的壓力損失.<BR>            2. 澆口須細窄,以便容易冷結及防止過量塑料倒流.故此澆口在流道中央,而它的橫切面<BR>               應盡可能成圓形.不過, 澆口的開關通常是由模件的開關來決定的.</P>
      <P>   1.3.2澆口尺寸<BR>     澆口的尺寸可由橫切面積和澆口長度定出,下列因素可決定澆口最佳尺寸:<BR>            1.膠料流動特性<BR>            2.模件之厚薄<BR>            3.注入模腔的膠料量<BR>            4.熔解溫度<BR>            5.工模溫度</P>
      <P>   1.3.3 決定澆口位置時,應緊守下列原則 :<BR>           1.注入模穴各部份的膠料應盡量平均.<BR>           2.注入工模的膠料,在注料過程的各階段,都應保持統一而穩定的流動前線.<BR>           3.應考慮可能出現焊痕,氣泡,凹穴,虛位,射膠不足及噴膠等情況.<BR>           4.應盡量使除水口操作容易進行,最好是自動操作. <BR>           5. 澆口的位置應與各方面配合。</P>
      <P>   1.3.4 澆口的平衡<BR>           如果不能獲得平衡的流道系統,可採用下述澆口平衡法.以達到劃一注模的目標.這種方法適  <BR>           用於有大量模穴的工模。</P>
      <P>           (i) 澆口的平衡法有兩種<BR>           (ii) 改變澆口槽道的長度及改變澆口的橫切面面積。</P>
      <P>          在另一種情況下,即模穴有不同的投影面積時, 澆口也需要平衡.這時,要決定澆口的大小, <BR>          就要先將其中一個澆口尺寸定出,求出它與其對應模穴體積相較的比率,並且把這個比率<BR>          應用到其澆口與各對應模穴的比較上,便可相繼求出各個澆口的尺寸.經過實際試注后, <BR>          便可完成澆口的平衡操作。</P>
      <P>1.2.3      澆口</P>

      <P>1.2.3.1  澆口在流道的位置</P>

      <P>當塑料流入流道時,塑料接近模面最先降熱(冷卻)及凝固.塑料再向前流動時只是在此凝固的塑料層流過.又由於塑料是低傳熱物質.固態的塑料形成絕綠層及保持層的仍可流動.所以,在理想的情況下,澆口應設置在橫流道層位置,使得最佳的塑料流動效應.此情況最常見於圓形及六角形的橫流道.然而梯形的橫流道無法達致此效果,因澆口不能設置於流道的中間位置.</P>











      <P><BR>1.2.3.2            直接澆口(Direct Gate)或大水口(Sprue Gate)</P>

      <P>澆道直接供應塑料到制成品. 澆道黏附在制成品上.在兩板的工模.大水口通常是一 出一隻,但在三板模或熱流道工模的設計上,可以一啤多隻。</P>

      <P>缺點:在制成品表面形成水口印會影響成品外觀.而水口印大小在於</P>

      <P>                             (i)唧咀的細直徑孔</P>

      <P>                             (ii)唧咀的脫模角</P>

      <P>                             (iii)唧咀的長度         </P>

      <P>因此大水口印可以減細,只要將上述唧咀的呎寸改小.但唧咀的直徑受爐咀直徑的影響,而水口要易於出模的關係,脫模角不能少過3度.所以只有唧咀長度可以減短,用加長爐咀即可.</P>

      <P>浇口选择<BR>浇口是流道和型腔的连接部分,也是注塑模进料系统的最后部分,其基本作用为:<BR>1、 使从流道来的熔融塑料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充满型腔。<BR>2、 型腔充满后,浇口能迅速冷却封闭,防止型腔能还未冷却的塑料回流。<BR>浇口的设计和塑件的尺寸、形状模具结构,注射工艺条件及塑件性能等因素有关.但是根据上述两句基本作用来说,浇口截面小,长度要短,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增大流料速度,快速冷却封闭,便于塑件分离以及浇口残痕最小等要求.<BR>浇口设计要点可归纳如下:<BR>1.浇口开设在塑件断面较厚的部位,使熔料从厚料断面流入薄断面保证充模完全;<BR>2.浇口位置的选择,应使塑料充模流程最短,以减少压力损失;<BR>3.浇口位置的选择,应有利于排除型腔中的空气;<BR>4.浇口不宜使熔料直冲入型腔,否则会产生漩流,在塑件上留下旋形的痕迹,特别是窄的浇口更容易出现这种缺陷;<BR>5.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防止在塑料表面上产生拼缝线,特别实在圆环或是圆筒形的塑件中,应在浇口的面的熔料浇合处加开冷料井;<BR>6.带有细长的型芯的注塑模的浇口位置,应当离成型芯较远,不使成型芯受料流冲而变形;<BR>7.大型或扁平塑件成形时,为防止翘曲、变形、缺料可采用复式浇口;<BR>8.浇口应尽量开设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位置,如边缘底部;<BR>9.浇口的尺寸取决于塑件的尺寸、形状和塑料的性能;<BR>10.设计多个型腔注塑模时,结合流道的平衡来考虑浇口的平衡,尽量做到熔融料同时均匀充<BR> <BR>浇口的设计<BR>浇口亦称进料口,是连接分流道与型腔的熔体的通道.浇口的设计与位置的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塑件能否完好的高质量地注射成型.<BR>浇口可分为限制性浇口和非限制性浇口两大类.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注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小的部位,通过截面尺寸的突然变化使分流道送来的塑料熔体产生突变的流速增加,提高剪切速率,降低粘度,使其成为理想的流动状态,从而迅速均均衡的充满型腔.对于多型腔模具,调节浇口的尺寸,还可以使非平衡布置的型腔达到同时进料的目的,提高塑件质量. 另外限制性浇口还起着较早固化防止型腔中的熔体倒流的作用.非限制性浇口是整个浇注系统中截面尺寸最大的部位,它主要是对中大型筒类,壳类塑件型腔起引料和进料后的施压作用.<BR>  按浇口的结构形式和特点,常用的浇口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BR>(1)直接浇口 既是主流道浇口,属于非限制性浇口. 塑料熔体由主流道的大端直接进入型腔,因儿具有流动阻力小,流动流程短及补给时间长等特点.但是也有一定的缺点如进料处有较大的残余应力而导致塑件翘曲变形,由于浇口较大驱除浇口痕迹较困难,而且痕迹较大,影响美观.所以这类浇口多用于注射成型大,中型长流程深型腔筒型或翘型塑件,尤其适合与如聚碳酸脂,聚砜等高粘度塑料.另外,这种形式的浇口只适合于单型腔模具.<BR>在设计浇口时,为了减小与塑件接触处的浇口面积,防止该处产生缩口,变形等缺陷,一方面应尽量选用较小锥度的主流道锥角a(a=2~4度),另一方面尽量减小定模板和定模座的厚度.<BR>这样的浇口有良好的熔体流动状态,塑料熔体从型腔底面中心部位流向分型面,有利于排气;这样的 形式使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最小,模具结构紧凑,注射机受力均匀.<BR>(2) 中心浇口 当筒类或壳类塑件的底部中心或接近于中心部位有通孔时,内浇口就开设在该浇口处,同时中心设置分流锥,这种类型的浇口.实际上这是直接浇口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直接浇口的一系列优点,而克服了直接浇口易产生缩孔,变形等缺陷.中心浇口其实也是端面进料的环行浇口(下面介绍),在设计时,环行的厚度一般不小于0.5mm.进料口环行的 面积大于主流道小端面积时,浇口为非限制性浇口;反之,则浇口为限制性型浇口.<BR>(3)侧浇口 侧浇口国外称为标准浇口,(各种图我这里有但是没有扫描仪) 侧浇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塑料熔体从内侧或外侧充满模具型腔,其截面形状多为矩形(扁槽),改变浇口宽度与厚度可以调节熔体的剪切剪切速率及浇口的冻结时间.这类浇口可根据塑件的形状特征选择其位置,加工和修整方便,因此它是应用较广泛的.优点如下  由于浇口截面小,减小浇注系统的浇注系统塑料的消耗量,去除浇口容易,痕迹不明显.缺点 有熔接痕存在,注射压力损失较大,使深型腔塑件的排气不利.还克分为 1)扇形浇口  2)平缝浇口<BR>(4)环行浇口  对型腔填充采用圆环形进料形式的浇口称为环行浇口.特点进料均匀,圆周上各处流速大致相同,流动状态好,型腔中的空气容易排除,熔接痕可以避免.浇口设计在型心上,浇口的厚度t=0.25~1.6mm,长度l=0.8~1.8mm;端面进料的搭接式环行浇口,搭接长度L1=0.8~1.2mm,总长L可取2~3mm;  环行浇口主要用于成型圆筒型无底塑件,但是浇注系统耗料较多,浇口去除困难,浇口痕迹明显.<BR>  此外还有(5)轮辐式浇口  (6)爪形浇口 (7)点浇口 (重要但我资料不全) (8)潜伏式浇口<BR></P>
      发表于 2005-5-8 0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了
      发表于 2005-5-9 0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少牛啊
      发表于 2005-5-9 05: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向华少学习</P>
      发表于 2005-5-11 2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啊
      发表于 2005-5-14 2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
      发表于 2005-5-14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值得学习
      发表于 2005-5-16 1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谢谢
      发表于 2005-5-16 14: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
      发表于 2005-5-16 18: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6-9-6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DD
      发表于 2006-9-7 20: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得好好看看,我毕业设计就是浇没设计好,被导师给骂了。</p><p>谢谢!</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26 06: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