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5-6-1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2
<H3><A>2.8 </A>成形缺陷预测</H3>
<P >起皱、破裂、回弹现象是板材成形过程中的主要成形缺陷,它们会严重影响冲压件质量。为了克服和避免这些缺陷发生,传统方法要依靠技术人员的经验进行实际模具调试。如果冲压件结构复杂、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就要花很长时间进行调试。板材成形CAE技术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在计算机上虚拟成形过程,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和工艺补充设计来避免这些缺陷的发生,最终可以提供一个合理的优化的工艺设计方案,有效地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P>
<P >这方面一直是数值模拟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发表的文献也比较多。文献[13]、[53]、[57]、[59]、[85]~[88]等文献采用静力有限元法模拟各种冲压件的起皱或破裂产生、发展的过程,为模具调试提供一种虚拟仿真方法。文献[40]和[59]还采用空单元技术模拟方盒破裂过程,更真实地反映破裂产生、演化、成形的整体过程。文献[89]模拟了板材在塑性阶段中的屈曲现象。</P>
<P >回弹预测是板材成形CAE技术中最难的问题之一,困难主要体现在模拟精度方面。现有的商业软件中都有模拟回弹的功能,但计算精度的离散度非常大,还无法有效地应用到实际问题分析。国内一些高校的科研人员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其中部分工作已应用到工程实际问题模拟。文献[90]~[92]建立了金属成形过程变分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回弹分析,为回弹数值模拟方法奠定一种理论基础。文献[3]、[8]、[93]~[95]采用静力算法模拟成形过程和卸载回弹过程,其中,文献[3]模拟了卫星天线的冲压成形、卸载回弹和切边回弹整个过程,而且与实验结果吻合的比较好。文献[8]模拟了板材各向异性特性对回弹规律的影响,并针对具体问题找出了一些控制回弹量的方法。文献[93]模拟了厚钣金件压弯翻边与回弹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文献[96]是用动力显式算法模拟成形和回弹过程,采用有模回弹法,模拟了V形弯曲的回弹过程。</P>
<P >文献[97]采用MSC/DYIRAN商业软件模拟回弹问题,并提出了“位移描述─节点修正”法,反向补偿模具网格节点值,通过反复计算迭代方法获得理想零件形状。文献[98]采用DYNAFORM模拟回弹,讨论了网格尺寸对回弹量模拟的影响。文献[99]~[104]应用各种商业软件做了一些应用分析和讨论了一些其它因素对回弹模拟的影响。</P>
<H3><A>2.9 </A>坯料形状预测</H3>
<P >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过程中经常要预先确定坯料的形状,尤其对于一些以翻边成形为主的冲压件来说,要求坯料形状的精度很高。传统方法一般按截面展开方法确定坯料形状,这种方法精度不高,只能再通过实际调模阶段反复试模来确定理想的坯料形状,这样就需要比较长调模时间。</P>
<P >板材成形CAE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坯料形状,主要采用有限元逆算法。文献[71]~[77]都是关于有限元逆算法的研究和开发,这些算法都可以准确地预测坯料形状。当然也有用增量有限元法结合灵敏度优化方法<SUP>[105]</SUP>预测坯料形状,但是这种方法的计算时间太长,还无法实际应用。</P>
<P >工艺参数对坯料形状有比较明显的影响,文献[106]和[107]提出了利用反向方法给合等效拉深筋进行坯料设计的思想,比较了拉深筋对坯料形状的影响。<BR><BR></P>
<P align=center> <BR>图2 汽车地板产品成形性分析<BR><BR><BR> </P>
<H3><A>2.10 </A>多工序成形</H3>
<P >在冲压成形生产中,有些形状复杂的零件需要多次拉深成形。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同样也要分多个计算步分别模拟每次拉深成形过程,在现有商业软件中都具有这个模拟功能。文献[108]研究了多工步成形模拟过程中变形历史信息传递、板料与模具干涉等问题。文献[109]研究了多次拉深成形模拟中的几何建模、网格划分、材料和边界条件处理等问题。文献[110]采用动力显式MSC/DYTRAN软件进行了板料拉深二次成形模拟。</P>
<H3>2.11 特殊成形过程数值模拟</H3>
<P >板材成形除了通过模具冲压成形外,还有其它很多方法,例如,激光成形、液压成形、粘介质成形、无模分层成形(数字化渐进成形)、多点成形、微细成形等等。这些成形过程数值模拟的基本方法都是采用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法,只是在有限元边界条件约束中,由于每种成形方法的工艺条件不同,要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进行约束处理。</P>
<P >文献[111]~[114]是关于激光弯曲成形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与冲压工艺数值模拟比较,它不需要模具,通过温度场的变化成形,因此数值模拟过程中要反映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塑性变形。文献[12]、[48]~[50]、[94]、[115]~[117]都是关于无模多点成形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这种工艺的数值与模具冲压成形方法没有本质区别,要给出模具模型,只不过模具的形状是由很多个小冲头组成的。液压成形数值模拟可以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或刚塑性有限元法。在常温下成形时就必须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因为此时回弹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在高温下或超塑性成形时,就可以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而且刚塑性有限元法也非常适合模拟这种成形过程。文献[118]~[123]都是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模拟胀形成形过程的。</P>
<P >关于其它成形工艺的数值模拟方法国内研究的比较少,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很少。</P>
<H2 ><A>3 </A>软件开发状况<p></p></H2>
<P >通过国家自然基金、国家九五攻关、国家十五攻关、国家科委、国家863计划等项目或部门的大力支助下,经过十几年的共同努力,国内在金属成形数值模拟领域的基础研究和软件开发方面都取得长足的进步,已有部分高校开发出具有独立知识产权、达到工业化应用水平的模拟软件。它们分别是华中科技大学塑性成形模拟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FASTAMP系统,吉林大学汽车覆盖件成形技术研究所开发的KMAS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飞行制造工程系开发的SheetForm系统,湖南大学汽车学院开发的CADEM-II系统,山东大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体积成形模拟软件CASFORM系统等。<p></p></P>
<P >FASTAMP系统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开发和积累,已经完全商品化,在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应用,解决了很多实际工程问题。FASTAMP系统具有优秀的前后处理系统,包括兼容性极高的CAD数据接口,质量和速度具佳的曲面网格剖分器,丰富的点/线/曲面/单元编辑功能,各种物理量显示,直观的FLD/WLD,帮助用户进行工艺分析,给用户最大的应用和发挥空间。它集动力显式算法<SUP>[33,37,46,64,65,67]</SUP>、静力隐式算法<SUP>[51]</SUP>、逆算法<SUP>[70,71,73,74,76]</SUP>于一体的板材冲压成形模拟系统,含有弹塑性、粘塑性、晶体塑性、各向异性屈服理论等材料模型。具有独立的前后处理系统<SUP>[81,82]</SUP>,可以模拟起皱、破裂、回弹等成形缺陷。逆算法可以应用于模具工艺设计阶段,进行精确的坯料形状模拟、工艺参数优化、粗略的成形性预分析等。是一个真正的冲压工艺辅助设计软件,它面向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工艺设计技术人员,将产品设计、材料选择以及工艺设计紧密联系起来。<p></p></P>
<P >KMAS系统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开发所完成的汽车覆盖件成形模拟与模具设计系统。它含有动力显式算法<SUP>[28]</SUP>、静力显式算法<SUP>[1,3,40,85]</SUP>和逆算法。可以实现复杂冲压件从坯料夹持、压料面约束、拉深筋设置、冲压加载、卸载回弹及切边回弹<SUP>[3]</SUP>的全过程模拟,而且精度很高。通过独特的数学模型和算法对金属薄板的弹性及塑性变形过程进行定量分析<SUP>[40]</SUP>,准确预示出破裂、起皱、鼓动、回弹等成形缺陷<SUP>[57,59,85,93,124]</SUP>。具有丰富的单元模型<SUP>[1,3,10,13]</SUP>、合理的材料本构模型<SUP>[24,25]</SUP>、准确的各向异性屈服准则<SUP>[5~8]</SUP>,以及完善的前后处理系统。已经完成了多个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SUP>[3,93,124]</SUP>,为提高模具设计制造效率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计算机虚拟分析手段。<p></p></P>
<P >SheetForm系统与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进行了长期的合作,研究开发了一套静力显式算法<SUP>[14,42,43,54,56]</SUP>成形模拟软件。它集CAD模型输入、网格剖分<SUP>[16,17]</SUP>等前处理技术、分析计算和后处理于一体的专门模拟系统。可以模拟弯曲效应与拉深成形,模拟失稳起皱、材料破裂<SUP>[56,86,95]</SUP>,可以进行多工步成形模拟。SheetForm系统的特点是前处理功能较强。<p></p></P>
<P >CADEM-II系统是一套动力显式算法<SUP>[47]</SUP>成形模拟软件。这套系统的特点是,单元采用交叉降阶积分法,消除了国内外仿真算法常用的人为沙漏控制参数,从理论和算法上保证了冲压件大变形计算的可靠性。采用独特的基于虚拟接触块的一体化全自动接触搜寻法,局部质量密度因子法和非线性摩擦定律<SUP>[41]</SUP>,使冲压计算中的接触边界条件计算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速度。该软件已经移植到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的“神威I”并行机上,为分析大规律工程问题提供了一种途径。</P>
<P align=left class=MsoNormal style="LINE-HEIGHT: 16pt; TEXT-ALIGN: left; TEXT-INDENT: 21pt; mso-char-indent-count: 2.0; mso-char-indent-size: 10.5pt; mso-layout-grid-align: none">CASFORM 是国内开发较少的体积成形模拟软件,主要由前处理模块、有限元分析模块、后处理模块、有限元网格生成模块和网格再划分及数据传递模块以及材料数据库和模拟数据库等构成。该软件能够分析各种体积成形工艺, 包括锻造、挤压、拉拔等, 能够预测缺陷的生成, 验证和优化工艺/模具设计方案,该软件既能模拟等温成形过程, 也可以模拟非等温成形过程, 既可进行单工位成形分析, 也可进行多工位成形分析。该软件界面友好, 使用方便, 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高, 是模具和工艺设计方案验证和优化的有力工具。<p></p></P>
<P >除此之外,国内的一些其它高校也进行了这方面的软件开发工作<SUP>[12,27,49,53,61,88,96,115,116]</SUP>。<p></p></P>
<H2 ><A>4 </A>实际应用状况<p></p></H2>
<P >在应用板材成形CAE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方面,国内的水平还相当落后。其实国内很多汽车集团和大型模具公司都花重金购买了国外的软件,例如,第一汽车集团购买过OPTRIS、LS-DYNA3D和DYNAFORM,第二汽车集团购买了AUTOFORM,跃进汽车集团南京模具装备有限公司有DYNAFORM和AUTOFORM,五粮液集团普什汽车模具中心有DYNAFORM等等。但是,这些软件在这些集团或公司中远远没有发挥出软件本身的价值。这里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P>
<P >1、体制管理落后</P>
<P >大型汽车集团目前依然延续着老的管理方式,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加工与调试等各部门相互独立,有了模拟软件后又设立了一个单独的分析部门。这种分工在计划经济和使用传统方法制造模具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要求缩短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标准下,这种独立的分工管理方式就显得落后了,而且后设立的分析部门也很难融合到传统的部门中去,很难有效地发挥CAE技术的作用。</P>
<P >2、生产管理模式落后</P>
<P >在国外大型汽车集团中,CAE技术已经作为生产流程中的一个规范,每个零件都要做必要的成形性分析或其它的CAE模拟,尽量将成形问题在模具结构之前解决。这样可以大幅度缩短模具制造周期,提高模具质量。在国内的大型汽车集团或模具公司中,模拟软件只有少数几个人可以接触和使用,它们的应用水平也就局限于这几个人的使用水平。因此,要把CAE技术作为生产流程中的一个规范还不太现实。</P>
<P >3、观念落后</P>
<P >由于生产任务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常常采用自己熟练的传统方法设计制造模具,使CAE技术很难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P>
<P >4、人员素质较低</P>
<P >CAE技术是先进的虚拟制造方法,是模具现代化设计制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先进手段。要熟练地运用这种手段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困难,首先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有限元方法、塑性成形理论等等。掌握了这些理论基础后,还要在实际分析中积累模拟经验,当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发挥CAE技术的优势,熟练地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困难。如果使用人员不能较好地掌握和熟练使用CAE软件,模拟结果的精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与实验结果有较大的差距,就会给人造成模拟软件计算不准的印象,使CAE技术很难推广使用。</P>
<P >国内的部分高校在软件应用方面也做了一些实际工程分析和应用探索工作。文献[3]、[93]、[124]应用KMAS系统解决了几个冲压成形过程中的难题,为厂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成功应用例子。文献[125]和[126]应用VFORM系统模拟了汽车前照灯矩形反光镜拉深成形过程,并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P>
<P >为了推广CAE软件的应用,扩大中国市场占有率,国外的软件公司对国内某些高校和研究机构推出了各种优惠策略,免费提供(同时要承担一定义务)使用或以很低的价格出售。例如,AUTOFORM软件免费提供给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使用。DYNAFORM软件免费提供给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等。山东大学和重庆工学院也拥有DYNAFORM软件。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江苏大学等院校拥有LS-DYNA3D软件。这样,国内的高校利用这些软件做了一些应用探索工作。文献[127]~[133]都是使用DYNAFORM软件应用研究工作,文献[134]~[141]都是使用LS-DYNA3D软件的应用研究工作,这些应用研究工作为更好地使用和发挥软件的价值提供了很好的参考。</P>
<H2 >5 总结与展望<p></p></H2>
<P >金属成形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经过各种国家重点项目的支持及以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基础理论、模拟算法及软件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实质性的进步,缩小了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有个别成果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对数值模拟技术要求的标准也会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科研人员要继续努力,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现有软件、开发新的算法和软件,提高软件的模拟精度、分析规模、易用性和实用性。</P>
<P >与国外比较,国内在该研究方向企业投入的资金太少,而且过于分散,也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协作的研究群体。因此,缺乏信息交流,低水平重复性研究非常多,造成比较大的资源浪费。其实在这个研究方向之中,国内在各个环节都有出色的人才,缺乏的是一个优秀的组织者和必要的资金。这笔资金不能由国家完全提供,其中大部分应该由企业提供资助。在软件应用方面,要改变现有落后状况,必须由企业和学校研究机构共同努力,企业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加强这方面的投资。形成企业提供资助,学校培养人才的良性循环模式。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企业才会有不断的新鲜血液输入,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模具,产品才会有市场竞争力。</P>
<P >目前金属成形数值模拟软件还是一个比较单纯的成形过程仿真软件,仅仅是一个工艺校核工具。随着产品质量和产生周期要求的不断提高,对CAE软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数值模拟软件具有集成化、智能化、高速化的特点:</P>
<P >l 集成化</P>
<P >CAE软件将不一个单独的系统,它应该与CAD软件集成,与KBE(Knowledge Based Engineering)集成,这种集成应该是无缝的,不是现在所说的CAD/CAE/CAM一体化系统。这种集成的优点是设计与模拟可以同步进行,例如在产品设计阶段就可以进行成形缺陷分析,提高产品设计的可制造性;对于工艺设计人员来说,可以在工艺设计之前和设计过程中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产品设计存在的潜在缺陷,根据模拟结果有目的地进行工艺设计。这种集成化思想可以减少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对传统经验的依赖性,将设计与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CAE软件的最大作用。</P>
<P >l 智能化</P>
<P >目前金属成形CAE软件都不具有智能化,而且对用户的要求较高,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应用CAE软件解决实际问题,智能化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用户的要求。智能化主要包括CAE软件的自动优化功能、CAE软件与KBE相关联,这样可以在知识驱动下进行产品优化设计和工艺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最智能、最快速、最准确地得到优化结果,大幅度减少优化设计的模拟时间。</P>
<P >l 高速化</P>
<P >金属成形数值模拟的计算时间都比较长,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CAE软件的应用。随着人们对模拟问题规模和复杂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CAE软件的计算时间越来越长,这促使软件开发人员采取必要的方法提高数值模拟速度。采用大规模并行计算机是最简单可行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硬件投资太大,对于一般企业来说不能接受,因此开发计算速度更快的模拟算法也是将来发展方向之一。</P>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