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799|回复: 9

      [分享]拉伸模的常有缺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8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壁破裂<BR>    这种缺陷一般出现在方筒角部附近的侧壁,通常,出现在凹模圆角半径(rcd)附近。在模具设计阶段,一般难以预料。即倒W字形,在其上方出现与拉深方向呈45°的交叉网格。交叉网格象用划线针划过一样,当寻找壁破裂产生原因时,如不注意,往往不会看漏。它是一种原因比较清楚而又少见的疵病。<BR>    方筒拉深,直边部和角部变形不均匀。随着拉深的进行,板厚只在角部增加。从而,研磨了的压边圈,压边力集中于角部,同时,也促进了加工硬化。<BR>    为此,弯曲和变直中所需要的力就增大,拉深载荷集中于角部,这种拉深的行程载荷曲线载荷峰值出现两次。 <BR>    第一峰值与拉深破裂相对应,第二峰值与壁破裂相对应。就平均载荷而言,第一峰值最高。就角部来说,在加工后期由于拉深载荷明显地向角部集中,在第二峰值就往往出现壁破裂。<BR>与碳素钢板(软钢板)相比较,18—8系列不锈钢由于加工硬化严重,容易发生壁破裂。即使拉深象圆筒那样的均匀的产品,往往也会发生谄屏选?<BR>原因及消除方法<BR>    (1)制品形状。<BR>    ① 拉深深度过深。<BR>    由于该缺陷是在深拉深时产生的,如将拉深深度降低即可解决。但是必须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拉深时,用其他方法解决的例子也很多。<BR>    ② rd、rc过小。<BR>    由于该缺陷是在方筒角部半径(rc)过小时发生的,所以就应增大rc。凹模圆角半径(rd)小而进行深拉深时,也有产生壁破裂的危险。如果产生破裂,就要好好研磨(rd),将其加大<BR>    (2)冲压条件。<BR>    ① 压边力过大。<BR>    只要不起皱,就可降低压边力。如果起皱是引起破裂的原因,则降低压边力必须慎重。如果在整个凸缘上发生薄薄的折皱,又还在破裂地方发亮,那就可能是由于缓冲销高度没有加工好,模具精度差,压力机精度低,压边圈的平行度不好及发生撞击等局部原因。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是否存在上述因素,可以通过撞击痕迹来加以判断,如果撞击痕迹正常,形状就整齐,如果不整齐,则表明某处一定有问题。<BR>    ② 润滑不良。<BR>    加工油的选择非常重要。区别润滑油是否合适的方法,是当将制品从模具内取出来时,如果制品温度高到不能用手触摸的程度,就必须重新考虑润滑油的选择和润滑方法。在拉深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不能将润滑油的油膜破裂。凸模侧壁温度上升而使材料软化,是引起故障的原因。因此,在进行深拉深时,要尽量减少拉深引起的磨擦,另外,还需要同时考虑积极的冷却方案。<BR>    ③ 毛坯形状不当。<BR>    根据经验,在试拉深阶段产生壁破裂时,只要改变毛坯形状,就可消除缺陷,这种实例非常多。拉深方筒时,首先使用方形毛坯进行拉深,rd部位如果产生破裂,就对毛坯四角进行切角。在此阶段,如果发生倒W字形破裂和网格疵病,则表示四角的切角量过大。切角的形状,如拉深时凸缘四角产生凹口,只要切角量适当减小一些,就可消除,同时还可制止破裂。<BR>  ④ 定位不良。<BR>切角量即使合适,但如毛坯定位不正确,就会象切角过大那样,仍要产生破裂。另外,当批量生产时,使用三点定位装置时,定位全凭操作者的手感,这时往往会产生壁破裂。<BR>  ⑤ 缓冲销接触不良。<BR>只要将缓冲销的长度作适当调整,缺陷即可消除。<BR>   (3)模具问题。<BR>    ① 模具表面粗糙和接触不良。<BR>    在研磨凹模面提高表面光洁度的同时,还要达到不形成集中载荷的配合状态。<BR>  ② 模具的平行度、垂直度误差。<BR>    进行深拉深时,由于模具的高度增加,所以凸模或凹模的垂直度、平行度就差,当接近下死点时,由于配合和间隙方面的变化,就成为破裂的原因。因此,模具制作完毕之后,必须检查其平行度和垂直度。<BR>  ③ 拉深筋的位置和形状不好。<BR>    削弱方筒拉深时角部的拉深筋的作用。<BR>   (4)材料<BR>    ① 拉伸强度不够。<BR>  ② 晶粒过大,容易产生壁部裂纹,故应减小材料之晶粒。<BR>  ③ 变形极限不足,因此要换成r值大的材料。<BR>  ④ 增加板材厚度,进行试拉深。<BR>侧壁纵向裂纹<BR>    如果加工初期受到压缩变形,加工后期受到拉伸变形,可能产生纵裂纹。 <BR>   (1)制品形状。<BR>    ① 拉深深度过大。<BR>    胀形超过极限而引起纵向裂纹;另外,在精整时,纵向或横向胀形若超过极限,也会引起破裂。总之,破裂的直接原因,与胀形超限是一致的。因此,超过变形极限而产生破裂,从形式上讲,就是拉深深度过深,如果降低拉深深度,成形条件就会变好。<BR>    ② 凹模圆角半径(rd)过小。<BR>    由于是胀形变形,如果超过材料所具有的变形极限,就会产生破裂。因此,合理的rd既能防止凸缘部裂纹的产生,又能补充材料。作为改善材料流入条件的方法之一,是增大凹模圆角半径(rd)。增大rd虽然防止了破裂产生,但这时的rd比图纸尺寸大,为使rd达到图纸要求,应增加一道精整工序。 <BR>   (2)冲压条件。<BR>    ① 压边力过大。<BR>    调整拉深力最基本的方法是调整压边力。如果产生破裂,并且凸缘部位发亮,则是因为压边力过大。因此,当有破裂危险时,可稍微降低压边力来观察制品的变化。<BR>  ② 凹模面润滑不足。<BR>随着压边力的增加,润滑油油膜强度也应相应提高,使其尽量减少摩擦。<BR>  ③ 毛坯形状不良。<BR>如果毛坯越大,成形条件就会越来越坏。因此,需将毛坯减小到最小限度。即可接近下死点时,毛坯要越过拉深筋,然后进行试拉深。<BR>   (3)模具问题。<BR>    ① 拉深筋的形状和位置不对。<BR>使用拉深筋虽然可以防止凸缘产生折皱,但其副作用是阻碍了材料的流入,因此,如果产生破裂的原因是材料流入阻力太大,那末,为了材料容易流入,就需要与毛坯形状一起综合分析拉深筋的位置和形状。<BR>  ② 加工不良。<BR>    如果模面加工不良,往往不能提高压边力。因此,需要用砂轮磨光。<BR>   (4)材料。<BR>    如果超过变形极限,就需要换成更高级的材料,另外,还要增加板材厚度
      发表于 2006-1-9 08: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謝謝樓主了,加分!</P><FONT color=#0000ff>用户操作:金钱10,经验5,魅力5,对用户:9527奖励3个金币!----------------by  bill_ying <br></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9 8:19:08编辑过]

      发表于 2006-1-9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樓主的教導
      发表于 2006-1-9 1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頂!!好的
      发表于 2006-1-9 13: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錯,謝謝9527。
      发表于 2006-1-9 18: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1-9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参考价值!
      发表于 2006-1-11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
      发表于 2006-1-11 1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
      发表于 2006-1-12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谢谢楼主,说得很详细.</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5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