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8125|回复: 76

      [分享] 翻孔预孔孔径的计算.rar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4 21:3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翻孔预孔孔径的计算.ra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5 01: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通常是体积不变原理计算

      在autocad中用rev 和massprop命令计算
      发表于 2008-3-25 08: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體積計算不是很准,因為材料被壓縮情況不規則
      发表于 2008-3-25 09: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计算翻孔预冲孔直径?文中用图中注明的计算公式与塑性变形体积不变的原理进行深入地推算,力争达最准确的数值,过程值得借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3-25 13: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于塑性变形中体积不变原则"这样的计算也没有什么新意,如果有一些像拉伸那样的极限系数一类的统计数据才好.
      发表于 2008-3-25 16: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该资料详细的介绍了塑性变形前后体积不变的原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3-25 19: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冲压工艺安排的关系是很大的,预冲孔、冲孔与翻边同步或是翻边(实际近乎拉伸)后冲孔(切顶)都是不一样的,
      要求不高时我们都是用的限制好高度,不管材料怎样变形冲到底总是合格的尺寸
      发表于 2008-3-25 19: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车间里还做了一副工程模,同时翻两个4mm高的M8底孔,2mmSPCC料
      附上草图,2-M8底孔H4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3-29 13: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下载看看,我这里也有一份,不知是不是一样,以前在《中国模具论坛》下载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3-29 13: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唉,这样计算很麻烦啊,编成Excel文档就好了。
      发表于 2008-3-29 22: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是很准确的,材料不一样就不一样,要求高都要试的
      发表于 2008-4-1 15: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最重要,体积相等的方法设计翻孔时,翻孔高度会变低。所以要乘一个系数
      发表于 2008-4-1 20: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借鉴了,以前我们有三种材料抽孔,就得用不同的零件才行
      发表于 2008-4-1 20: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是一种常规的做法,如果要求高度较严的话,还是得靠经验的。
      发表于 2008-4-1 23: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体积相等的方法设计翻孔实际都有偏差的
      发表于 2008-4-13 23: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哪种计算方法100%准确,因为翻孔高度与很多因素相关,比喻材质、材厚、冲子先端形状,受付入子形状、压力等有关
      发表于 2008-4-14 13: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章只是混职称积分罢了,没点意义
      不同材料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你最后举了四个例子我看只能证明公式1最合理,因为四个例子里有两个例子工厂采用的实际结果与公式1基本无相差。这方面想去追求一个通用而准确的公式我看是太难了,应该还是以公式1为准再加上自己的经验才可以。
      发表于 2008-5-17 15: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结合弯曲的中性层长度不变原理;参考塑性体积前后相等的基本原理来计算,这样差距不会很大,模具调试的时候很好解决
      发表于 2008-5-26 15: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我们算这个都用的体积相等的原则,得到的结果也是蛮好的
      发表于 2008-5-27 15: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求高度较严的话,还是得靠经验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27 14: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