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7-8 19: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对刀点既是程序的( ),也是程序的( )。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对刀点应尽量选在零件的( )基准或工艺基准上。
2、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主轴转速、( )、( )。对于不同的加工方法,需要不同的( ),并应编入程序单内。
3、工件上用于定位的表面,是确定工件位置的依据,称为( )。
4、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其次是( ),而( )影响最小。
5、在数控铣床上加工整圆时,为避免工件表面产生刀痕,刀具从起始点沿圆弧表面的 进入,进行圆弧铣削加工;整圆加工完毕退刀时,顺着圆弧表面的( )退出。
二、判断题
1、数控机床适用于单品种,大批量的生产。( )
2、铣削时,工件之基准设定,宜先以大面为基准。( )
3、在工件上既有平面需要加工,又有孔需要加工时,可采用先加工孔,后加工平面的加工顺序。( )
4、装夹工件时应考虑夹紧力靠近主要支承点。( )
5、加工零件在数控编程时,首先应确定数控机床,然后分析加工零件的工艺特性。( )
6、为了保证工件达到图样所规定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夹具上的定位基准应与工件上设计基准、测量基准尽可能重合。( )
7、为了防止工件变形,夹紧部位要与支承对应,不能在工件悬空处夹紧。( )
8、刀位点是刀具上代表刀具在工件坐标系的一个点,对刀时,应使刀位点与对刀点重合。( )
9、机床的进给路线就是刀具的刀尖或刀具中心相对机床的运动轨迹和方向。( )
三、选择题
1、精细平面时,宜选用的加工条件为 。
A、较大切削速度与较大进给速度;B、较大切削速度与较小进给速度;
C、较小切削速度与较大进给速度;D、较小切削速度与较小进给速度。
2、铣削宽度为100mm之平面切除效率较高的铣刀为 。
A、面铣刀;B、槽铣刀;C、端铣刀;D、侧铣刀。
3、在铣削工件时,若铣刀的旋转方向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反称为 。
A、顺铣;B、逆铣;C、横铣;D、纵铣。
4、能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的措施是
A、增大刀具前角;B、适当的热处理;C、减小切削用量
5、工件装夹后,在同一位置上进行钻孔、扩孔、铰孔等多次加工,通常选用 。
A、固定;B、快换;C、可换
6、工件在机床上或在夹具中装夹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相对于刀具切削位置的面叫 。
A、测量基准;B、装配基准;C、工艺基准;D、定位基准
7、铣削中主运动的线速度称为 。
A、铣削速度; B、每分钟进给量;C、每转进给量
8、在下列条件中, 是单件生产的工艺特征。
A、广泛使用专用设备;B、有详细的工艺文件;
C、广泛采用夹具进行安装定位;D、使用通用刀具和万能量具。
9、在加工表面、刀具和切削用量中的切削速度和进给量都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称为 。
A、工步;B、工序;C、工位;D、进给
10、数控机床上有一个机械原点,该点到机床坐标零点在进给坐标轴方向上的距离可以在机床出厂时设定。该点称 。
A、工件零点;B、机床零点;C、机床参考点
四、问答题
1、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2、何谓对刀点?对刀点的选取对编程有何影响?
3、简述刀位点、换刀点和工件坐标原点。
4、确定夹力方向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一、填空题
1、 ;2、进给速度、被吃刀量、进给速度 3、定位基准 4、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5、切线方向、切线方向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三、选择题
1、A 2、A 3、B 4、B 5、B 6、D 7、A 8、D 9、A 10、B
四、问答题
1、答: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首先应根据零件图样进行工艺分析、处理,编制数控加工工艺,然后再能编制加工程序。整个加工过程是自动的。它包括的内容有机床的切削用量、工步的安排、进给路线、加工余量及刀具的尺寸和型号等。
2、答:对刀点是指数控加工时,刀具相对工件运动的起点。这个起点也是编程时程序的起点。对刀点选取合理,便于数学处理和编程简单;在机床上容易找正;加工过程中便于检查及引起的加工误差小。
3、答:刀位点是指确定刀具位置的基准点。带有多刀加工的数控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如需换刀,编程时还要设一个换刀点。换刀点是转换刀具位置的基准点。换刀点位置的确定应该不产生干涉。工件坐标系的原点也称为工件零点或编程零点,其位置由编程者设定,一般设在工件的设计、工艺基准处,便于尺寸计算。
4、答:(1)夹紧力作用方向不破坏工件定位的正确性。
(2)夹紧力方向应使所需夹紧力尽可能小。
(3)夹紧力方向应工件变形尽可能小。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