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6719|回复: 36

      [原创] 新模具设计师等级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7 15: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楼主的公司还很好吗?
      发表于 2009-12-17 15: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你好久了,终于出现了,一出来就惊人之举哦!惭愧。。。。。。加紧学习吧
      发表于 2009-12-17 19: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主很可能没有在基层工作的经验,缺乏实际工作体验;
      2。楼主属于凭想象来看问题;
      3。楼主没有正规大厂(不是人多的那种大厂)的全面模具流程的认识。
      顺便说一下:你所说的模具设计师应有的知识,好象全是模具专业的教学目标,但好象楼主不是模具专业的教师出身吧?

      关键在于如何熟练运用知识,所以大学毕业生需要锻练才能成熟,目前的环境不利于他们成熟为合格的模具设计师,本人的看法是最大的关键在企业。企业太现实,不愿承担磨练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责任,不愿付出开石破玉的代价!
      发表于 2009-12-17 20: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3d不怎么会
      还是2D设计为主
      发表于 2009-12-18 20:0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楼 的帖子

      老大!!!你吓到我了,我刚从学校出来,模具经验两年不到,
      一直向往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模具设计师,听你这么一说,
      心瓦凉瓦凉的···
      没个十几二十年不想在这行混得开了·
      发表于 2009-12-19 09:2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之后我得为我自己重新定位,端正我自己的位置,做我自己能做的工作和能负的责任,继续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到达模具设计工程师德位置的,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1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稍安勿躁,相信以楼主的身份,应该还是颇有雅量的。说实话,我在之前一直将楼主往“富二代”或长期从事管理工作的方向在想。
          关于第一点,作为钳工出身,应该比我想象中更能理解设计人员的处境。将问题归结为设计人员的责任心,这点绝对说不过去,也不符合常理。可以说某一个人或某一批人,但一个群体绝无可能。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他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有要求上进的,不断追求提升自已的一批人,也会有混日子的一批人。楼主不能理解设计人员的感受,所以我有这样的想法。开始我写得更直接,说楼主不是模具设计人员出身,发上来时改的。
           关于第二个问题,主要是针对楼主对模具设计师标准的理解。模具师傅有分级:大师傅、师傅、补师、学徒,同样设计人员也应该有分级,按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分法有:总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并且作为职称有相应的证书,对应相应的工资等级和奖金,自然每一等级都有相应的技术上要求。楼主的说法涵盖了从总工到技术员的所有要求以及工艺人员的工作内容。本人的想法主要是:过去都有分工,而今协作化程度更高的状况下,这样的要求合适否?是博且广,还是应该专而精,更多地体现团队的力量更适合呢?当然专而精并不是指知识结构,而是指工作内容,所以某些方面对于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设计人员应有所偏向。而作为技术人员自然不能固步自封,要以发展的眼光要求自己,知识结构尽量做到博且广。
            关于第三个问题,主观性较大,又没有什么标准可言,所以争议性会很大,只能是各抒已见了。本人专门在括号里强调了厂大不等于运作程序规范,而且厂大与模具车间大小并不相关。只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图纸的标题栏里一般都有:设计、绘图、审核、确认、工艺、标准化这些中的几项,请问工厂是否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各项工作,并在每一张图纸上认真地签名而不是走形式?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是楼主一开始讲的模具设计的现状是3D设计(或绘图),显然与事实不符,有相当多的企业,有相当强大的2D设计班子。

          教学目标的意思是,学完本专业的所有课程,基本能达到上述的要求。所以本人一贯认为,有知识与会运用知识是两个概念。在大学,有些专业被称为零基础专业,意思是对高中的知识结构要求不高。在工作中有没有零经验的工作,本人不知道,本人所知道的是,工作经验在很多的行业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对于一个即使很认真学习的大学生,也是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才能成熟的。同样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以下规定:本科毕业生毕业第二年实习期满评助工,5年后考工程师,中专毕业生二年实习期满评技术员,5年后评助工,10年考工程师。这个标准的对与错且不去计论,只是说明经验的必需性,但也不是一些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放过那些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小姑娘们吧,少点指责,多给些机会!他们很多人相信也是很有上进心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19 15: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楼主工作太忙,好象并没有认真看我的帖子,或者是本人词不达意?

      具体问题的争论没什么意思,因为有些问题往往带有个人的主观在里面,所以不同经历的人的看法会有差异,这很正常。
      世界是多元化的,人的思想也是多元化的。

      上次有位网友对我的中国现在有不良老板的观点有看法,我回复是恭喜他运气不错!在这里我只能遗憾楼主运气不太好,遇到的模具设计师表现的责任心不好。

      教学目标,我用的是名词解释,也就是它本来的意义,而不是我的观点。再多说一次,有知识与会运用知识是两个概念,我不止一次讲过这个观点。

      关于工作流程可以请各位网友就自已的工作实际讲一讲,我就不多说了。

      在过去,总工往往是可望不可及的,一个大厂没几个,大多数只有一个,稍小一些的厂是没有的。

      本人觉得好无趣,不再奉陪了!
      忘了一句,因为公开的回复是面向大家的,所以本人的习惯是:语气是向所有读本贴的人讲的,而不是具体化的。

      [ 本帖最后由 txt998 于 2009-12-19 15:34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19 15: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件,熟练的程度必须达到: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可以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令。这个是作为模具设计师所要具备的最低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9 22:5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事论事:希望能提升我们的模具设计的实际水平,更希望是有问题能够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如有些个话语触痛某些或某个职位专职人员的自尊心的话,敬请见谅!!!更希望我们作为设计人员能有勇气面对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困境,我不会因为某个或某些的对抗而予以回避。希望大家关注我的话题,接下来会与大家讨论:模具制造工程师或者说模具组织的等级论。有了等级论后会与大家共同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有这些等级区分,讨论下等级区分的优劣,希望更多的有志之士加入我们的讨论行列。
      发表于 2009-12-20 08: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有些个话语触痛某些或某个职位专职人员的自尊心的话,敬请见谅!!!更希望我们作为设计人员能有勇气面对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切困境,"
      楼主不觉得好笑吗?我与你素昧平生,我会在意你的话吗?你可以让我觉得伤自尊吗?不要侮辱人!!!!!!(不得不承认现在伤我自尊了。)
      你还是不明白我的话,或者装糊涂?
      不要用这种方式逼我回复,虽然也许这不是你的本意!

      [ 本帖最后由 txt998 于 2009-12-20 08:17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21 17: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写了很长,没保存。。。

      就说两句:
      看了标题,挺佩服楼主的,能够主动为了中国模具行业的发展考虑。。。
      看了回复,只有说楼主很傻很天真。。。
      发表于 2009-12-21 22: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想请你明白一点,你工作20年,我估计一个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只要他稍微用心干,还不用全力以赴,不用10年定可超过你,如果他全力以赴,我估计五年足矣! 这就是区别,想知道为什么吗?你得读大学才知道.

      [ 本帖最后由 zhxy1068 于 2009-12-21 22:13 编辑 ]
      发表于 2009-12-22 08: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20年?有水份!
      楼主好象是1973年7月出生的,16岁做学徒?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8: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qq年龄不会是我实际年龄
      还是相同的话,我们要讨论的是:模具设计工程师等级论,这里不包含谁厉害,谁不行,制定等级希望能认清自己。五年超我我嫌他慢,一年半载能超我,我最高兴,希望不要误解是我的实话,唯有这样我们的模具行业才能发展壮大,才可以领军世界,可以实话告诉大家,我们公司目前首选的人才是大学毕业生,老总的要求不需要工作经验。需要有为模具行业献身的现代青年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先前有些话语上不妥,同大伙道个歉。希望大伙摆正话题:新模具设计师等级论,不要误解。。。。。。
      发表于 2009-12-22 10: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你的话是真诚,希望我们仅仅只是观念上的差别。以下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模具目前的发展阶段,应该是处于转型时期。早期由于工厂规模相对较小,很多厂没有设计人员,所以在前台的主要是模具师傅,那时模具师傅车、铣、刨,磨、钳,以及打火花全部自己完成,其中也包括之前的设计,随着不断的发展,逐步的一些工序由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模具师傅的工作内容逐渐的缩小。这在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中表现较明显。随着电脑铣的普遍使用,对3D设计的依赖(有3D才能CNC加工)让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也需要设计人员(或者说3D绘图)了。而随着设计人员的进入,就有一个如何用好现有人力资源的问题,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不同的解答,这非常正常,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不根据企业自身状况,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反而会适得其反。
          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环境,会有不一样的需求。古语云:乱世好为贼,盛世宜做官。也就是天下大乱,武艺好过读书,武将更易有作为,和平时期则相反(贼可理解为造反,造反不成自然成贼寇了)。所以前期模具师傅更易成长为技术骨干。
          将来大学生有模具行业的作为有多大,本人也说不好。个人觉得面临三个问题。 第一是模具的技术含量发展到什么层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模具是一种高新技术工业产品。显然含量越高,对设计人员的理论水平,专业素养要求就会越高。第二是模具相关理论的研究进展。由于复杂性导致的许多理论往往是理想状态下的模型,与现实的差距同经验与现实的差距比起来,不但没有太多优势,有时还不如经验更实际。第三是各种分析软件的发展(包括已在普遍使用的模流分析软件)。如果软件的理论支持越来越强大,以及编程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智能,对使用者的要求越来越低,大学生的作为恐怕不容乐观,更象软件操作人员。

      以上纯属个人浅见,错误之处,欢迎各位同仁指正!!!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0: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相同,理解不一,我先前已经说到,我们公司对未来人才的使用以对模具行业有献身精神的现代大学生为主流,这是一股不容我们忽视的生力军。就看我们的行业怎么运用,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现在我们不缺模具制造经验,我们所缺的是真正的模具设计工程师,分等级的愿望是希望当代大学生能认清自己,摆正位置,以后的模具天下一定是他们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2 11: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路過

      樓主以上說法我不怎麼認同:
      1、要想模具設計合理,必須要經過多的的模具制做經驗,否則隻是紙上談兵
      2、現在很多模具設計都是直接學模具設計,並無模具制做經驗,相信設計出來的模具結構或多或少有少許問題
      3、如果設計有問題,即使是個小小的錯誤,也能讓制造方需要長時間返工
      4、現有的模具設計與制做人員工資很低同,現想從事此方面的人員我個人認為不多了,現有很多人員都在轉行
      5、現有大多數大學生從小長大生活條件優越,而從事模具制做方面很辛苦,能夠吃得下這苦的人員可能不多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2 14: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高兴看到多种多样的意见,
          没有人能保证自己话一直正确,中国曾经有一个:"说一句顶一万句",是"放之四海 而皆准的真理."的人早已没有了.
          习武之人讲究:寻师不如访友.这并不是说二者的优劣,而是表明同好之间切磋交流 的重要性.
          关于前两点:个人认为,经验同样可能传承,不一定要亲身体验.能体验当然是比 较好的,起码印象更深刻,认识更清晰.但是,这样往往会拉长培训(很多企业习惯 用培训这个词)的时间,不利于快速形成战头力;同时前人经历过的教训要再经历过一次的话,显然有成本.过去国营企业的规定是一年实习期,当然实际操作中不一定是一年.
          那么有没有一种相对更好的办法呢?个人倾向于设计部内部以老带新,用有经验的人来带新人,正如以前国营企业的方式.这样可能会有一些重复的工夫,但磨刀不误砍柴工,正如第三点所说出错返工更麻烦.有些企业喜欢招一批人来培训,这一批人往往知识能力相若,这显然不符合人才的金字塔式结构.即使有一个得力的模具经理或主管,但是人才断层的弊端仍然存在,模具经理或主管的主要精力也不可能放在 带这批新手身上.事实上在这样的企业中,模具经理或主管或师傅实质上承担了部 分设计相关工作,只是通过职位上是设计人员的人实现而已.在这种状况下谈论设计,只是狭义的设计,一个没有能力全盘设计的设计人员自然有许多不足.
          第三点完全同意,这是事实.第四点,现在整体的薪资水平与前些年好象并没有增长 ,而起薪点更是一步步走低,这可能与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不断恶化有关,大河涨水,水河才能满. 第五点就不是模具问题而是社会问题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9 20: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