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齿轮模具型腔的设计方法,目前以经验为主。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理论齿形,二是收缩率,三是线割时的放电间隙。涉及到生产和设计过程,需要一体化操作.[nanguahoudao 网友的发言]
********************************************************
很同意楼上的观点:
1 理论齿形:按照展成原理进行齿形设计,要保证齿形的正确性;
2 收缩率:这个是难点也是关键点。塑料原料的收缩率是一个范围值,受注塑条件的影响很大;对于渐开线齿形,不仅要考虑径向的收缩,还要考虑齿厚的收缩,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技术,需要对工程塑料特性、注塑工艺、齿形设计都有很深的认识的人才可以做好!
3 放电间隙:如果是采用线割,慢走丝机床可以自动补偿,这一点比较容易控制,但是慢走丝的轨迹是折线的,这导致齿形表面粗糙度有较大的影响。如果是采用电极放电则可以提供表面粗糙度,但是这时候的放电间隙和电极的制作将变成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是放电间隙要根据经验调试好;二是电极制作必须采用专用滚刀或其他刀具加工,这时候刀具就成了制作电极制作的关键。对于齿轮的刀具,如果做大AAA级的刀具,将极大的提高电极的精度,这对于制造高精度的塑料齿轮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这个刀具的成本和技术要求将会难倒众多的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