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楼主的示意图和产品说明,假设成型参数没问题的话,我推测主要原因是进胶点位置不合适和进胶点不够才引起缩水。
按楼主的说明,产品有较大的纵宽,一个进胶点很容易造成塑胶熔体充模过程中在保压补充阶段,由于先前进入型腔的熔体热量的丧失而失去流动性和产生屏蔽阻碍性,继而无法将保压时的压力传送到如楼主所说的那些柱位等胶厚突然变厚部位,其结果就是产品缩水。
另对于火山口(有的叫减料井等),前面有多位朋友说的很清楚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局部减胶和加快局部进胶速度、增加局部进胶压力,在填充完成后达到胶料熔体在型腔的任一位置都保持尽可能同样的压力,达到收缩一致的目的。它的形状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柱位来说,柱位根部与基面相交部位的胶厚一般稍小于基面厚度就可以了。就形状来说楼主的第一个示意图是比较合适的,因为此处一样要尽量保持平滑过渡,以保持相对流速和压力以及减小剪切应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