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楼主: zhangbz

      預壓筋對展開尺寸的影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5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好讨论的。按理论上讲那角是尖角时它的尺寸是跟你展开的一样,有压筋时它的尺寸会长,因为在你强行把料挤扁时它的料是会向两边跑的,所以它会变长,这跟你先压筋跟先切边有直接的关系还有压筋深度也有关系。反之那角有R那它的尺寸就小。
            楼主你那问题主要是制造加工有问题。相你1.0的料跟展开系数没多少关系。也不可能差那么多呀。我5年了从来没有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7-15 16: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仔細度夠不夠?

      以下是引用xzrgfz在2004-7-15 8:53:38的发言:
      其实这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好讨论的。按理论上讲那角是尖角时它的尺寸是跟你展开的一样,有压筋时它的尺寸会长,因为在你强行把料挤扁时它的料是会向两边跑的,所以它会变长,这跟你先压筋跟先切边有直接的关系还有压筋深度也有关系。反之那角有R那它的尺寸就小。
             楼主你那问题主要是制造加工有问题。相你1.0的料跟展开系数没多少关系。也不可能差那么多呀。我5年了从来没有过。

      謝謝這位大俠的回複,但請在回複之前應把貼子的內容看清楚:
      1。我所說的是增加壓筋後工件的實際折彎高度比理論的要低,而不是高出,這大俠請再看看清楚!
      2。大俠所做的模具其尺寸精度是多少?我這裏的産品的折彎高度尺寸精度都要求在0.05之內,所以預壓筋所引起的折彎高度的變化(達0.20左右)對我們來說是必需要克服的問題,爲此我們變換不同的壓筋形狀與深度、以及更換不同的原材料供應商來進行測試,發現均存在著折彎高度發生不同程度變化這一現象存在。大俠從來沒有遇見過這種現象,是你從來就沒有注意到呢?還是你所做的模具的精度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攷慮這樣的變化???
      從事模具這一行的大都有這種感覺:就是做這一行並不難。這句話說得也不錯,不過,抱有這種觀點的有沒有想過,對模具的認知無非不是從這些細小的問題點作手、積累成多才能有開竅的那一天,如果連這一點仔細度都沒有的話,要想提昇自己的專業水准,難![em14]
      发表于 2004-7-15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筋材料变长和打筋后折弯高度变小,这都是正确的,这是两个问题,你把它分开想就明白多了
      发表于 2004-7-16 10: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在做一个弯曲的,看看谁的对
      发表于 2004-10-27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11.35pt 0pt 28.85pt; TEXT-INDENT: 27.3pt; LINE-HEIGHT: 150%; TEXT-ALIGN: justify">板料在彎曲過程中外層受到拉應力,內層受到壓應力,從拉到壓之間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壓力的過渡層--中性層,中性層在彎曲過程中的長度和彎曲前一樣,保持不變,所以中性層是計算彎曲件展開長度的基准.中性層位置與變形程度有關,當彎曲半徑較大,折彎角度較小時,變形程度較小,中性層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處,補償大當彎曲半徑變小,折彎角度增大時,變形程度隨之增大,中性層位置逐漸向彎曲中心的內側移動.補償小</P>
      发表于 2004-10-27 09: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真的没看懂你们在谈论什么~~~</P><P>楼主可以提供图形说明白吗??</P>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7 18: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oraymy</I>在2004-10-27 9:37:12的发言:</B>

      <P>我真的没看懂你们在谈论什么~~~</P>
      <P>楼主可以提供图形说明白吗??</P></DIV>


      我所談的預壓筋對折彎展開值的影響是五金模中常見的現象,是最基本、最簡單的問題,不知這位DX有哪一點不明白?
      [em03]
      发表于 2004-10-27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hangbz</I>在2003-12-26 16:40:53的发言:</B>
      有時爲了保證折彎角度達到産品精度要求,可以在前工步採取做預壓筋的方式,相信大家都知道這種手段,但是我發現:凡設計有預壓筋的部位其展開尺寸就會發生變化,如SECC-1.00t的材料折彎後其尺寸比展開值會減少0.20左右(若拿掉預壓筋入子,其折彎尺寸就OK)。
      請問各位大蝦:你們可曾遇到此種狀況?你們又是如何來處理的呢?</DIV>

      主因是材料流動受阻力(壓筋與折彎同步)一般減少量約等同預壓筋高度,展開值要加上預壓筋高;;;。分兩步,預壓筋導致尺寸減少,一般減少量約等同預壓筋高度。A>材料折彎線已經變動(預壓筋高度),微觀可清楚視出之,已非同一料厚。B>料變薄區殘留壓應力,屈服強度產生變化,回彈會減少。C>折彎工法由限制折彎變成自由折彎,相對於板厚之壓縮區材料有空間容納(影響材料往被折彎方向流動,長度減少),減少反向推力(回彈會減少),因此中立軸偏板中央,而外形已沖出(以正常料厚算出之展開)導致展開不足。精確數據則需收集廠內相關數據再統計歸納就成,和折彎工法有關係。重新審視折彎過程之細部摹擬動作圖,應該發覺個中原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8 13:57:00编辑过]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8 11: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樓上這位DX:我所談的是預壓筋與折彎是兩個不同工步進行的情況,關非同一工步進行。。。</P>
      发表于 2004-10-28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justify? TEXT-ALIGN: 150%; LINE-HEIGHT: 27.3pt; TEXT-INDENT: 28.85pt; 0pt 11.35pt 0cm MARGIN: inter-ideograph;>板料在彎曲過程中外層受到拉應力,內層受到壓應力,從拉到壓之間有一既不受拉力又不受壓力的過渡層--中性層,中性層在彎曲過程中的長度和彎曲前一樣,保持不變,所以中性層是計算彎曲件展開長度的基准.中性層位置與變形程度有關,當彎曲半徑較大,折彎角度較小時,變形程度較小,中性層位置靠近板料厚度的中心處,補償大當彎曲半徑變小,折彎角度增大時,變形程度隨之增大,中性層位置逐漸向彎曲中心的內側移動.補償小</P><P justify? TEXT-ALIGN: 150%; LINE-HEIGHT: 27.3pt; TEXT-INDENT: 28.85pt; 0pt 11.35pt 0cm MARGIN: inter-ideograph;>教科书</P>
      TANG_ZP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2-1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12-5 14: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width="90%" border=0><TR><TD 9pt; LINE-HEIGHT: 12pt" width="100%">
      <P>加压线折弯会变短</P></TD></TR></TABLE>
      panqy200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2-5 19: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12-5 2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b>預壓筋</b></P><P><b>到底是什么?可以跟我解释一下吗</b></P>
      zhongqi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12-20 14: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12-21 15: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TABLE fixed; WORD-BREAK: break-all" width="90%" border=0><TR><TD 9pt; LINE-HEIGHT: 12pt" width="100%">
      <P><B>預壓筋</B></P></TD></TR></TABLE>再不同工艺上是有区别的!
      发表于 2004-12-22 11: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晕,你们在说What撒?</P>
      发表于 2005-1-5 16: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hangbz</I>在2003-12-26 16:40:53的发言:</B>
      有時爲了保證折彎角度達到産品精度要求,可以在前工步採取做預壓筋的方式,相信大家都知道這種手段,但是我發現:凡設計有預壓筋的部位其展開尺寸就會發生變化,如SECC-1.00t的材料折彎後其尺寸比展開值會減少0.20左右(若拿掉預壓筋入子,其折彎尺寸就OK)。
      請問各位大蝦:你們可曾遇到此種狀況?你們又是如何來處理的呢?[em32]</DIV>


      我认为t1.0材料的折弯,设计有压筋折弯后高度小二十条正常,因为假如压筋高三十条,材料变薄为七十条,其设计计算展开尺寸时,应有一边按照七十条计算,而你按1豪米计算。少算二十几条左右,也就是说展开减材料厚度时,应有一边是减去七十条而不是1毫米。所以应补偿二十条。
      发表于 2005-1-5 2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的条件说得不是太明白,一般来说先预压筋的话也是要先计算在展开内的,而且要看是怎样的压筋!
      发表于 2005-3-14 19: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暈啊﹐﹐頭好暈[em05][em05][em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16 13: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