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zhangbz</I>在2003-12-26 16:40:53的发言:</B>
有時爲了保證折彎角度達到産品精度要求,可以在前工步採取做預壓筋的方式,相信大家都知道這種手段,但是我發現:凡設計有預壓筋的部位其展開尺寸就會發生變化,如SECC-1.00t的材料折彎後其尺寸比展開值會減少0.20左右(若拿掉預壓筋入子,其折彎尺寸就OK)。
請問各位大蝦:你們可曾遇到此種狀況?你們又是如何來處理的呢?</DIV>
主因是材料流動受阻力(壓筋與折彎同步)一般減少量約等同預壓筋高度,展開值要加上預壓筋高;;;。分兩步,預壓筋導致尺寸減少,一般減少量約等同預壓筋高度。A>材料折彎線已經變動(預壓筋高度),微觀可清楚視出之,已非同一料厚。B>料變薄區殘留壓應力,屈服強度產生變化,回彈會減少。C>折彎工法由限制折彎變成自由折彎,相對於板厚之壓縮區材料有空間容納(影響材料往被折彎方向流動,長度減少),減少反向推力(回彈會減少),因此中立軸偏板中央,而外形已沖出(以正常料厚算出之展開)導致展開不足。精確數據則需收集廠內相關數據再統計歸納就成,和折彎工法有關係。重新審視折彎過程之細部摹擬動作圖,應該發覺個中原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8 13:57: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