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mrmrw

      [讨论] 关于渐开线塑胶齿轮设计方法的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3: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手工绘制的齿形图,是根据展成原理用基本齿条展成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3: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在看几本资料,发现内齿轮的几何参数计算公式差异比较大,其中机械工业出版社《齿轮手册》(第二版)是采用插齿刀加工法计算,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则给出了经验参数计算和插齿刀计算两种,而饶振纲编写的《行星齿轮传动设计》一书中关于内齿参数给出了滚齿法和插齿法两种计算。
      这些计算公式存在明显的差异,除去参数代号有所不同外,其计算公式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
      *************************************
      问题:请问大家在计算角变位内啮合时是采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3: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渐开线函数和反渐开线函数在齿轮计算过程中经常用到,在网上找了一下,看到不少的计算工具。在这里,我用Delphi变了一个小计算器。下面,我把这两个函数的原代码发布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function INV(x:Double):Double ; //自定义全局函数:渐开线函数
      begin
        INV:=tan(x)-x;
      end;

      function ArcInv(x:double):double;  //自定义全局函数:反渐开线函数
      const
        MaxError=0.0000000001;
        MaxCount=100000;
      var
        x1,x2,Error:double;
        num:integer;
      begin
        x1:=3*x;
        x1:=exp(ln(x1)/3);        //x=(3x)^(1/3)
        error:=1;        //maximum of error
        num:=0;          //counter of iterative
        while (Error>MaxError) and (num<MaxCount) do
        begin
          x2:=arccos(sin(x1)/(x+x1));
          Error:=abs(x2-x1);
          inc(num);
          x1:=x2;
        end;
        Result:=x1;
      end;
      用这两个自定义函数可以实现渐开线和反渐开线函数的计算,我自己参考niuershiye版主的渐开线函数计算器自己写了一个,给大家参考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7-3 13: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内齿齿顶圆压力角的问题
      请高手解释一下齿顶圆压力角的定义到底描述的是个什么东西?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发表于 2008-7-3 19: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专业了,我看不懂 ,但我很想学下,不知道有没有系统的资料供 我学习下.  能不能告诉我要学那些东西吗?我可以上网去下载下来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8-7-14 20: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ISO1328九十年代齿轮精度标准自己编程实现了精度数值的自动计算。相对而言,程序比较简单,但是需要说明的一点是:ISO1328标准中模数的分段标准采用端面模数划分而不是法向模数。萝卜花的齿轮工程软件采用的就是法向模数,这导致计算数值偏小,精度数值偏高。
      给大家看看软件界面,可以查看精度具体数值,也能自动圆整成标准精度数值!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20: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柱齿轮精度国际标准的特点
      【一】ISO1328:1975
      1.制定标准的基本原则
      (1)ISO1328:1975是按齿轮副的制造和检验程序规定各程序的加工或安装误差;而不是从齿轮传动使用条件来规定齿轮的使用误差,也不是按使用条件来直接规定齿轮的加工误差。
      (2)以单项误差为基础,对切向综合误差和一齿切向综合误差的公差数值,仅列出了有待验证的公差关系式。
      (3)齿轮各项公差与主要几何参数有关。ISO1328:1975是以德国DIN3960~3967为基础,并按照一定公差单位分别规定各项公差。
      (4)标准分别规定公差制和配合制。在配合制中采用基中心距制。按齿距偏差的14种倍数(+1fpt~-50fpt)决定齿厚的极限偏差。
      (5)不区分直齿与斜齿轮。
      (6)规定齿轮副的切向综合误差。
      2.适用范围
      标准没有明确规定适用范围,只是在公差数值和公差曲线图中规定了模数1~40mm,分度圆直径到4000mm,齿宽到160mm范围内的公差数值。
      3.精度制
      (1)对齿轮和齿轮副规定了12个精度等级。编制标准的基础为5级。并将精度分为三组,同一组公差组的要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级。
      (2)齿轮精度的标注方法是用数字及其后面的两个表示齿厚上下偏差的代号标注。
      (3)在配合制中,采用基准中心制并规定了14种不同的齿厚极限偏差代号。齿轮侧隙由设计者根据使用要求和工况条件计算确定,即不规定侧隙种类。
      【二】ISO1328:1997
      1.制定原则
      (1)仅对未经装配的单个齿轮的精度制作出规定。
      (2)将有关齿轮检验的方法方面的叙述和意见,作为技术报告分册发布,组成一个由标准和技术报告的成套体系供各方使用。
      (3)使用标准的各方,都应数系技术报告中所叙述的检验方法和步骤。
      (4)以单项偏差为基础,强调切向综合偏差不是必须检验的项目。
      (5)涉及应由设计人员规定的偏差(如齿厚偏差),不做规定。
      (6)明确齿廓、螺旋线的计值范围。
      (7)不区分直齿与斜齿轮。
      2.扩大适用范围
      标准没有明确规定适用范围,而在公差数表中给出了模数m:0.5~70mm,分度圆直径d:5~10000mm,齿宽b:4~1000mm范围内的公差和极限偏差值(F”i,f”i为m:0.2~10mm,d:5~1000mm时的值)。
      给出了齿廓、螺旋线的形状偏差和斜率偏差,但是不是必须检测项目。
      3.精度制
      (1)精度0~12共13个精度等级。
      (2)不规定公差组。
      (3)不规定精度等级在图样上的标注方法。
      (4)强调客观评价和协商一致的原则。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20: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齿轮精度
      定义:齿轮精度是用制造公差加以区别的齿轮制造精确程度。
      0~2级除了个别单位能制造外,一般企业难以做到。所以这类精度等级属于有待发展的精度等级;
      3~5级称为高精度等级;
      6~9称为中等精度等级;
      10~12称为低精度等级。
      这是ISO1328——九十年代精度标准的精度等级的一个常用的划分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20: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齿轮精度等级的选用主要由两种方法:
      1 计算法
      (1)已知传动链末端元件传动精度要求,则可以按照传动链误差传递规律,分配各级齿轮副的传动精度要求,确定齿轮的精度等级。
      (2)根据传动装置所允许的机械振动,用“机械动力学”和“机械振动学”的理论在确定装置的动态特性过程中确定齿轮的精度要求。
      (3)根据齿轮的承载能力要求,适当调整齿轮精度的要求。
      2 经验法
        参考某种成熟的样板或样机确定齿轮的精度,多采用表格法参考。
      **********************************
      摘自张民安《圆柱齿轮精度》
      问题:不知道谁对第一种方法比较精通?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20: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到目前,老美 塑料齿轮共计发布以下标准 :  

      AGMA
      Catalog of Technical Publications
      2000 -- 2007
      TABLE OF CONTENTS

      Plastics Gears

      AGMA 909--A06 Specifications for Molded Plastic Gears

      AGMA 920--A01 Materials for Plastic Gears

      ANSI/AGMA 1006--A97 Tooth Proportions for Plastic Gears
      ANSI/AGMA 1106--A97 Tooth Proportions for Plastic Gears

      (1006 —1106 ,一个英制, 一个公制 )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20: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验证GB10089-88蜗轮蜗杆精度标准,自己写了一个精度查询程序,以便于和计算的程序做对比,贴个图出来给大家看看,请高手们指点一下。 这个程序是根据标准的表格编写的,所有数据是采用数据库查询获得。 最想知道的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请高手们指点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8-25 20: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蜗轮蜗杆精度标准GB10089-88的问题
      GB10089-88蜗轮蜗杆精度标准给出的精度计算公式和给出的表格数值计算不一致,请问有人知道为什么吗?
      为了验证,我自己编了一个小程序,主要是为了验证精度计算公式计算值和表格的差异情况。贴个图看看吧,有感兴趣的同仁可以讨论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3-25 20: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07dt11
      发表于 2010-5-28 17: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楼主的帖子,简直敬为天人!楼主真是名师啊!!
      发表于 2010-6-10 10: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了。。。。。。。。。。
      发表于 2010-8-27 0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齿轮

      看来要好好消费化内容呀
      发表于 2010-8-28 18: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即使是塑胶齿轮和金属齿轮的啮合也不一定设计成标准的,其实应该这么说比较合适:对于滚齿和插齿的成型方式的齿轮啮合采用标准的设计是为了提供刀具的利用率;如果我的金属齿轮是压铸的或者是粉末冶金的,那我也没有不要设计成标准的。
      其实齿轮的标准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考虑刀具也就是考虑加工的方便而已,如果我们现在是不用刀具了,那这一个设计标准的出发点也就不存在了。
      因此,齿轮设计是否标准要根据齿轮的加工方式而定,而不是不管什么方式一定要做成标准的!
      根据一些经验看,塑胶齿轮的压力角取大一些,比如22.5,25等要比20度的压力角好很多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27 16: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