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楼主: ownyun

      [活动] 铝合金金属型重力铸造实例研讨接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0 17: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楼 的帖子

      老狼只贴了几张凝固模拟图片,这个软件还可以分析温度场分布,夹渣分布,如果数据导入多一些,连产品枝晶间距都可以分析的出来.
      我也喜欢与遨云一起空想,这种分析的活让属下的大学生搞就行了.老狼是全能冠军,跟咱不一样.我们守着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18: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嫁人兄弟,“空想”恐怕没有前途万一将来真的落伍了咋办呢,软件也是日新月异的不可不防啊。不过软件的话用盗版吧存在心里障碍,正版价格受不了,好像盗版的也不好弄的。我第一次知道这个软件有这样强大的功能...
      问一下两位高手:
      1、如果我不顾一切滴提高工艺出品率,就是设法把浇冒系统中的多余铝水最大限度的实现回流回收,有没有可能呢这个件,因为曾经在管类铸件上搞过完全成功的。我觉得控制不好过分回流的话会使两个铸件解体或欠铸就不好办了。前提就是采用专门的低压铸造机。
      2、假如我就是要把两个模腔之间连接的内浇道的铝水也尽量的实现回流回收的话,铸件就两两分离了,是否会影响铸件出模呢,这种状况没有试过。
      我觉得有水冷芯子做基础的话,铸件本体的冷却速度会很快的,那么浇道处的铝水相对而言对比铸件的凝固时间就会更加滞后,就是说顺序凝固的规律被最大程度的加强了,那么上述的节约铝水的想法应当说不算是“瞎想”的吧。不知道模拟软件能不能模拟模拟看看呢,它能有这样强大的功能?
      发表于 2010-11-10 19: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楼 的帖子

      第一个问题:应该没有问题,关键是控制保压时间(放气时间)应准确,现在的国产低压机基本也可以达到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0-11-10 19: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楼 的帖子

      第二问题:有点难度,此件较小,而且浇道较短,想控制到如下图的程度很难;
      铸件出模不是问题,因为四个抽芯是在上模上,开模后抽芯,再顶出;但要注意抽芯的出模斜度要大一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0 20:3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上图后,觉得要是能把水冷确保一下效果的话应当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要是下次有机会我觉得有信心运用的。
      对开模后抽芯有所担心,没有过类似的经验,总担心包紧力不对称是不是拉偏出问题。实际上以前类似的机会也有过,可是都没有下决心去试试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不知老狼先生可否给予确认一下,下一次遇到时可以试一试。趴在边上的看客有了解的也请说两句吧!

          说点额外话题:刚才留意看了一下这个帖子的访问量,竟然已经达到350多了,说明很多人在看可是发帖参与探讨的就这么几个人,成了“南北三人转”了?光看不发帖的伙计们不仗义啊!众人拾柴火焰高,都提提自己的看法呐。相信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说出来大家都会有收获滴!
      发表于 2010-11-10 20: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们现在有6个低压产品都是由于上模包紧力不足而采用上模抽芯,开模后再抽芯,没有发现有变形的呀!。。。。。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1: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感谢啦。这是我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呢今天总算解开啦。太感谢啦!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发表于 2010-11-11 12: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楼 的帖子

      变形因件而异,老狼的低压件厚度较大,结构紧凑,产品刚性好,不容易变形.但如果是薄壁件,不管是上模抽芯还是下模抽芯,变形量都会存在的.有些件哪怕你没有抽芯,上下模开也变形了.
      发表于 2010-11-11 13: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这个件,凸轮轴承盖,400长,250宽,30高,上下面和轴孔加工余量1mm,四浇口进料,上模抽芯,没有变形现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0-11-11 14: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楼 的帖子

      凸轮轴承盖整体框架式结构,刚性就更好了.有点变形也不怕呀,上下面都加工.
      原来偶们搞得那个911歧管,不是变形量达到4-5MM.图片我找一找,哪天贴上来讨论一下如何防止变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5: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情况下的变形问题的确挠头。客户同意增加余量还好说,一旦不同意或有样品作为典型,那就没有退路必须想办法啦。上面老狼的那个件感觉即使2mm加工余量也有些担心的,可能与自己搞大件少有关系。这个件控制变形有难度。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7: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有文章说铝压铸的孔内加工余量不能超过0.25mm的为什么?实际上可行吗?———

      对此有人是这样答复的:
      ————————“为了适合压铸人类在压铸用的铝合金内加了很多矽(SI)。铝合金在模具内凝结时,这些矽,会浮到表面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矽膜。这层矽膜,硬度非常硬,非常耐磨。有些OEM的设计师,就利用这个特性。将压铸件的孔内表面直接计为轴承面。这个矽表面层,一般只有0.2到0.9mm。加工太多,这个轴承面的寿命就会缩短。”————

      我很吃惊,因为我一点都没有听说过这种理论,可能自己真的很无知也许这是用在汽摩配件上的特种技术吗?就我所知道的知识是这样的:

      因为铝压铸工艺容易产生“皮下针孔”缺陷,所以难听的说法就是为了“遮丑”,加工的越小这些针孔就越不容易暴露出来。当然了为了节约材料谁都希望余量小一些的。这样做是可行的,因为这是压铸的优点,压铸的温度低不容易粘铝所以拔模斜度一般可以很小并且铸造尺寸精确当然可以减小加工余量。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2: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铝合金凝固时漂浮矽(硅)?

      这个说法有谁知道呢,是否正确呢,等着有网友回答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6: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顶顶贴,要不沉到底就不好了,不算是灌水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3 21: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这个问题就是没有人知道吗,南方搞铸造汽车摩托车配件的很多啊也没有人懂吗,也许是地区性保密技术吗?不知到老狼和嫁人都忙什么去了呢?
      发表于 2010-11-13 21: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位高手轮番出招,过瘾!
      不过想请问狼老大一个问题:你的那个一模四腔双浇口工艺图里的两个浇口是不是都要连接一个升液管啊?(见下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0-11-14 22: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J456 \ J458双升液管

      我们用的J454是单升液管的,J456 \ J458均具有单和双升液管功能,其中J456用的是济南产的, J458是浙江万丰的;
      不过这种双升液管的铸件,一般升液管两边的铸件是联通的,不然两边升液管铸件分开,互相不联通,实际铸造成型时,在低压铸机上的参数只能满足一边铸件,另一边的成型效果就不一样了,这在软件上是模拟不出来的,实际操作和软件的理想化还是有区别的。
      发表于 2010-11-14 22: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该铸件较小,两浇口距离太近,无法使用双升液管,只能采用单升液管加升液箱(也有称分流箱的)。
      对低压铸造多浇口系统如果设备条件允许最好使用多升液管。特别是浇口距离较远的铸件。
      发表于 2010-11-15 10:4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个有点疑问,就是单升液管  分流箱里的流道是如何实现脱模的?难道流道里的铝液要全部回流吗?请狼老大赐教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6 1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现这个主题的浏览量还可以,说明关注的人还是有一些的,但为什么就是没有人参与探讨呢?是不是对于新手难度较高不好理解,对于高手而言又担心自己的饭碗问题有所保留呢?总之趴着看的多啊还是......不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18 06: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