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楼主: carlosliu

      [活动] 塑胶模具结构分析讲座---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1 13: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用油缸做滑块,滑块做在推板上,开模后顶出推板(连带滑块一起顶出),再抽出滑块,抽滑块的过程中,利用两边缘顶出产品(类似推板的作用),滑块抽出后,产品自动掉下

      鹰版应将你的东东拿出来讲解了,再挠,就没有兴趣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4: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7楼 的帖子

      太复杂化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4: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分模图片

      参考分模图片,希望自己动手,亲自做一下,很多细节你才会有收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4: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分模图片2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4: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分模图片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4: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分模图片4



      [ 本帖最后由 carlosliu 于 2009-11-11 14:1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11-11 16: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长空老师的分模图片,这个结构看明白了。
      就是顶出全自动不太明白。
      发表于 2009-11-11 16: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一付模具的分模面很多,分型线很长。
      对加工的精度要求很高.对钳工装配的要求也很高.
      能做出没毛刺.拼接处手感好的产品要有一定的水平。
      发表于 2009-11-11 17: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同意老周同志的意见。

      有两点意见:

      1、按目前形式分模,产品的夹线比较难以控制,对加工的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在产品的头部,后模行位需要与前模有一个插穿,而插穿的地方刚好在夹线要求比较高的地方,如果加工不到位,师傅FIT会很困难。

      行位插过去与前模做R处的夹线,也是比较困难的,而如果将R位做在行位上面,改为行位与前模的碰穿来封胶,夹线应该好控制得多,而如果产品外观可以直接留火花纹,夹线可以做得非常漂亮。(除非产品的夹线本身要求不是很高)

      因此个人认为应该将左右两侧的行位包产品上下两部分R,这样对加工及FIT来说,要求就会简单了很多。

      2、按鹰版的意思,产品是自动掉下的,而从图上看不出产品如何自动掉下,难道要行位开完后依靠产品的自重掉下来?但产品不大,应该也是比较轻的,而后模上还有众多的凸点,依靠产品自重掉下有点不可靠,就算实际可以,设计时也不会采用这种方式吧。

      鹰版最好再给我们分析一下产品自动生产的问题,以解我们心中疑问。

      个人陋评,请务拍砖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1-11 17: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讨论还是比较经典,
      发表于 2009-11-12 09: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长空老师的讲解和风子的分析。
      长空老师的;“顶针是在行位底部的.所以产品上看不到痕迹的.”使我收益非浅。
      对我以后的设计会有帮助。再次感谢!!!!
      发表于 2009-11-12 10:3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进来看看。学习学习。好多东西我想下载。可是下载不了。为什么?
      发表于 2009-11-12 11: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2: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顶!!!!!
      发表于 2009-11-12 12: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楼 的帖子

      顶针板的回位可用机械先复位机构.滑块锁紧动作开始前顶针板就已回位。
      发表于 2009-11-12 14: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忙的要死,现在赶来支持鹰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6: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结束,下周,第二讲
      发表于 2009-11-12 17: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样的,真是太棒了 无敌
      发表于 2009-11-12 1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滑块抽出有没先后顺序,有没粘大滑块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22: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楼 的帖子

      没啥次序,粘的问题根本不会存在.
      你们问`的这些问题,有些出乎我意料,说实话,这个问题都没技术含量.
      多动脑分析研究,静下来分析.
      多观察实际的注塑和模具.
      多总结,什么问题出现在什么场合.
      多记笔记,草图画在笔记本上,经常翻看,思考,胜过看任何书.
      因为目前中国没有好的模具书可读,
      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是模具之大忌!
      记住:模具技术来源于实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24 18: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