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whenzhou18 于 2016-9-27 16:10 编辑
今天小编来简单说说塑料模成型自动化(模内热切)技术,那么这项技术有什么优势呢?
成型自动化生产的优势:
成型自动化就是塑胶模具未开模前,剪切或挤断浇口,从而在塑胶模具开模后,实现件料分离的模具注塑自动化技术。成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适用于前后膜搭底浇口,侧进胶浇口,潜顶针进胶浇口;另外,该技术还能实现模内成型,如:注胶后开模前出孔,局部变薄变厚等,以及滑块抽芯驱动,从而简化模具结构,减小模具结构尺寸。该技术能够达到精简人力,稳定提高品质,降低整体运营成本的目标,为塑胶模具企业带来利润。
在没有这项技术之前,我们传统的流程是这样的:
模具设计加工—注塑成型加工—后制程加工—成品组装—包装出货
传统水口去除方法如下:
1.人工剪切:人工成本高,效率低、不良率高,不可控
2.专用治具冲压:制造成本高,需设计制作工夹治具冲模,易产生外观不良
3.激光切割:购买成本高,需配做专用定位夹治具,设备维修成本高
4.CNC机械去除:人工、设备成本均高,需专门技术人员操作:不良率也不可控;
5.机械手气剪:相当于冷切,要做相对应的夹治具,易产生发白、裂纹等不良现象
6.超声波去除:只适用于很小的塑胶件水口去除,需做超声波模具
以上小编列举了一些传统流程和工艺的一些弊端,接下来我们看看新技术的流程和应用。
新型流程是这样的:
成型自动化应用过程如下:
模具设计期间植入成型自动化系统—模具制造—成型加工高效生产—成品组装—包装出货—导入成型自动化系统
按新的流程在人工,设备,时间,不良报废,治具,维护费用等方面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
接下来让我们从数据上评估一下效益,详见下表:
根据上面的收益报告分享:按使用5年为例
5年直观节省成本:21.4万元
旧传统工艺:人工去除 新工艺:模内自动去除
5年成本投入 5年成本投入
薪酬:27万元 解决方案设备:5.6万(控制器5万/台,其他约0.6万)
(普工4500元/月*12个月*5年) 属固定资产可供其他模具使用
需持续投入,方能持续收益 完全取代人工剪水口,无需再投入,持续收益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成型自动化系统导入流程:
新模导入:
客户导入意向—模具设计检讨—生产加工—系统安装调试—试模培训调试—系统验收
旧模导入:
客户导入意向—模具资料提供—改造方案检讨—生产加工—系统安装调试—试模培训调试—系统验收
成型自动化系统工作原理:
1.产品射胶-保压期间,高压时序控制柜提供超高压油路推动微型缸活塞
2.微型缸活塞推动切刀顶出切断产品料头
3.依产品及模具结构不同,高压时序控制柜上的时间可以调整,最终达成最佳效果
工作原理图
以上内容为注塑模成型自动化(模内热切)技术简介,欢迎有涉及到的企业能共同发表看法,促进技术提升。 (感谢大通精密提供技术文章)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