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直被称为下一个世界制造工厂,基于其庞大的人口及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被世界定义为下一个“中国”,小编2016年12月10日-16日间参加了中印贸易展,借此机会也对印度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抛装引玉,希望大家能在此帖多留言,多将自己对印度的了解发出来,让中国的企业在进军印度时,能有更多的信息内容可以参阅。 风土人情篇: 小编这次所在的城市是印度的孟买,是印度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海港,其地理位置及重要性在印度就像中国的上海,印度被葡萄牙和英国都统治过,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时间,官方语言是印度语和英语,也沿袭了英国的一些文化,不过小编英语能力有限,听他们的英语发音还是非常吃力。孟买就在阿拉伯海旁边,比较有名的景点是印度门,王子博物馆和甘地故居。
根据当地导游“凯启(号称自己是中国通)”介绍,印度的宗教信仰以印度教为主,宗教很多,每个印度人都会有守护神,且每个神都不一样,如果试图弄清楚每个神的信仰,对于非印度人来说不亚于研究一门学术学科;(这里八卦一下,大家一想起印度人就称之为阿三,一说起印度特产,就想起印度神油,小编特意询问了下导游,对于阿三的称谓可能是中国人的普遍情况,也没什么特别,但是对于神油,基本上印度没这个产品,当然印度产的按摩精油还是比较有名的)由于宗教信仰的关系,这里基本上不吃牛肉和猪肉,基本上是鸡肉,在印度的一周时间里,小编从咖喱鸡,炸鸡,各种炒鸡肉,外加肯德基等,吃得小编怀疑人生;因此有到印度来的国人,小编还是很建议携带老干妈和榨菜的; 到达孟买时是凌晨1点左右,机场外的人非常多,甚至在机场到酒店3公里的路上,仍然是车流涌动,繁忙程度让人感叹其是否也像上海一样是个不夜之城;印度车驾驶舱在右侧,和中国的驾驶是相反的;印度的tata车给小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4车道开出8排车是很正常的事;在孟买全程都是吃中餐,小编也尝试了下印度菜,结果还是没有克服,这里根据一起出行的来过印度的团友介绍,印度的饮食咖喱味很重,大部分人是不会习惯纯正的印度菜的;孟买的街头的空气混合着咖喱味和一些其他不太好的味道,有时候会走着走着忽然一阵风扑来,让你“回味无穷”; 购物篇: 2015中印贸易额为703.8亿美元,小编在机场和大型商场有看到国内两个手机品牌:VIVO和OPPO;基本没买什么东西,对于一些纺织品和工艺品的东西,在购买时都会打个问号会不会是“made in china”,所以购物这块就不详细写了;
随附一些当地景点及城市实拍图片;
本次参与的展会是中印贸易展,全部是中国企业参展,涉及的行业从服装纺织,箱包,机械设备,食品,日用品,家具,家电能源等,重点说说和工业相关的内容;总共有400多家企业参加,与模具行业相关的企业有约100家,当中有3家是直接生产和制作模具的,来自宁海地区;1家卖卡尺等检测量具,1家卖电子显微镜,1家销售(钨钢)模具材料配件,1家卖铜原材料企业;有30家企业来自乐清地区,主要涉及到一些低压电器产品和部分小型定制设备,如:断路器,继电器,刀型开关以及其他低压电器;塑料扎带,卡线卡扣等产品;有12家销售点钞机的生产厂家;…………小编对参加展会的部分展商做了部分信息沟通,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关于参展商:宁海某塑料模生产制造企业,涉及品类为汽车模具,家电模具,如:保险杠,抽油烟机外壳等;目前国内销售额占比70%,拥有沙迪克镜面机,部分台湾设备,员工180人,设计人员占10%(含1人模流分析),营销人员占5%;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做印度市场,到现在刚好10年,主要客户是印度tata和印度的惠而浦,他们的模具业务包括了各种配套检具夹具的提供,但是比较头疼的一点是出口后的模具维护工作,印度方不能解决的一些模具问题,有时候还是需要中国派技术人员过去,并且印度人的价格非常低,虽然他们做了10年的印度市场,但还是没有熟悉这边的市场行情,于是今年决定在印度开设一个分办事处,聘请当地的工程师来开拓市场业务;该公司的负责人还是非常看好印度市场,举例来说:印度这边一般做一幅模具需要45-60天,相同产品在国内可能25天左右就解决,自己还曾经接了价值35万美元,60天做7幅模具的项目;一般拥有模具出口业务的企业,都做过阿里巴巴或环球资源网的网络营销,但效果都不太好,原因是这两家网站涉及到的行业太广泛,而模具是个专业度很高的行业,老板也尝试了两年后选择了不做这个推广;(小编很庆幸自己的所在的中国模具网正好满足了这些企业的需求,既能做推广,又是专业度极高的行业网站,看样子英文版的中国模具网要赶快推出来才可以啊)这些模具企业也参加过上海的大型展会,都在不断为自己的出口业务做努力; 这里小编有个很重要的信息透露:很多模具企业其实也想做出口业务,但受限于以下条件无法开展:1,不知道流程及相关政策;2,对国外不了解不熟悉不信任;3,内部没有专人负责国际业务;4,担心出口后的各种售后服务;总结出一句话就是:想做却找不到发力点;针对以上情况,各位模具企业的同仁如果想了解的,可以跟帖留言,大家一起讨论,我们中国模具网也会集合大家的疑问去尽量为大家获取相关的信息。 虽然对印度不了解,但毕竟印度有十多亿的人口,并且还在发展中,就像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来这里淘金相对别的国家,会更乐观一些。 乐清某电器企业,80%产品出口印度,定制非标小型自动化设备,同时也做一些小零件的生产加工,对印度市场也做了7年以上,这里有很多他们的客户,但是除了展会,并没有别的好的办法去做深入的推广,因此,每年的展会都是他们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渠道,对于工业产品,毕竟需要一些专业的理论与背景;他们一直认为越是落后越是需要发展的国家,自己的机会也是越大; 小编和大部分参展商聊下来,他们愿意出来参展,愿意开发国际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普遍看好印度等东南亚发展国家的市场前景,2,国内对贸易出口的补贴;3,款项及时; 同时也指出了部分国内客户的一些不好现象:1,账期执行不到位;逾期支付太普遍;2,产品前期与后期要求变化太大,但成本不支付等; 已经从事过对外贸易的公司,更愿意将精力放在出口业务上,认为契约精神与执行比国内更客观一些。其实这个理由小编听起来很是无奈,相信在未来制造业必会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和科技爆发点! 二,关于参观者:参观者全是印度本地人员,由于小编所处的中国模具网,域名中硕大的mould.cn吸引了部分人的眼球,所以来小编摊位的人相对来说都比较专业,都知道是模具行业的,并且来咨询大多有着比较明确的模具需求,总体算下来有将近40家模具行业企业信息,大致的需求有以下内容(全都是希望从中国买模具,而不是产品):牙刷模具;笔的模具;瓶子、杯子模具(PET材料);塑料扎带模具;塑料周转箱模具等,有些需求普遍要求是:价格低廉;有些需求只提供样品,甚至图片,但没有正规工程图纸;所以在图纸规范性上,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困难点要克服;在小编接触的印度人中,只有一位在询问模具的时候,提到了自己原先的模具是从韩国进口过来,这一次也是看看中国是否有企业做同类型的模具;所以虽然在这么一个展会上,模具企业不是很多,但总体上小编还是对印度人那种对新鲜好东西的好奇特性有直观的感受,并不是那种国家落后,思维也非常落后的那种,所以国内很多人认为印度很穷,人也很落后这种思维小编认为是非常不正确的,也许他们的冒险精神与专注度不亚于我们自己。 最后,发一些靓照,大家勿喷。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中国的模具企业在印度创出一片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