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灵活的胖子 于 2017-6-9 10:34 编辑
随形水路的诞生,实则是技术升级的必然结果
在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新概念急速更新的今天,让很多人没办法一下子去接纳。杰克韦尔奇说过,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它一直在变。只是近年来变化有点儿快。 无论是由2D打印进阶的塑料3D打印,还是到现在的金属3D打印。亦或是,最早直接在模板上加工出传统水路,来给模具进行冷却;到在传统水路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技术的革新,设计出像水井水路(喷泉)那样,直接将铜管伸进模芯,进行冷却等各种各种的水路;再到现在直接通过金属3D打印出随形水路。
但是今天不聊3D打印,只浅谈一下水路。
水路之所以存在,之所以被企业重视,其中的原因想必大家心里比谁都要清晰。 因为注塑成型时,模具的温度直接影响到塑胶的填充和塑胶制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成型的周期,生产的效率。所以,水路在设计上,必须以均匀冷却为原则。
水路的设计直接影响到产品顶出时间,直接影响模温,而模具温度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又一关键因素。单单只是提高产品质量或者减少生产周期,在长期利益上并不能给公司带来很明显的效益。只有多方因素均取得良性进展,那水路才变得有意义,水路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和最大化。
当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日益增高,当企业对产值的追求越来越数据化,当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当每年只有365天每台机器每天能够工作的时间具体化。我们应该怎么做? 设备更新,购买精度更高的设备?参展,寻求更好的加工工艺?还是立足于现有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改进、升级? 当所有的问题都变成时间问题时,到头来,所有的问题就浓缩成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提高产品良品率,二是如何在保证或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去有效的减少生产周期。
建立了这个概念之后,好像就可以提取出精华部分,提炼出核心问题了。因为无论是提高良品率,还是提高产品质量,亦或是缩短生产周期;都变成了如何设计出冷却效率更好的水路。 好的水路,除了可以使模具局部温度降低或达到均温之外,还可以对模具进行更快速的冷却处理,这样可以缩短成型周期,并且不会因成型周期缩短而有残余应力及翘曲等问题发生。而无冷却盲区,则会在保证缩短注射成型周期之外,还可以使模具温度均匀,减少塑件变形量,提高塑件成型质量。
这就是为什么水路会历经这么多革新的原因所在,企业要发展、要盈利,就需要用新的工艺取代老的工艺,在老的工艺上进行工艺升级,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加正向的效益。 而无论是直接在模板上加工的传统水路,还是在传统水路的基础上升级的水路,或是成长空间很大的随形水路;只有合适自己的模具,能够让自己的模具在应用相应水路时,周期得以最大程度的缩短,产品良品率得以大大的提高;那么,这个水路就是最合适的。
脑海里,突然出现了这么一句话,送给正在阅读的你,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最后,总结一下:水路设计方案的优化和加工方式的进阶,与其说是企业对利的追逐,不如说是因为产业的升级,客户对产品品质的要求的提升,致使行业的进阶。也是国内模具行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侧面反应和必然结果。
欢迎并期待诸位模友的点评,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论坛,为论坛的你们提供更优质的文字。进而提升自己,相辅相成,以寻得成长之道。 长路漫漫,荆棘丛生,而我,在路上......
灵活的胖子 2017年6月9日
来自群组: 风暴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