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17910|回复: 79

      世界一流的日本模具公司的模具断面图,看得懂的请顶一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8 18: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因为是多工位压力机模具图,干涉曲线检查让图纸显得较乱.目前,国内多工位压力机好象只有上海大众使用.</p>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1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觉得图里的若干个CAM做得如何?左侧的CAM是CAM里比较难的种类了,右侧的因为双动,也不太好弄,不过不算难!谁能看到这个断面就想像出其结构,或叫出其名字,欢迎大家交流!
      发表于 2007-7-21 1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有这水平的人在上海工资应该在一万二以上 现在国内能搞懂干涉和如此复杂CAM结构的没几个。
      发表于 2007-7-29 19: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结构不是很难懂,偶也画过就是双活斜楔和侧向驱动双活结构,不过干涉曲线那一块就不是很了解了,从我们这边来看画这样图的大概也就月薪3000-4000</p>
      发表于 2007-7-29 1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可能能画这么难的图的人才拿1800月薪吧,那还不如我们这边呢</p>
      发表于 2007-8-1 18: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公司设计的随便一个也能画,工资两千到四千左右,左边的我们叫电车CAM,右边的叫双动CAM,这个截面上的干折曲线没有什么意义.你应该帖另外截面的视图才可以知道,是否存在干折,驱动块,滑块材料我觉得应该换成FCD550或FCD600好点!
       楼主| 发表于 2007-8-2 1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老兄,你们的叫法和我们一样,估计也是日系的!材料是用户出于成本考虑指定的,你不会是上海狄原的吧,快说说你们问什么散伙,为什么改行亚?都改成什么了亚?不会都要去做夹具了吧?现在夹具比模具吃香,好学还赚钱!你这么牛不如来我们公司干吧?领人过来也可以亚,呵呵!不知道你们那边D/L都怎么做?是分部门么?还是每个人都会?</p><p>&nbsp;</p>
      发表于 2007-8-2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样的图一般日本的作的比较多,国内应为受自动化冲压线费用高的限制,目前只有上海通用用的比较多。在国内我不敢说能拿多少钱(这样的人才在国内挺浪费的),如果在日本的话,兄弟,估计你能拿25-30万日元/月........。</p><p></p>
      发表于 2007-8-4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半天 懂的和不懂的都在 图画的还不错&nbsp; 不过现在这种图用2D画也太费劲了 不如3D来的实在 应该说最难的还是干涉曲线的检查了 SSDT倒是有这种机床&nbsp;还是支持下&nbsp;&nbsp;
      发表于 2007-8-5 0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干这个的,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日本的图纸都是这样,就是要适应一下TRF冲床的干涉曲线。有很多时候模具设计出来很容易,但是有了干涉曲线就麻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12: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的确是个吸盘的,我们公司空闲时也做一些机械手,就有夹托式的和吸盘式的,个人感觉吸盘式的不容易干涉,调整也方便,越来越多了!</p><p>国内很多汽车公司的确是很让人伤心,出高价让日本人,韩国人来设计,结果他们在以很低的价格转给中国,设计完了,换上他们的名字! 什么也不说了!</p>[em06]
      发表于 2007-8-11 08: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1.模具有难度,工资应在5K-6K左右.</p><p>2.模具右侧一常用的双活CAM,左侧也是一双活CAM.</p><p>3.从图上看不能确定送料方向,不能断定干涉曲线是否正确.</p><p>4.上海通用的Epsilon E10 我做过,也有可能是上汽的其他项目.</p><p>5.这种干涉曲线我搞过.</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8-11 8:23:24编辑过]

      发表于 2007-8-11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国内很多汽车公司的确是很让人伤心,出高价让日本人,韩国人来设计,结果他们在以很低的价格转给中国,设计完了,换上他们的名字! 什么也不说了!)他们设计思考是多些,最主要的是他们对如内外板回弹等的处理》</p>
       楼主| 发表于 2007-8-14 0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国内很多汽车公司的确是很让人伤心,出高价让日本人,韩国人来设计,结果他们在以很低的价格转给中国,设计完了,换上他们的名字! 什么也不说了!)他们设计思考是多些,最主要的是他们对如内外板回弹等的处理》</p><p></p><p>回弹是弄得比较细,也比较准!但是给中国公司设计的图纸一般不加見込み(回弹预测),有时候强烈要求都不给加!他们的资料是用来指导生产的,如果只给他们设计,不让他们生产,一般图纸上不出现見込み量!简单的除外。</p>
      发表于 2007-8-16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42楼的兄弟,你说的很有道理,但你是不是相信这样的模具虽然在国内也可以画,但不过是照抄现有的结构而已,对模具结构的理解很差,同样的结构在使用当中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别?其实各国鬼子挣的是审核和对最终产品负责的钱,这些钱确实花得冤枉,但是没有办法。
      发表于 2007-8-17 2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回弹,变形问题是不会也不可能在模具设计上面能反应的,做过内外板整个流程你就知道,加工数模和产品基本是不一样的,有实力的整车公司在给你项目时,会给你产品和工序的加工数模,如PSA集团等,当然一流的模具公司也可以做这样的公司,首先分析出回弹补偿多大,然后通过其他造型软件对回弹补偿进行网格,面处理,光顺等,如这些软件都可以做到,PAM-STAMP,THINK-3,PANEL-SHOP等,可惜我们国内数字模拟技术太落后,对这方面不重视,软件公司培顺人员水品也不高,各公司也舍不投钱和人,就想中国的足球一样,不知道到什么时候能有飞跃!</p>
      发表于 2007-8-20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结构不算难,在汽车模具中都是常见结构,制造、装配需要点水平。</p><p>回弹与模具的状态也有很大的关系,同样一个件同样的回弹处理,在不同的企业,其回弹大小也不一样。</p>
      发表于 2007-9-28 12: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得不提一下,图纸画的是前后门外板的翻边整形模,出于成本考虑,完全可以用更好的方法来做,那样加工,调试都会即省时又省钱。图纸中所画的旋转机构,不用五轴是加工不了的......而且加工后的同心度误差也是很难调的,这在日本也是要尽量避免的构造。当然,像在做子翼外板时,这种够再还是有他独到的省空间的优势........不过在中国能画这样的图说明设计能力还是挺强的,替楼主顶一下!
      发表于 2007-10-28 00: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副图纸是门外板翻遍模具图纸!

      第一副:左边填充斜稧(Filler Cam),右边双动斜稧(Double Action Cam)。值得说一下,这套图纸下模加了一块垫板,可能为了新旧模具闭合高度更替时可以调整。

      第二副:左边小车斜稧+翻转斜稧(Swing Cam),右边是旋转斜稧(Rotor Cam)。*本人也是第一次看到Swing Cam这样用小车来驱动的。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HEMMING总成品质,单板外板翻遍角度一定要做到110°以下(Roller Hemming除外),往往在产品结构定死的情况下,保守的做法就是单板翻遍模具就做的复杂了。
      发表于 2009-2-4 10: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挺有水平,这么复杂的模具我还没有看见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8-17 0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