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程刀具选择必须按照:粗加工→中粗加工(通常是指消除大粗加工所残留的阶梯状的残留部位的一种加工方式,包括局部粗加工。)→清角→半精加工→精加工→半精清根或清角→精加工清跟或清角的工艺思路执行,不允许跳步和省步。
刀具类型及尺寸严格按以下标准执行:
一、
粗加工工艺标准:
a.①以E21R0.8为基准刀具计算时间:
刀具寿命大于3小时选用E50R3(粗加工时应采用不同长度的刀具进行粗加工以提高粗加工效率,粗加工时可分为150mm(整体短直柄),235MM(整体锥柄),250MM(整体直柄),350MM(采用刀柄加减震棒加刀头方式),450MM(采用刀柄加减震棒加刀头方式),480MM(采用刀柄加减震棒加刀头方式),580MM (采用刀柄加减震棒加刀头方式),采用刀柄加减震棒加刀头方式时应注意刀头的直径为50MM,而刀柄及减震棒的直径为63MM,编程时应考虑这一点,当刀柄与工件侧面发生干涉时可选择E63R6的刀头进行编程。)
刀具寿命2-3小时选用E21R0.8(cimatron、UG用)或E21R2(camtool、hypermill用)或E26R0.8(cimatron、UG用,普通机床用,次选刀具)
刀具寿命0.5-2小时选用E16R0.8或E16R1或E16R3.5(硬模专用)
刀具寿命0.5小时选用E10R0.5(E12R0.5和E8R0.5次选)、E6R0.5。
②对于型腔底面为曲面型状,选用球刀进行粗加工,以刀具寿命0.5小时之内和刀具长径比在3倍之内为选用依据。
③粗加工盲区:区域小于刀具直径1.5倍设为盲区。
b.E12R0.4和E10R0.4为水道专用刀具。
c.细长(薄)工件
优选铣刀开粗,面积大于900mm²,应选用E10R0.5(次选E12R0.5、E16R0.8、E16R3.5、E16R1),面积小于900 mm²时用E6R0.5。此类工件主要考虑装夹因素,尽可能使用直径较小刀具,避免刀具切削力过大导致工件加工时移动,此类工件包括截面积小于30X30小型镶块或斜顶头部。
二、中粗加工工艺标准:
中小型模具:
a.刀具选用执行减半原则。
b.底面是曲面,高度在0~50mm之内采用球刀加工。
c.底面是曲面,高度大于50~100mm 时,侧壁采用飞刀加工,底面采用球刀加工。
d.对于高级人员,中粗时与粗加工重叠部位的加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优化将中粗改为清角,但刀具不能变。
大型模具:
a.刀具选用执行减半原则。
b.高度在100~170mm之内,侧壁采用E26R0.8加工。
c.高度在170mm以上,侧壁采用E52R6加工。
d.高度在100~150mm之内,底面采用B25R12.5加工。
e.高度在150~230mm之内,底面采用B30R15加工。
f. 对于高级人员,中粗时与粗加工重叠部位的加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优化将中粗改为清角,但刀具不能变。
三、清角加工工艺标准:
a.
刀具选用遵守减半原则,按照大刀到小刀逐步切削。
E16R0.8--E10R0.5(E12R0.5/E8R0.5次选)--E6R0.5--E3—E2—E1.5—E1
B10R5--B6R3(B8R4次选)--B3R1.5((B4R2次选)--B2R1--B1.5R0.75--B1R0.5
b.
最后一把刀的直径要小于或等于精加工刀具。
c.
清完角后保证半精余量均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