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5879|回复: 35

      [原创] 巧用流道设计改善结合线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4 10: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巧用流道设计改善结合线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0: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哦
      发表于 2009-3-24 17: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分析是这样,实际当中是不是这样就很难说,对于楼主的方案我持保留态度,不发表评论
       楼主| 发表于 2009-3-24 17: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一张实际产品你看看

      搞一张实际产品你看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3-24 20: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期待楼主更多实质的例子进行交流和讨论!bordf115houzi
      发表于 2009-3-24 20: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流道太长,材料在流动过程中温度下降比较大,在流道中增加一个三角形,实际是让材料在流动过程中再剪切一次,通过再次剪切,材料的温度上升,从而达到材料在熔结时可以熔结得更好、
      还有一种在流道中做文章的方式:如果一套模具内出多个型腔,不管流道和水口的尺寸如何保持一致,都可能因为材料由于在流道中流动时靠近模具钢材部分和流道中心(流道的外侧与内芯)受到的冷却不一样造成温度不一致,在流道分配(从一个流道分成两个流道)时都会分配不均匀,即分流道上就会出现材料的流动不一致的情况,从而造成多个型腔难以保持填充上的平衡。此时,在流道分配处,用一圆形流道去连接主流道与分流道,可以使材料新剪切一次,温度重新调整一次,同时还可以使两个分流道的分配可以互样补偿,从而达到一致使填充更加平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3-24 21:3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流道分配处,用一圆形流道去连接主流道与分流道”
      来个图看看吧
      发表于 2009-3-25 15: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6楼分析的很好,受教了.有一点我不是很懂(在流道分配处,用一圆形流道去连接主流道与分流道)是指图中A形式还是B形式。


      我以为单从产生剪切热的角度来看,三角形比环形效果要好。
      从技术人员的角度来看,还好理解,估计实际操作起来有困难,毕竟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有似乎浪费原材料的嫌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3-25 16: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09-3-25 16: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頂一下樓主。
      发表于 2009-3-25 19: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等下回分解。
      发表于 2009-3-25 20: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真的很需要!!!
      发表于 2009-3-25 20: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真的很需要!!!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10: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几张图片

      再来几张实际产品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3-26 13: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学习啦!!支持楼主多发好贴!
      发表于 2009-3-26 15: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的资料不错,希望继续!
      发表于 2009-3-26 15: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又长见识了,没想到流道上做文章也这么有用
      发表于 2009-3-26 15: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是好東西啊﹐下回有機會實踐一下。
      发表于 2009-3-26 19: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分析是这样,实际当中是不是这样就很难说,对于楼主的方案我持保留态度,不发表评论
      发表于 2009-3-26 21: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辛勤劳动,俺还有个问题:想问下此流道结构的适用范围,是否适应所有塑料模具?在哪些常用塑料上会有明显效果?在PPS、PA6T、PA9T、PBT、FR52等添加玻纤或碳纤的特种工程塑料是否适用?期待高人出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14 2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