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5198|回复: 27

      [基础知识] 滑塊圖和滑塊立体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4 15: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滑塊圖和滑塊立体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3-24 15: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新手看的.....
      发表于 2009-3-24 18: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用这种斜滑块的模具比较少了。
      发表于 2009-3-25 09: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地板 的帖子

      楼主的斜滑块应用在:机箱,稍厚料比较多,因为它的配合间隙所造成的误差可以满足此类产品。bordf11M52WV303Z5TC1ln
      但是,对于薄料的产品来说就不理想,不合适了。为什么?我分析给你听。
      此类斜滑块是的配合间隙是多少?很多公司是 :单+0.01,稍微好点的会这样:主靠面 单 +0.00,配合滑动面 单:+0.01。
      你考虑下其中的原由吧。bordf2005817194439_22ln
      发表于 2009-3-25 11: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此言差矣,折弯尺寸东辄几个MM,这么点间隙有什么关系。照用滑块不误。
      另外,请问下,碰到折弯要让位的,除了滑块,还有什么方法。
      发表于 2009-3-25 11: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更热烈的讨论,学习了,其实滑块的机构很多,我觉得应该还有很好的结构!!!
      发表于 2009-3-25 11: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是觉得滑块结构不多,1种是用斜面角度的。2,就是那种侧推的,根源就是这两点吧,还有别的吗?
      对应于塑模也就是斜梢和侧滑块。
      发表于 2009-3-25 13: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好的,清晰明了,,,,,,,,,,,,,,,,,,,,
      发表于 2009-3-25 13: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更热烈的讨论,学习了,其实滑块的机构很多,我觉得应该还有很好的结构!!!
      发表于 2009-4-3 08: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斜滑块是的配合间隙是多少?

      此类斜滑块是的配合间隙是多少?很多公司是 :单+0.01,稍微好点的会这样:主靠面 单 +0.00,配合滑动面 单:+0.01
      发表于 2009-4-3 17: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AUTOCAD就可以搞定他
      发表于 2009-4-3 19: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滑块制造比较麻烦呀,楼主
      发表于 2009-4-3 21: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巷里的书)请问你们用的是什么机构?是不是在滑块上加滚珠,我们厂塑胶模有用的但是都是比较大的滑块啊。希望你能看的到,也希望您可以讲解讲解。
      发表于 2009-4-3 22: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便丢张图,0.15MM,SUS304,折这个弯,除了用滑块,你还能用什么方法代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4-8 09: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如图结构滑块的设计,请高手指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9-12-12 16: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11111111111111
      发表于 2010-10-4 20: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现在穷啊,楼主给贴个图啊
      发表于 2010-10-4 22: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凑下热闹

      这种滑块我也用过,我个人觉得滑块之所以有不同的种类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用途。楼主的滑块在用于0.2以下薄材时有时可能会有问题。为了滑动顺畅一般会在滑块上加弹簧,这种滑块在引导针尚未插入料带前已经压到料带上,容易引起料带变形。如果在下模对应位加项料的话,有时可能无法送料(产品有向下折变的情况下)。
                  以上是我的拙见,请大家指正!
      发表于 2010-10-18 23:3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1: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具体的技术要求有些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5-24 02: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