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微信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冲压 注塑 求助
    回车查看更多
    论坛可能已存在您要发布的主题帖 关闭
      查看: 3415|回复: 24

      [转帖]军工之本--浅谈中国数控机床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6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帖]军工之本--浅谈中国数控机床的发展
            本人曾是我国机床业的一名工程师,大学毕业后多年一直专心于本行业,无奈单位拖欠工资,害得本人举债度日,(此前单位当时很有钱,但不去搞技改,而是拿机床赚回来的钱去建水泥厂,最后血本无归)后来就因生计的问题,就不在搞本专业了,去做买卖了。现就本人知道的一点数控机床方面的事情,和大家交流一下。

        机床的水平主要看金属切削机床,其他机床技术和复杂性不高,就是近几年很流行的电加工机床,也只是方法的改变,没什么复杂性和科技含量。

        我们的数控磨床水平不错,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因为它简单,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

        金属加工主要是去除材料,得到想得到的金属形状。去除材料,主要靠车和铣,车床发展为数控车床,铣床发展为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轴机床,可以让复杂零件在精度和形状上一次到位,譬如讲,你飞机上的一个复杂零件,以前由很多种工人:车工、铣工、磨床工、画线工、热处理工用好几个月干,其中还有报废的,最新的复合数控机床几天甚至几个小时就全干好了,而且精度比你设计的还高。零件精度高就意味着寿命长,可靠性好。

        由普通发展到数控,一个人顶原来的十个,在精度上,更是没法说,适应性上,零件变了,换个程序就行。把人的因素也降为最低,以前在工厂,谁要时会车涡轮,蜗杆,没个10年8年的不行,要是谁掌握了,那牛得很。现在用数控设备,只要你会编程,把参数输进去就可以了,呵呵,简单,刚毕业的技校学生都会。而且批量的产品质量也有保证。

        自美国在50年代末搞出世界一台数控车床后,机床制造业就进入了数控时代,在六十年代,我国就搞出了第一代数控机床,但后来中国进入了什么年代,大家都知道。等80年代我们再去看世界的数控机床水平,差距就是20年了,其实奋起直追还有希望,但国营工厂不思进取,到了90年代,我们再去看世界水平,已有30年的差距了。我们在闭关锁国的年代走的是苏联的路子,什么叫苏联的路子,举个例子来讲:比如,生产一根轴,苏联的方式是建一个专用生产线,用多台专用机床,好处是批量很容易上去,但一旦这根轴的参数发生了变化,这条线就报废了,生产人员也就没事做了。在1960-1980年代,国营工厂一个产品生产几十年不变样。到了1980年代后,当时搞商品经济,这些厂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经营就困难了,到了90年代就大量破产,大量职工下岗。呵呵,下岗就是这么来的。

        现代的生产也有大批量生产,但主要是单件小批量,不管是那种,只要你的设备是数控的,适应起来就快。专业机床的路子已经到头了, 西方人很聪明,走的路就和苏联人不一样,当年的“东芝”事件,就是日本东芝卖给苏联了几台五轴联动的数控铣床,让苏联在潜艇的推进螺旋桨上的制造,上了一个档次,让美国的声纳听不到潜艇声音了,所以美国要惩处东芝公司。由此也可见,苏联的机床制造业也落后了,他们落后,我们就更不用说了。

        虽然,美国搞出了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数控机床的发展,还是要数德国。德国本来在机械方面就是世界第一,数控机床无非就是搞机电一体化,机械方面德国已没问题,剩下的就是电子系统方面,德国的电子系统工业本来就强大,所以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就拿到了机床界的牛耳。

        但日本人的强项就是仿造,从上世纪70年代起,日本大量从德国引进技术,消化后大量仿造,经过努力,日本在90年代起,就超越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数控机床生产国,直到现在还是。他们在机床制造水平上,有一些也走在了世界前面,如在机床复合(一机多种功能)化方面,是世界第一。数控机床的核心就在数控系统方面,日本目前在系统方面也排世界第一,主要是它的发拿科公司。第一代的系统用步进电机,我们现在也能造,第二代用交流伺服电机。现在的数控系统的核心就是交流伺服电机和系统内的逻辑控制软件,交流伺服电机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谁能制造,这是一个光学、机械、电子的综合体。逻辑控制软件就是控制机床的各轴运动,而这些轴是用伺服电机驱动的,一般的系统能同时控制3轴,高级系统能控制五轴,能控5轴的,五轴以上也没问题。我们国家也由有5轴系统,但“做秀”的成份多,还没实用化。我们的工厂用的五轴和五轴以上机床,100%进口。

        机床是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象征,其核心就是数控系统。我们目前不要说系统,就是国内造的质量稍微好一点的数控机床,所用的高精度滚珠丝杠,轴承都是进口的,主要是买日本的,我们自产的滚珠丝杠、轴承在精度、寿命方面都有问题。目前国内的各大机床厂,数控系统100%外购,各厂家一般都买日本发那科、三菱的系统,占80%以上,也有德国西门子的系统,但比较少。德国西门子系统为什么用的少呢?早期,德国系统不太能适合我们的电网,我们的电网稳定性不够,西门子系统的电子伺服模块容易烧坏。日本就不同了,他们的系统就烧不坏。近来西门子系统改进了不少,价格方面还是略高。德国人很不重视中国,所以他们的系统汉语化最近才有,不像日本,老早就有汉语化版的。

        就国产高级数控机床而言,其利润的主体是被外国人拿走了,我们只是挣了一个辛苦钱。

        美国为什么没有能成为数控机床制造大国呢?这个和他们当时制定产业政策的人有关,再加上当时美国的劳动力贵,买比制造划算。机床属于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底的产业,而且需要技术积累。不太附和美国情况。但后来老美发现,机床属于战略物资,没有它,你的飞机、大炮、坦克、军舰的制造都有问题,所以他们重新制定政策,扶植了一些机床厂,规定了一些单位只能买国产设备,就是贵也得买,这就为美国保留了一些数控机床行业。美国机床在世界上没有什么竞争力。

        欧洲的机床,除德国外,瑞士的也很好,要说超高精密机床,瑞士的相当好,但价格也是天价。一般用户用不起。意大利、英国、法国属二流,我们很少买他们的机床。呵呵,西班牙为了让我们买他们的机床,贷款给我们。据说这样,买的人也很少,借钱总是要还的。

        数控机床在亚洲除日本外,南韩、台湾的制造能力也比我们强,不过水平差不多。他们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引进日本技术发展的。韩国应该好一点,它有自己自己制造的、已经商业化了的数控系统,但进口到中国的机床,应我们的要求,也换成了日本系统。我们对他们的系统信不过。韩国数控机床主要有两家:大宇和现代。大宇目前在我国设有合资企业。台湾机床和我们大体一样,自己造机械部分,系统采购日本的。但他们的机床质量差,寿命短,惹恼了一些大陆顾客,弯弯的机床目前在大陆影响很坏。其实他们比我们国产的要好一点。但我们自己的差,我们还能容忍,弯弯的机床是用美金买来的,也算“进口”了,用的不好,那火就大了。台湾最主要的几家机床厂已打算把工厂迁往大陆,据我所知,大部分都在上海。

        这些厂目前在国内的竞争中,也打着“国产“的旗号,呵呵,他们是最先接受统一的。

        近来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引起了世界一些主要机床厂商的注意,2000年,日本最大的机床制造商“马扎克”在中国银川设立了一家数控机床合资厂,据说制造水平相当高,号称“智能化、网络化”工厂,和世界同步。今年日本另外一家大机床厂大隈公司在北京设立了一家能年产1000台数控机床的控股公司,德国的一家很有名的企业也在上海设立了工厂。

        现在,国家也制定了一些政策,鼓励大家用国产数控机床,各厂家也在努力追赶。但直到目前,我还没听说谁制造出了交流伺服电机和与之相适应的系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有些朋友会问,国产机床如此差,那末,我们的国防工业肯定就不好了,这只对了一部分。我们的国防部门比较清醒,每年都大量进口高精度数控机床,有些是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机床,据说叫什么“不扩散协议”,对这个协议,日本、美国执行的比较好,但欧洲国家基本上不执行,只要你有钱就卖给你。就是美国、日本的高级机床,我们近来也搞来了不少,呵呵,资本主义天生就是追求利润的。

        前几天和以往的一个同事聊天,他讲,目前,国内买机床最多的是军工企业,一个购买计划里,80%是进口,他很气愤但也没法,国产机床满足不了需要。今后五年内,这个趋势不会改变。不过就目前国内的需要来讲,一些低档产品订货,只要能拿来,也很不错了。唉,没办法,我们的数控机床目前只能满足“低档”要求。
      发表于 2004-4-6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ok
      发表于 2004-4-7 0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真正适合我们国家用的机床,性价比较好的,还是数韩国大宇机床了.

      当然你钱钱多自然不在我说之列.
      发表于 2004-4-7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还是很漫长的。但是很有希望
      jhhuqiang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4-13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4-16 14: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机械行业要奋发图强呀!
      发表于 2004-4-16 18: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弟刚接触CNC,读后了解了不少
      发表于 2004-4-16 18: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应该使用国产的数控机床,价格合理,服务也好,掌握起来快,但很多企业购买时对于需求的考虑较少,而且不必考虑价格。说实话,国外的设备如果不考虑价格的话,的确性能好一些。
      发表于 2004-4-16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在一个台湾人开的厂里打工,用的都是台湾的YOUJI和大丸的机器,他们主要是销售这两种机床,也搞加工,我刚接触CNC发现这里的机床确实比某些国产的强.其他的我见的少,比如说韩国的大宇啊,日本的马扎克啊,等我都没见过,在一家汽车零件公司里我看到一台德国的磨床,用的是西门子的WINDOWS系统,做滚珠丝杠的,比较强.
      发表于 2004-4-17 2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军工企业。我们那有13台加工中心,有台湾大桥、台湾友嘉、安庆国产的三种,国产的不行,重复定位精度差,不稳定,有错刀位现象。还有兄弟车间有英产的一种200万RMB的,性能确实不错,但比台湾产品贵出100%了,台湾机床做普通精度加工还不错。
      seankey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4-4-17 22: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4-4-27 09: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5-3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马扎克在银川合作的企业叫小巨人机床公司,确实不错,牛的很!
      发表于 2004-5-31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合资)的确实在精度、可靠性上经不住考验,而且完全是国内独立研发制造的很少;我单位的早期进口的德国数控机床真的很可靠,看来国内的机床企业还需努力。
      发表于 2004-5-31 22: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新手要好好看看。
      发表于 2004-7-2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7-2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7-2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7-2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4-7-2 17: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招聘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求职信息 上一条 /5 下一条

      关闭

      技术求助 上一条 /5 下一条

      QQ|小黑屋|手机版|模具论坛 ( 浙ICP备15037217号 )

      GMT+8, 2025-7-19 02: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客服电话:0577-61318188
      模具论坛交流群:
      模具论坛交流群
      工作时间:
      08:30-17:30